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理论园地
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四大亮点”前瞻
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顶天立地”深化产教融合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研究性思维”引导本科生打开科研之门
让“互联网+”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同频共振
文创设计让文物活起来
王希超:课堂教学既要精彩也要高效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未来大学人才培养的五种趋势
图情动态
鼓励全民阅读的关键是降低阅读成本
互联网+图书馆+书店,助力推进全民阅读
中国“最美”图书馆走红日本,被日本网友称赞:太漂亮!中国有品味!
程焕文: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还需要纸质书吗
张岩:图书馆要主动“走出去”
全通教育推崇读书育人爱国精神,拟定开展阅读智能养成平台
公共图书馆跨区域合作推广阅读,首届长三角地区阅读马拉松大赛举行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2018——2025年发展纲要
意大利政府助推全民阅读
立陶宛国家图书馆:以成为知识空间为使命
韩国星院落图书馆:用“文艺范儿”带火商圈
法国国家图书馆,一座看得见森林的图书馆
国际图联华人图书馆员眼中图书馆的愿景与未来
实践科研
人造酵母:捅破生命界限的“窗户纸”
从VR到MR:让世界虚实难辨
北斗导航卫星2020年前后可服务全球
来自太阳的风暴:人类走向太空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一颗钻石带来地球深处的秘密
以资源倾斜吸引人才,也不能违背社会公平原则
一手要,一手倒:科研“分包”乱象多
馆务动态
我校2018级新生参观图书馆
图书馆馆员集中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图书馆举行“学习李芳 爱岗敬业”主题征文比赛活动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20日
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四大亮点”前瞻
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于6月22-24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召开。本届论坛以“跨界·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与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主题,以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国际应用型高校建设的新趋势与经验、“十三五”新兴战略性产业崛起与应用型高校建设、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为主要内容,论坛亮点纷呈,充分体现论坛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前瞻性。
九大主题分论坛并行,汇集全球创新要素
本届论坛将放眼全球先进技术和先进产业,汇聚全球创新要素,探索产教融合路径,推动理念创新与实践创新。论坛拟邀请教育部领导、河南省领导、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工程院院士卢秉恒等有关中央部委、高校、跨国企业、国际组织、国外教育机构(院校)的领导和知名学者,聚焦智能制造、大数据、数字创意和虚拟现实(VR)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的重大战略、发展趋势和创新经验,共同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新背景下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论坛共设置九大主题分论坛,这九大分论坛主题为智能制造趋势下大国工匠的培养机制与模式、数字创意产业崛起---美学工业的新探索、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融入全球创新链---中欧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中英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中美科教融合机制的创新与实践、VR世界的创新实验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改革、协作•共赢—军民融合与地方本科高校深度转型。
瞄准国家发展战略,突出教育改革主线
本届论坛以“跨界·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与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主题,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要求,瞄准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与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突出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主线,深化高校内涵建设与深度转型,破解教育改革特别是产教融合难题,推动产教融合与地方高校向深度转型迈进。
展示高校发展成果,推介转型先进经验
本届论坛将增加转型发展成果展,充分展示近年来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方面的优秀成果,宣传推介各相关单位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进一步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深度转型迈进。展示内容分为高校单元和企业单元,以展板、实物、影像、网上、现场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高校转型发展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集中展示企业校企合作项目和开展校企合作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
发布多层次多类型产教融合项目,引领国际合作新模式
本届论坛,积极拓展产教融合国际合作新领域,探索国际教育合作新模式。届时将发布一批国际化、引领性的产教融合项目(计划),如国育·华渔VR世界实验室、中美“彩虹计划”、中英和中欧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以及与德国、爱尔兰、芬兰、荷兰、瑞士等国家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论坛将在产教融合合作院校的类型上积极拓展,从地方转型高校延伸至国际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中美研究型大学之间的国际合作,逐步形成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多国联动,多层次、多类型、开放协同的国际教育合作网络和平台。
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坚持教育 “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一、综合
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38万所,比上年增加2105所,增长0.41%;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70亿人,比上年增加545.54万人,增长2.06%;专任教师1626.89万人,比上年增加48.72万人,增长3.09%。
二、学前教育
全国共有幼儿园25.50万所,比上年增加1.51万所,增长6.31%。学前教育入园儿童[2]1937.95万人,比上年增加15.87万人,增长0.83%;在园儿童[3]4600.14万人,比上年增加186.28万人,增长4.22%。幼儿园教职工419.29万人,比上年增加37.50万人,增长9.82%;专任教师243.21万人,比上年增加20.01万人,增长8.96%。学前教育毛入园率[4]达到79.6%,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图1 1978年、2012年、2015-2017年学前教育在园幼儿和毛入园率
三、义务教育
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89万所,招生3313.78万人,在校生1.45亿人,专任教师949.36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5]93.8%。
1.小学
全国共有小学16.70万所,比上年减少1.06万所,下降5.98%;另有小学教学点10.30万个,比上年增加4561个,增长4.63%。招生1766.55万人,比上年增加14.09万人,增长0.80%;在校生10093.70万人,比上年增加180.69万人,增长1.82%;毕业生1565.90万人,比上年增加58.45万人,增长3.88%。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6]达到99.91%。
图2 1978年、2012年、2015-2017年小学在校生和净入学率
小学教职工[7]564.53万人,比上年增加10.80万人,增长1.95%;专任教师[8]594.49万人,比上年增加15.58万人,增长2.69%。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9.96%,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生师比16.98:1。
表1 小学学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
普通小学(含教学点)校舍建筑面积75088.4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123.98万平方米。设施设备配备达标[10]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比例84.77%,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89.99%,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比例89.60%,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比例89.41%,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89.57%。
2.初中
全国共有初中学校5.19万所(含职业初中15所),比上年减少224所,下降0.43%。招生1547.22万人,比上年增加60.05万人,增长4.04%;在校生4442.06万人,比上年增加112.69万人,增长2.60%;毕业生1397.47万人,比上年减少26.40万人,下降1.8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3.5%。
图3 1978年、2012年、2015-2017年初中阶段在校生和毛入学率
初中教职工407.81万人,比上年增加8.06万人,增长2.02%;专任教师[11]354.87万人,比上年增加6.09万人,增长1.75%。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83%,比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生师比12.52:1。
表2 初中学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
初中校舍建筑面积61006.7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179.54万平方米。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比例90.35%,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93.97%,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比例93.44%,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比例93.17%,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94.11%。
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2]共1406.63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042.18万人,在初中就读364.45万人。
四、特殊教育
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107所,比上年增加27所,增长1.30%;特殊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5.60万人,比上年增加0.28万人,增长5.20%。
全国共招收特殊教育学生11.08万人,比上年增加1.93万人,增长21.11%;在校生57.88万人,比上年增加8.71万人,增长17.71%;特殊教育毕业生6.94万人,比上年增加1.02万人,增长17.30%。
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招收的学生5.66万人,在校生30.40万人,分别占特殊教育招生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51.10%和52.52%。
五、高中阶段教育
