为贯彻落实《黄淮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院文〔2022〕289号)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升我院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教学内容更新,体现时代性、前沿性
一是完善落实教师集体备课机制,聚焦教学重点、难点和社会热点问题,聚焦学情和教法选择等,开展研讨,提高认识,凝聚共识。对思政课而言,要把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将思政理论化难为易,化易为趣,化趣为道,化道为术,实现学生与老师共鸣、共情、共信、共行之效果。对于专业课而言,要及时把学科最新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内容。
二是落实“学生中心”理念,把教师原来撰写教案变为现在编写导学案(见附件1),让教师由单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自导自演)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有效结合。
二、教学方式方法出新,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坚持用好用活课堂教学“主渠道”,积极探索推进“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改革。坚持教师启发导学与学生参与学习相结合,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课堂学习相辅助,理论学用与铸魂立人相统一。课堂中实施“问题牵引、案例助力、教师导学、生师互动”。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基础上,选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等各具特色的适宜教学方法,不断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打造课堂教学内容学习共同体,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考试考核创新,教学评价牵引课堂教学实效提升
坚持期末(终结)考核与过程开放式考核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和作业及调研报告完成质量,关注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期末考核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题(如材料分析题等),所占试卷题量或分值的比例不低于 30%。
四、举办课堂教学创新和技能大赛,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目标,学院每年进行一次课堂教学创新和技能大赛。要求任课教师全覆盖,各教研室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初赛,在初赛基础上,推荐2-4人参与学院决赛。通过观摩比赛,树立课堂教学改革典型。主要任务是改变传统“满堂灌”授课模式,推动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目的是激励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2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