全国高中阶段教育[13]共有学校2.46万所,比上年减少93所,下降0.38%;招生1382.49万人,比上年减少13.78万人,下降0.99%;在校学生3970.99万人,比上年增加0.93万人,增长0.0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图4 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结构
1.普通高中
全国普通高中1.36万所,比上年增加172所,增长1.29%;招生800.05万人,比上年减少2.87万人,下降0.36%;在校生2374.55万人,比上年增加7.90万人,增长0.33%;毕业生775.73万人,比上年减少16.62万人,下降2.10%。
普通高中教职工266.51万人,比上年增加7.31万人,增长2.82%;专任教师177.40万人,比上年增加4.05万人,增长2.34%。生师比13.39: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15%,比上年提高0.24个百分点。
表3 普通高中学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
普通高中共有校舍建筑面积51511.7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369.43万平方米。普通高中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比例91.14%,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92.97%,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比例91.82%,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比例91.94%,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93.15%。
2.成人高中
全国成人高中392所,比上年减少43所;在校生3.94万人,毕业生3.90万人。成人高中教职工3174人,专任教师2421人。
3.中等职业教育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14]共有学校1.07万所,比上年减少222所,下降2.04%。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346所,比上年减少52所;职业高中3617所,比上年减少109所;技工学校2490所,比上年减少36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218所,比上年减少25所。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82.43万人,比上年减少10.91万人,下降1.84%,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2.13%。其中,普通中专招生246.25万人,比上年减少8.94万人;职业高中招生148.40万人,比上年减少3.04万人;技工学校招生130.91万人,比上年增加3.71万人;成人中专招生56.88万人,比上年减少2.65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592.50万人,比上年减少6.52万人,下降0.41%,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0.10%。其中,普通中专在校生712.99万人,比上年减少5.13万人;职业高中在校生414.06万人,比上年减少2.52万人;技工学校在校生338.21万人,比上年增加15.06万人;成人中专在校生127.24万人,比上年减少13.92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496.88万人,比上年减少36.75万人,下降6.89%。其中,普通中专毕业生216.99万人,比上年减少12.03万人;职业高中毕业生128.99万人,比上年减少12.88万人;技工学校毕业生90.48万人,比上年减少2.59万人;成人中专毕业生60.41万人,比上年减少9.25万人。
表4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情况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有教职工107.97万人,比上年减少0.64万人,下降0.59%。其中,普通中专教职工39.68万人,比上年减少4581人;职业高中教职工34.38万人,比上年减少880人;技工学校教职工26.86万人,比上年增加3512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教职工5.97万人,比上年减少3939人。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83.92万人,比上年减少393人,下降0.05%,生师比[15]19.59:1。其中,普通中专专任教师30.16万人,比上年减少1120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28.61万人,比上年增加979人;技工学校专任教师19.88万人,比上年增加2352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4.48万人,比上年减少2437人。
六、高等教育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16]达到37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13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比上年增加35所,增长1.35%。其中,本科院校1243所,比上年增加6所;高职(专科)院校1388所,比上年增加29所。全国共有成人高等学校282所,比上年减少2所;研究生培养机构815个,其中,普通高校578个,科研机构237个。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17]10430人,其中,本科学校14639人,高职(专科)学校6662人。
图5 1978年、2012年、2015-2017年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和毛入学率
研究生[18]招生80.61万人,其中,全日制69.19万人。招收博士生8.39万人,硕士生72.22万人。在学研究生263.96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36.2万人,在学硕士生227.76万人。毕业研究生57.80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5.8万人,毕业硕士生52.0万人。
普通本专科招生761.49万人,比上年增加12.88万人,增长1.72%;在校生2753.59万人,比上年增加57.74万人,增长2.14%;毕业生735.83万人,比上年增加31.65万人,增长4.49%。
表5 普通本专科学生情况
成人本专科招生217.53万人,比上年增加6.30万人,增长2.98%;在校生544.14万人,比上年减少40.25万人,下降6.89%;毕业生247.04万人,比上年增加2.57万人,增长1.05%。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470.94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55.27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44.30万人,比上年增加3.82万人,增长1.59%;专任教师163.32万人,比上年增加3.13万人,增长1.95%。普通高校生师比[19]为17.52:1,其中,本科学校17.42:1,高职(专科)学校17.74: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4.14万人,比上年减少1711人;专任教师2.4万人,比上年减少1224人。
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20]95400.3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729.2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4995.29亿元,比上年增加479.87亿元。
七、成人培训与扫盲教育
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927.37万人次,当年已毕(结)业980.84万人次;接受各种非学历中等教育的学生达4538.30万人次,当年已毕(结)业4744.07万人次。
全国职业技术培训机构8.92万所;教职工51.50万人;专任教师28.96万人。
全国有成人小学0.97万所,在校生75.42万人,教职工1.9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08万人;成人初中506所,在校生12.70万人,教职工1772人,其中,专任教师1367人。
全国共扫除文盲28.27万人,另有30.40万人正在参加扫盲学习。扫盲教育教职工1.4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546人。
八、民办教育
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7.76万所,比上年增加6668所,占全国比重34.57%;招生1721.86万人,比上年增加81.63万人,增长4.98%;各类教育在校生达5120.47万人,比上年增加295.10万人,增长6.12%。其中:
图6 民办教育在校生规模结构
民办幼儿园16.04万所,比上年增加6169所,增长4.00%;入园儿童999.32万人,比上年增加34.24万人,增长3.55%;在园儿童2572.34万人,比上年增加134.68万人,增长5.53%。
民办普通小学6107所,比上年增加132所,增长2.21%;招生137.70万人,比上年增加9.94万人,增长7.78%;在校生814.17万人,比上年增加57.84万人,增长7.65%。
民办初中5277所,比上年增加192所,增长3.78%;招生209.09万人,比上年增加20.36万人,增长10.79%;在校生577.68万人,比上年增加44.87万人,增长8.42%。
民办普通高中3002所,比上年增加215所,增长7.71%;招生111.41万人,比上年增加8.52万人,增长8.28%;在校生306.26万人,与上年增加27.18万人,增长9.74%。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069所,比上年减少46所,下降2.17%;招生78.68万人,比上年增加5.04万人,增长6.84%;在校生197.33万人,比上年增加13.19人,增长7.16%。
民办高校747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成人高校1所),比上年增加5所。普通本专科招生175.37万人,比上年增加1.51万人,增长0.87%;在校生628.46万人,比上年增加12.25万人,增长1.99%。硕士研究生招生747人,在学1223人。另有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800所,各类注册学生74.47万人。 (教育部网站/2018.7.19)
顶天立地”深化产教融合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笔谈(上)
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生命力和竞争力之所在。为了推进人才的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连接,加快科技创新的研发和转化能力,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在《意见》的指导下,不少高校积极响应,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立足学校特色,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解决产教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探索行业类高校的特色发展之路
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 宋维明
深化产教融合,将积极增强高校服务支撑能力,做好服务国家战略的大文章。深化产教融合,将进一步引导高校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实现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的良性互动与有效衔接。
北京林业大学秉承“知山知水、树木树人”校训,以支撑服务国家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坚持走开放办学道路,促进教育与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和成果转化模式创新,走出了一条行业高校的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坚持“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落实“四个服务”,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办学模式创新为切入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着力开展“政产学研用”办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通过逐步完善“双循环双转化”体制机制,探索校内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长效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循环;构建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体制机制,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模式的外循环。将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形成的内部循环成果,转化为服务于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需求的智力供给;将社会服务中获取的资源、信息、技术和成果,转化为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有效资源。
北京林业大学“政产学研用”办学模式在传统产学研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做到“顶天”“立地”。通过办学模式创新,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贯穿于学校办学全过程,对内打通科教结合渠道,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促进跨学院、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育人质量水平;对外建立与政府、产业(企业)和用户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互动融合关系,汇聚各类社会资源,为拓展育人空间、激发创新活力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供载体与平台,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
学校先后与地方政府、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行业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及研究机构等38个单位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共建了以协同创新中心为主,包括产学研联盟、实践基地、工程(技术、实验室)中心等在内的多种创新联合体,大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知识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通过“政产学研用”办学模式实践,学校对外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质量有效深化。在河南鄢陵,我们探索实践了北京林业大学-鄢陵协同创新中心、“11122”花木产业战略转型工程、“926春苗计划”等合作新模式,被誉为校地协同创新的“鄢陵模式”,被评为“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十大推荐案例”。
学校牵头组建的国家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融合63家理事单位,完成国家级科技项目50余项,取得一批影响行业发展的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协同十余省市行业部门、数十个苗圃科研基地、上百家骨干企业,共同治理我国北方城市杨柳飞絮生态问题。学校国家大学科技园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协同”三结合的创新孵化平台,搭建中国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木材储备战略联盟,组建中关村生态环保创新园,聚集行业上市企业落户并孵化出一批行业特色企业,包括学校师生创业企业50余家,助推部分企业挂牌上市,有力支持了“双创”事业发展。
通过多元化的协同创新模式,学校签署合作合同经费近5000万元,同时拓展了包括2万余亩林地、近2000亩苗圃科研用地、1500平方米智能温室和5400平方米科研用房在内的各类办学资源,为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学生就业等领域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实现了巩固办学特色、激发办学活力、增强服务功能和彰显社会责任的综合效应。特别是锻炼和培育特色优势学科实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促进学科与行业相适应,实现协同共赢,有力地促进了“国际知名、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的实现。
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坚持走开放办学、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的道路,符合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实际。依据学校实践探索的体会,学校认为,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必须更新观念、把握机遇,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动能转换和科技革命勃兴对高等教育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必须深化综合改革、开展政策创新,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内部治理体系等重点环节加强改革;必须完善绩效评价和质量评估标准体系,健全宏观调控、监管评价和公平竞争制度,并对高校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导向引领作用。
《意见》的出台,为高校特别是北京林业大学等行业特色高校提供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同时,也坚定了我们继续走质量提升、特色发展道路的信心。我们将更加务实地立足学校自身资源禀赋特点,更加深入地探索产教融合特色办学道路,显著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价值创造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力,成为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和产教融合的主力军,为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林业大学继续努力。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深化校地校企合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党委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军
近年来,北航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立足自身优势特色,围绕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始终致力于把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优势转化为促进人才培养、带动产业创新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积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持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加快推动科研创新转型发展,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和实践。
首先,优化整合原有学科专业结构,巩固特色优势。大学要根据需求导向调整专业结构,调减或叫停不符合要求的专业;此外,还要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力度,优化原有优势学科,打造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合作平台。在此方面,北航紧密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聚焦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领域,重点建设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等12个学科群,同时巩固和强化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等学科的引领地位,不断夯实和增强软件、材料、交通等学科的领先优势。
其次,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北航紧抓国家重大专项机遇,发挥顶尖学科的辐射带动引领作用,发展建设了一批以再生医学、智慧医疗、量子、无人系统、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交叉学科方向,成立了“北斗丝路学院”等创新型学院。
《意见》要求,要“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拓宽企业参与高校办学的途径,发挥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引企入教”,汇集校内外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吸纳引入优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推进面向企业的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是紧密连接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的关键环节。北航高度重视专业优势与行业特征相结合,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与中国商飞合办“大飞机班”,与中航工业共建国家“试点学院”,入选全国首批“工程博士”培养试点单位,促进生产任务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完善创新创业和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体系与培养能力。
坚持“引企入研”,提升校企协同科技创新的深度维度。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是高校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最终要通过市场化的推广和应用实现,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协同科技创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北航努力构建开放、多维的协同创新体系,利用行业特色,瞄准航空科技战略制高点,与中国工程院联合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相关领域首个国家级咨询研究机构;参与发起成立“空间信息产业联盟”“国家通用航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中国云产业联盟”等,成为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形成千亿级产业的未来集聚地。
要在产教融合进程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最终要通过人才的供给来实现,产教融合应当立足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高度,充分发挥现代大学的强大社会服务功能。
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优势,服务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经济发展。高校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优势应首先服务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努力构建开放、协同、互补的双向发展模式。北航地处首都科技创新核心区域,在北京市大力建设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北航积极参与并全力予以支持:与房山区政府合作建设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致力于打造“中国医工硅谷”;围绕“两机专项”,积极筹建航空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航空发动机基础科学中心;围绕国家“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重大科技项目,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布局落地北京;依托基础前沿研究优势,积极引领人工智能服务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依托高端智库,为首都发展提供战略支撑。通过在这些领域的持续探索,提升服务首都发展的参与度。
拓宽办学资源与发展空间,促进与地方科创和经济产业发展互惠互补。加强科技供给,促进成果转化,是深度融合产教一体化的必然要求。高校的发展和布局要有更高层次的战略意义和目标远见,要发挥好高校科技创新的辐射作用,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办学资源与发展空间,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与社会。2016年以来,北航先后与云南、青岛等多地签署合作协议,在青岛、合肥、成都、昆明、台州等地建立了合作平台,旨在通过利用各地的经济、政策、产业及区位等相关优势,结合北航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质性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国际交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根据《意见》要求,学校未来将进一步明确产教融合的发展思路和实现路径;进一步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汇聚多方资源和力量参与办学,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落实产教联合协同育人机制,切实抓好“引企入校”“引校进企”等工作,促进校企一体,积极推进学校牵头成立校企、行业的相关联盟,构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格局。
“四链衔接”服务西部民族地区发展
云南大学校长 林文勋
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生命力和竞争力之所在。云南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通过统筹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和“一省一校”重点建设工程,充分利用编制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契机,系统谋划学校的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改革举措,着重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高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构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和形成地方需要的专业方向。云南大学围绕云南省民族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地处边疆并毗邻南亚东南亚的“三大优势”,不断优化学科结构与布局,充分整合学科资源,着力推动“两大转化”,即将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为学校的学科优势,再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构建并实施了一流学科、高峰学科、高原学科、基础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四位一体”的学科体系整体提升计划,分类型分层次开展学科建设。
学校以民族学、生态学等五个一流学科(群)建设为牵引,设立学科特区,打破学科和院系壁垒,激发学科内生动力;同时推进区域内校校、校所、校院、校企协同创新,对接国家重大科学布局、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边疆治理、民族治理需要,支撑云南省生物产业、大健康产业、文化产业等重大产业需求,致力于建成民族学、生态学与生物学、政治学与边疆问题研究三大学科高地。
产教融合是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招),其目的是实现高校源源不断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学校坚持以协同育人、实践育人为内核,科研育人、文化育人为两翼的“四个育人”理念,通过整合校内课程资源,建设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的四级课程平台,统筹学校、学科、学术、学者、学生的关系,努力做到学科有特色、学术有特点、学者有特长、学生有特质,构建了“知识探究、能力提升、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符合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协同育人重在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以校校、校院、校企等多方合作为载体,以共建课程、共编教材、共建队伍、共建基地等为抓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多元协同,拓展育人的广度和深度。实践育人以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为重点,以打造高水平校外实践基地为抓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共建220多个教学实习基地,引导“文科学生走进研究室,走向社会;理工科学生走进实验室,走进企业”,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需求。
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能力,必须要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先进的科研体制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为此,云南大学主要围绕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体制机制、行政管理、资源募集配置“四制并举”,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大学先进制度体系。一是以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为重点,围绕云南战略性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学校一流学科,内培外引,引育并举,大力实施国内引才和海外引智计划,完善校内高端人才延聘和中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人才改革试验示范区,搭建人才成长阶梯,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做好引人、育人和用人三篇文章,构筑区域人才高地,支撑产业发展。二是通过创新科研组织形式,调整、优化科研机构,改革科研资源配置模式、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和科研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建设卓越科技创新体系。三是以深入实施《云南大学章程》为抓手,构建以“章程”为统领的规范、统一、完善的制度体系,吸引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学校日常治理,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四是构建校友资源、对口帮扶资源、国际资源“三大资源筹集网络”,多方面完善校企合作信息供需对接机制,建设人才资源、项目储备、发展信息“三大资源库”,全面提升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整合能力。
面对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云南大学将始终按照“立足云南、服务国家、辐射两亚、走向世界”的思路,坚持“开放合作、集成创新、协调共进、特色发展”的理念,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总书记关于云南发展“三个定位”的重要指示,以及云南省重点产业建设,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做区域文章,办一流大学,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当前,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我们既要有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度和视野,遵循一流大学建设的共性规律,更要关注国家和区域需求,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培育学科新增长点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西北大学校长 郭立宏
近年来,西北大学坚持“立足陕西、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服务定位,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强化竞争意识,完善合作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全面促进产教融合,逐步形成了“双龙头”联动为引领、“四主体一联合”新型校企研发平台为核心的产教融合体系,产出了一系列代表性成果,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积极完善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推动实施“学科+”行动计划,引导和支持学科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文理交叉、理工互动,形成集群效应。学校围绕战略需求,积极培育优势特色学科集群,依托区位资源,着力在大陆构造及其资源能源环境和生命演化效应、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量子信息和战略性先进材料构筑与开发、陕北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与绿色生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国别及区域问题研究等领域打造高层次学科平台,培育优势特色学科集群。
通过健全学科链—产业链—创新链贯通机制,学校初步形成了能源化工、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产教融合示范区,构建了与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相对接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学校重点打造能源化工和生物医药两个特色产教融合发展方向,形成“双龙头”牵引模式,与国有龙头企业延长石油集团共建“延长—西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与民营龙头企业金花控股集团筹建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共建沣西特色小镇。
探索“四主体一联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高校科技资源在企业创新中的支撑作用,与延长石油集团建立陕西省新型研发平台—“延长—西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按照延长集团产业需求,聚焦关键技术问题,实行“按需、动态、分类、多元”聘任机制,双方共同引进“千人计划”“杰青”等高层次人才。
围绕企业技术攻关任务开展工作,实行“双导师”选聘,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产出成果由企业优先使用和转化,转化收益按照出资比例分配。知识产权及政府奖励由双方共同提出申请,明确成果转化收益归属,打破校企合作传统的企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以高校科技资源解决了企业共性核心关键技术问题,突破产教融合瓶颈,实现了研发优势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学校紧密契合西安市高校创新改革试点,着力打造成果转化平台,积极聚合多方资源,加强科研成果与企业和市场有效对接,确保成果转化目标明确、更具效率。针对成熟的科技成果,构建由“新型研发平台+专业孵化器+校园众创空间+微种子基金+成果推广平台”组成的“五位一体”转化新模式予以推广;针对校内优势学科,建立成果转化清单,设立成果转化培育项目。学校致力于打造运营机制灵活、专业人才集聚、服务能力突出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立高技术转移创新研究院,引进成果转化职业经理人团队,为教师配备运作基金、提供中介服务的成果转化“经纪人”。
通过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微种子基金,加强科技创新扶持,加大成果转化前期支持,主动对接关于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产教融合新政,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强化利益分配政策创新,完善新型校企研发合作、技术转移平台运行机制,确保各级各类成果转化政策在学校落地见效。围绕学校“一院一策”综合改革,坚持分类评价,质量先导,完善科研管理、评价、考核和激励相关机制,切实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深化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必须坚持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为目标,聚焦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重大需求,积极面向科技前沿,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充分发挥创新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作用,以学科链带动创新链,以创新链培育产业链,以产业链配置资金链和人才链,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必须发挥高校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在产教融合中的主渠道作用、企业在校企协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以行业企业现实需求为依据,大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将科教创新资源有效转化为先进生产力。
西北大学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水平科技成果与多元化产业需求的互促共赢,为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注入新活力,以多元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8.8.11)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就《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 制定出台《指导意见》的背景是什么?
答: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自2016年启动“双一流”新一轮建设以来,各地各高校全面积极务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呈现出良好态势,为加快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但调研中也发现,在起步阶段,还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深、思路不清、机制不明、措施不强等情况,个别高校在建设方向、建设重点等一些关键问题上还把握不准,亟待加强引导和指导。
去年10月,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双一流”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今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加快“双一流”建设作出系统阐述,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写好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加快“双一流”建设,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了《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是对当前高校落实“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的具体指导,进一步明确建设高校的责任主体、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地位,引导高校深化认识,转变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确保实现建设方案的目标任务。
2. 《指导意见》的主要精神和总体考虑是什么?
答:《指导意见》的主要精神,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发展,确保实现“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确定的战略目标。
加快“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原则,即坚持特色一流、坚持内涵发展、坚持改革驱动、坚持高校主体。特别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既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学整体建设,也要强化内涵建设打造一流学科高峰,还要加快推进协同与组织保障,健全“双一流”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地方政府要加大地方区域统筹,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加强建设过程的指导督导,完善评价和建设协调机制。形成多元投入、合力支持、协同推进的建设格局。
3. “双一流”建设如何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
答:“双一流”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主线是服务需求提高质量,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一是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主动融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伟大进程,践行“四个服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流学科,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坚定对外开放步伐,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在可比较领域具有显示度的指标上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在办学理念、体制机制上形成全球引导力。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学科布局和高校整体建设上,突出育人为本、质量先行。三是对接需求、服务需求,要认识到没有需求,发展就没有方向,改革就没有目标,评价就没有标准。建设高校应主动研究分析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的需求,找准服务需求的切入点,建立面向服务需求的资源集成调配机制,在服务需求中形成优势、办出特色。四是创新体制机制,发力重点改革,探索高校内部办学模式的重构、各种办学要素的优化配置,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积极性创造性和高校内生动力。
4. 如何通过“双一流”建设引导高校落实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
答: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一流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双一流”建设的落脚点。学校不论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都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来开展,《指导意见》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加强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改革编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促进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推进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更加突出教学一线要求。三是强化育人的制度保障,优化人才培养的规模和结构、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改革,以培养一流人才作为教学体系、科研体制、人事制度、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四是突出学科育人功能,强调科教融合产学结合育人、学术实践育人和创新创业教育。五是率先确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目标,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
5. 如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急需紧缺人才?
答:建设高校要践行“四个服务”,不断增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国家急需紧缺人才的能力。一是加强对各类需求的针对性研究、科学性预测和系统性把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加强各类教育形式、各类专项计划统筹管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以社会需求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二是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关部门将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国家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探索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点科技创新基地等相衔接的新路径。三是要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多方集成教育资源,制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政治过硬、行业急需、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机制。加强国家战略、国家安全、国际组织等相关急需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超前培养和储备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人才。四是强化科研育人,结合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促进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6. 如何以学科为基础加快“双一流”建设?
答: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只有对学科建设的内涵和任务有清晰认识和准确把握,才能办好办出一流学科。一是学科建设的内涵是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必须突出人才培养、原始创新和影响力的核心任务,将学术探索和服务国家需求相融合,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建设性社会影响的重大突破。二是学科建设必须尊重规律、构建体系、强化优势、突出特色,一流是基础与前沿、优势与特色的有机统一,不能把学科特色简单等同于学校特色或中国传统特有的学科特色,注重实现差异化创新性发展。三是拓展学科育人功能,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强化科研育人、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一流人才。四是强调学科带头人引领作用,既看重学术造诣,也看重道德品质,既注重前沿方向的把握,也关注组织能力建设,打造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人才团队和梯队。五是创新学科组织模式,以服务需求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内在联系组建学科群,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构建协同共生的学科体系。
7. 如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答:建设高校要聚焦建设学科,整合各类资源,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将学术探索与服务国家地方需求紧密融合,着力提高关键领域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性社会影响。以服务需求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联合攻关为牵引,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依托科技创新平台、研究中心等,整合多学科人才团队资源,加大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着重围绕大物理科学、大社会科学为代表的基础学科,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前沿学科,信息科学为代表的应用学科,组建交叉学科,促进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处理好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的关系,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
8. 对“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有何考虑?
答:建设成效评价对“双一流”建设具有重大导向作用,各校各地各方都很关心。根据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双一流”建设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持多元综合性评价,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为核心要素,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成效评价将定性和定量、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学科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评价并行,充分考虑不同学校和学科特点,重点考察建设效果与总体方案的符合度、建设方案主要目标的达成度、建设高校及其学科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表现度。
有关部门将按建设周期跟踪评估建设进展情况,建设期末对建设成效进行整体评价,并根据建设进展和评价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和建设范围。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办法目前还在研究制定当中。
9. 下一步有哪些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
答:“双一流”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下一步将积极构建协同推进机制和合力支持建设格局。一是加强横向协同,以高校为主体,聚合地方、部门、行业、产业、社会各主体力量,加强高校间合作,形成建设合力。二是加强纵向协同,进一步落实高校建设主体责任和办学自主权,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加强内部统筹,解决建设难点和堵点问题。三是发挥主管部门的引导、指导和督导作用,加强机制协同,推进完善部内协同、部际协调以及部省共建机制,加强对建设过程的指导和督导。(教育部网站/2018.8.27)
研究性思维”引导本科生打开科研之门
——山东农大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今年暑假我没回家,一直在实验室跟着导师做实验,研究项目有了很大的进展,假期成为我科研的‘黄金期’。”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翟立明,从大二进入到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到现在进入研二,他已经在实验室做科研将近5个年头了。
多年来,山东农业大学一直引导优秀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有意识地让他们参与课题研究,了解科研动态,把创新基因植入学生的血液。
打牢创新的理论基础
校长张宪省担任本科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小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每两周一次的团队会议他基本都会参加。在组会上,他指导本科生阅读学术文章,指引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真正的兴趣,找准自己的方向,引导一些“科研种子”走向学术之路。
“学校鼓励对科研感兴趣的本科生及早进入实验室参与课题,在参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研究创新能力,明确应该‘学什么’。”副校长王振林介绍说。
学校设立了“齐鲁学堂”,农学院、机电学院等分别开设了“金色农华”创新实验班和“卓越工程师班”,为大二学生选配科研指导老师,同时根据学生兴趣,积极对接国家和社会需求,组织国家、省、学校和学院等不同层面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训练项目(SRT),鼓励有科研创新兴趣的学生提前参与科研工作。已考取中科院遗传所的田华阳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
大二时,田华阳对氮素章节的固氮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他积极查阅关于固氮菌的相关文献资料,熟练掌握了各种文献数据库的使用。当时正值SRT项目申报,他带着实验思路找到学院的封德顺副教授,与封老师交流讨论后,开始着手设计和运行自己的实验。“我参与的小麦去雄授粉、锈病接种等助研实践活动,极大地锻炼我的动手能力,是我完成实验的重要环节。”他说。
“本科课堂上,老师注重的是教给我们解决问题的知识,而科研能够帮助我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更重要。”谈到上课和科研的关系,田华阳深有感触。
农学院院长孔令让教授表示:“本科期间的科研参与经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术科研产生兴趣,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引导学生走上学术发展道路。”
类似于农学院的创新实验班,生命科学学院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学院每年划拨16万余元支持本科生做科研,并且定期举办各类科学竞赛,鼓励学生参与,还邀请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知名校友和企业家为学生做学术引领。”学院党委副书记吴连军介绍。
学生们在充分的实验参与中提升着深度学习兴趣,投入大量的时间自主探索和观察反思,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循步前进,促进专业志趣与科研方向的形成。
搭建创新的实践平台
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实践教学,是山东农业大学鲜明的办学特色之一。
“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建立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教学体制”这一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近年来,学校推行“三田两地一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产实践,使不同层次的实践环节有机衔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考研就业能力显著提升。
园艺学院2014级果树学专业的邓应龙,来自云南省会泽县。怀着对园艺专业的热爱及对花卉的痴迷,他一入学就组建了创业团队,带领队员研究“南花北引”,将家乡的月季鲜切花品种带到山东,探索如何能够在北方培育出最好的品质。邓应龙跟随邢树堂老师研究这一技术,并成功申报和主持了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优质月季鲜切花生产销售与精准扶贫。每年寒暑假,他都在学院的支持下到全国各地月季鲜切花生产企业实习,钻研解决生产问题,而不是“放羊式”地走走看看。“能学到东西才是硬道理。”邓应龙坚信。
大学期间,邓应龙创办了山东一世花开园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依托园艺学科优势,研发的月季鲜切花品质达到国际标准。他将月季鲜切花技术进行种植推广,为贫困村农户提供生产技术指导,解决农户生产和销售问题,实现产销一体化。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带动临沂、日照等10多个贫困村1000余人脱贫,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000元提高到25000元,累计获得政府支持资金380万元。
今年,邓应龙顺利考取了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观赏园艺的研究生,继续研究月季的分子发育机制。
教务处处长张春庆说:“涉农专业的学生在认知田、科研田、攻关田里亲手种植各类作物并观察记录,把课堂相关知识运用到整个实践过程,把课内教学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变成实践动手的广阔场所,在全方位夯实实践课程环节上进行重点突破。以科技创新项目为主的第二课堂,为学生培养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多样的机会。”
今年4月13日,上海洁翼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来山东农大招聘,负责招聘的是该校2012级食科学院校友丁超。巧合的是,丁超还是洁翼流体公司的“定型产品”。她是在“洁翼”实习时,因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而被公司聘用的。
目前,丁超已是洁翼流体公司的一名研发人员。“大学期间我加入了张仁堂老师的科研小组,实验和实践经历给了我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足够的专业底气,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加得心应手。” 她说。
拓展创新的思维视野
“我对专业的喜爱源自入学时参加学院的‘触动科学’活动,第一次见识到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室,从此对我的专业有了浓厚的兴趣。”植保专业的田梦君回忆。今年,她以笔试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南京农业大学。
正如田梦君所说,学生的专业认知来源于入学专业教育。每年新生入学时,各学院抓住新生专业心理适应教育的最佳时机,通过形式各样的入学教育,引导学生实现高中到大学角色的转换。
林学院老师带领学生去校外林场认知,培育学生“学林爱林”意识,机电学院的“开学第一课”是考察机械类企业,食科学院的学生去企业生产一线感受“食以安为先”,生命科学学院的开放日让学生在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触摸科技前沿,信息学院的学生去软件开发和测试实训基地了解专业发展前景……通过各具特色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认同,帮助学生培养专业兴趣、明确专业目标、构建专业信念,让学生对学科的发展前景、应用以及学科特点有全面的了解。
“学校的入学教育就是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和‘干什么’‘怎么干’,让学生全景式了解专业的地位、作用和前景,对自己发展明方向、定目标、聚力量。”副校长王振林说,“今后,学校要进一步根据产业、经济、社会等发展需求,切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及时调整专业类别、方向、内容。”
作为高等学校,理应让本科生喜欢研究、参加研究、善于研究,鼓励学生把学习过程变为探究过程。在坚守高等教育最基本的价值——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上,山东农业大学向社会输送着一批批敢创新能创新会创新的学生。(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8.9.3)
让“互联网+”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同频共振
思政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它关系着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消除西方“颜色革命”“政治转基因”等一切拔根去魂企图的最前哨。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从而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走势呈现出新态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特征。“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质量;如何击碎壁垒、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如何树立起大思政课格局,让思政课真正强起来、活起来、实起来,是当代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信息化社会切割着思政课的“闭环”法
以往的思政课,重点强调学生的理论需求,再稍加些实际需要;从课上到课下、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思想转化,好的思政课能给学生提供线上线下、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的思想升华。在以往的模式中,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服务”流程,好似一个原地转圈或摊饼似的“闭环”,学生只要在“闭环”中等着教师“投喂”即可。当下,这种电波图似的“闭环”法被汹涌而来的辐射线似的信息化切割着、穿透着。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把“一桶水”泼给学生,从教学设计到各种理论方法的提供全都“灌”给学生,实现了教学的“闭环”,这样做的好处是兢兢业业完成教书、给学生带来了便捷,但“他来了,他走了,他依旧茫然”的问题浮上水面,随处可见。这种中心化的做法,造成学生对课堂、对教师的高度依赖,很少独立思考问题,甚至考完试将课本扔在教室,该追星的还是去追星,很少有学生珍藏红色教科书。
现代理论的焦点是问题,后现代理论的焦点是解决问题。不仅要解决“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且还要花大气力解决中间“十万八千里”的漫长过程中的问题。而这种“闭环”式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性、创新性和创造性,课堂上自由思考、独立探索的学生不多,理性精神、批判精神、怀疑精神缺失,具有哲学气质的学生更是不多。
1946年2月,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估计信息社会要延续到2100年。美国是世界第一大信息强国、握有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和基础资源。主根服务器和九根辅助根服务器都在美国,剩下的三根辅助根服务器分别在英国、瑞典、日本。当下,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互联网上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态势。思政课如何能使学生筑牢信仰之基、增强政治定力,实现自我超越,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互联网+”带来思政课 “开环”的五道命题
1.“应用题”。“互联网+”环境下,思政课不能总做填空题、证明题,而要开出一道道应用题,让“开环论”提供给所有学生一个新的思路:把过去教学中形成固化路径的节点,一个个打散、打掉,让思政课具有发散性思维;让课堂的触角延伸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上、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加大教学经费,让课堂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延伸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延伸到校史馆以及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中;让工农兵学商中具有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名人和平凡者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真情实感地写出改革开放40年自己家庭的变迁等。
2.“排列组合”题。每一个班级都可以成为节点中的一个环节,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新来重新组合,拉开课程的层级性,让学生彼此挑战,让教师彼此挑战。“开环”法是以内容为王的,教学不是“杂耍”,内容要永远大于形式,否则教师使尽浑身解数,到头来终成为学生的“笑柄”;网络的省时、省力永远代替不了教育的费时、费力。如果教育到最后依然还是“谢室友不杀之恩”,那背后的悲凉注定是不言而喻的。“开环”法组合的结果可以是各校学生问题对垒式的“三角形”,也可以是各校教师话题论坛式的“长方形”等。总之,要打破“独居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老死不相往来”以及“不闻不问式”的“闭环”法。
3.“生态永续”题。构建“开环”的思政课教学生态,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开环”是一种态度。如何在中国高校数字思政课发展的关键阶段发挥每所高校的联结作用,让无数个数字思政课的“开环样本”落地,实现“开环”永续,办学定位和目标很重要。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办院理念定格在理论先导、学术引领、教师垂范、学生为本的“12355”方略。“一个目标”—“标准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目标。“两大工程”—铸魂工程、青马工程。“三个宗旨”—高举旗帜、立德树人、引领风尚。“五大理念”—质量立院,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立院之本;制度建院,制度是治院之绳;人才强院,人才是强院之基;特色兴院,特色是兴院之道;开放活院,开放是扬院之帆。“五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办马院;坚持扎根中国大地、依托行业特色办马院;坚持理想追求融入国家民族事业办马院;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办马院;坚持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办马院。同时,学院确定了“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三项方针和四项培养)。三项方针—将学院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思想研究阵地、教学实践基地;培养一批具有深厚思想理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门人才和通信信息领军人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四项培养—培养学生具有情系国脉的家国情怀、传邮万里的全球视野、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能够勇立潮头的综合素养。
4.“转型转换”题。学院在“课程导论+专题分论+经典回论+课堂讨论+实践检论”的“五论一体”线下思政课教学模式基础上,开启了“微课+慕课(MOOCs)+视频公开课+手机APP”四位一体线上的新教学模式,使“精品课+优质课+慕课(MOOCs)+共享课”四课建设融为一体,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一是实现教学由“粗放型”向“细节型”转变。从细节入手,以参与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据,对平时成绩进行奖励,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二是实现教学由“结果型”向“过程型”转变。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的意见与看法,通过不断的讨论与辩论来提高认知,使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三是实现教学由“灌输型”向“疏导型”转变。鼓励学生通过课堂提问、E-mail、手机私信、人人网、北邮人论坛等平台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采取“疏”“灌”结合,以“疏”为主的导向型教学模式,在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配合感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四是实现教学由“重理论型”向“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型”转变。以主题社会实践调查来取代思政课期中考试。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实地参观伊利集团、航母主题公园、狼牙山烈士陵园、地道战遗址、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活动,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5.“同向同行”题。“开环”的趋势是从平行线到交叉线,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从同向同行的“并肩走”走向交叉科学的“手拉手”。教书是过程,育人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所以,所有学科都应渗透思政理论,因为教育的最终结果是学生的成长成才。思政课对其他课程的态度应是“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点灯相依”。另外,让全程全网化的思政理论与每个学生不断深化融合,其中包括深化理论学习、服务社会实践、学生作品展示、新闻微关注、教学微调查、师生微观点、师生微吐槽、师生微服务、师生在线互动九个领域为重心,从思政课课堂向社会各个领域进行横向扩展,构建一个开环的生态。
云计算让思政课平台风云际会、群贤毕至
随着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超大规模性、高可扩展性等特点,天下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要一家亲。我们构建的“开环”方略,应是一个蜘蛛网状。一所学校只做其中的一条强链,可扬长弃短,去赢得更多合作马院的强项支持。平台共享,千里稻花香;让大思政课堂网络中的优质课程纷沓而来,这会有力地消除各地域、各地区、各高校、各马院师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后“互联网+”时代中国数字思政课的命题必然是跨界融合的,这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趋势,应尽早达成共识。在互联网与各高校马院融合进程不断加深、覆盖面不断加大的当下,融合或许已经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怎么精致融合?如何构建融合后的学分,互相认可的合作生态?如何能跟线上结合产生协同效应?这不仅是一家马院的问题,而且也是所有马院希望利用互联网改造自身问题的迫切需求。
近期,教育部实施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要求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快健全全日制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体系,设立高校思政课发展创新研发中心,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向各地、各高校推广等就是一个“开环”的很好举措。“开环论”最大的意义在于,风云际会、群贤毕至中掀起蝴蝶效应,迅速提升思政课整体水平;不仅大学马院需要开放,而且那些希望借助优质资源转型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开放”自己,只有当双方不分你我地完成思政课优化时,才变成了“你成就我,我成就你”,这便是对数字思政课教学命运共同体最好的诠释。
大数据跟踪检验学生思政课教育的终身效果
数字思政课已经不是传统马院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简单相加,它蕴含着大量的创新,也需要打破固有思维,改变定位。思政课不能只考虑现在,而要考虑到转向服务全链条。过去这些课堂只是生产了自己的学生,最后扔给了社会,不再管问;学生与学校完全失去联系,学校对校友的追踪调查也是困难重重。现在好了,大数据时代将所有的环节串联起来,这就推动了在“后台制造”的学校要往前端走。所以,如何打造一套基于“互联网+”数字思政课工具箱的方法论体系,成为后“互联网+”时代,中国数字思政课发展的重要议题。有了工具箱,再有方法论体系的指导,才能让“数字化助手”概念予以丰满,成为真正的“互联网+”的连接器。
真的教育是同频共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德国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都清楚,两人相争,力者赢之;两力相争,勇者赢之;两勇相争,智者赢之;两智相争,德者赢之;两德相争,道者赢之;而强者胜人、智者胜己、德者赢民心、道者赢天下。高校思政课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大战略中去寻找;应该在思政课整个体系、元素中去寻找;应该在“互联网+”整体发展的规律中、趋势上去寻找。寻觅的路上、求索的征程中,让自带清香的思政课,化作乾坤万里香。(周晔/《北京教育》/2018.9.25)
文创设计让文物活起来
——西北师大“睒子本生”创业团队助力敦煌文化传播
“这面墙壁绘制的是千佛形象,采用的是沥粉堆金的技法,能够使佛像更加立体,这种技法在隋代以来普遍使用。”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动画专业大四学生白旭东正在介绍自己的作品。
在前不久西北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活动月”上,白旭东和他的团队打造的文创项目——“睒子本生”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气王,每天前来参观的师生络绎不绝。
把莫高窟“搬”进校园
步入一扇仿照莫高窟崖体建的门,一间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变身莫高窟“洞窟”。洞窟顶部复原了北凉时期的飞天和平棋,南面墙壁最上方绘制了6身北魏时期的菩萨造型,墙面中心绘制的是莫高窟第299窟U形壁画“睒子本生”的故事,这也是整个文创项目的核心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壁画下方绘有隋代及唐代时期的供养人像,共8身,其中最具特点的4身供养人像是根据团队4人的形象设计的。
除了临摹敦煌莫高窟壁画以外,睒子本生文创团队还让壁画“活”了起来。
“睒子本生”的故事被团队制作成了2部动画片,一部面向儿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晱子孝敬盲父母的亲情故事;另一部则更具学术性,言辞庄重严谨,详细介绍了“睒子本生”故事的起源以及传播过程,阐释了这幅壁画的内涵与艺术价值。不仅如此,成员们专门学习了敦煌壁画底层墙壁的制作古法,创新性地制作了泥版,开发了原汁原味的泥版画;设计了具有“睒子本生”元素的抱枕、手提布袋、书签、明信片等产品。每个产品都单独附送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后就能观看动画片,让购买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晱子孝亲的故事和背后传递的孝道文化。
“目前,首批制作的40余块高端文创作品泥版画已经全部售罄,普通文创作品已经销售400余件。”白旭东告诉记者。
打造有内涵的文创作品
谈起文创作品的创意思路,团队成员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敦煌文化的崇敬和热爱。据白旭东介绍,4名团队成员都在西北师大敦煌学院动画专业求学,其中3人都在莫高窟内当过志愿讲解员,将壁画故事、创作技艺等讲述给远道而来的游客。这段特殊的经历让他们得以近距离接触这座中华文明的艺术宝库。
“让我感到震撼的不只有古人精湛的技艺,当我听说在敦煌有画工的陪葬品是自己画废了的画稿时,我深深被震撼了,从未如此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信仰的力量。从那时起,我决心要为敦煌莫高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做些什么。”白旭东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白旭东了解到“睒子本生”的故事,它讲述了睒子和盲父母在山中修行,睒子全心全意照顾父母。有一天,迦夷国王进山射猎时误伤披着鹿皮的睒子,睒子死前将其一家修行之事告知国王。国王悔恨自责,并到睒子家通知他的父母,盲父母来到溪边找到死去的睒子,抚尸恸哭。睒子孝心感动上天,天神使其复活,并使其父母复明。
白旭东说:“这个故事弘扬的是孝文化,它让我联想到现代社会很多人在外求学或工作,和父母疏于沟通。所以我决定把这个故事作为项目的开端,提醒大家在忙碌工作的同时记得多关心自己的父母。”
白旭东将“睒子本生”动画制作报送为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大学生创新能力计划”课题研究项目,获得了创新创业学院2000元的课题研究资金支持。今年,团队再次获得了学校两万多元的团队建设经费。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团队还参加了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甘肃赛区选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让文创有故事有内涵’是我们的初衷。面对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我们年轻人应该做到继承—传承—创新这3个阶段,继承就是学习、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就是将我们学到的东西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告诉更多的人,创新就是结合自己的本专业,赋予传统文化崭新的元素。”白旭东说。
蓬勃发展的创新创业团队
如今,4名团队成员即将告别大学校园,但敦煌与他们的故事远没有结束。团队成员之一的畅东兴作为法定代表人申请成立了甘肃睒子本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未来将致力于开发、打造更多具有敦煌莫高窟元素的文创作品。白旭东选择前往深圳大学读研深造,开启对艺术史的学习研究,为研究敦煌文化奠定更扎实的学术基础。
“学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注重让学生以专业学习的态度去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创新创业的视角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起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增强了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睒子本生’创业项目就是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对敦煌文化进行创新性的继承与推广,赋予了敦煌文化新的生命力。”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副部长慕小军告诉记者,下一步,学校会将“睒子本”生文创团队建设为示范性建设团队,为该团队成立的创业公司进一步提供支持,校内免费提供专门的工作室用于项目孵化,选派优秀教师提供一对一专业指导,同时选拔低年级优秀学生加入该团队,并继续提供资金支持。
据介绍,西北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每年投入150万元用于资助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在校内建设了面积4000平方米的金声众创空间具体开展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校与众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举办“创业先锋集训营”“青年创业先锋班”对近千名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了项目培育和专题培训。2012年—2017年,全校有3000余名本科生的近1200余项学术课题、创新项目、创业项目获得学校的资助。近5年来本科生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创想工兵”科技创新团队获团中央首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在西北师范大学长期资助扶持下,由学生实施的“甘肃精博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衣联盟”“浩然传媒”“甘肃森洋留学服务”等20余个创业项目成功进入市场化运营,“新型液体敷料”“高性能环保型仿生高分子皮革(复)鞣制加脂剂”等5项专利成果已先后与市场对接,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一批又一批有创新精神、有丰富内涵的创新创业团队正在蓬勃发展。(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8.7.9)
王希超:课堂教学既要精彩也要高效
在山东农业大学本科生中,凡是学高等数学课的,很少有不知道王希超老师的。在他的课上,没有人迟到,没有人玩手机。不少学生提前一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去占前几排的好位置,班外或院外学生,也搬其他教室的凳子去蹭课。
就是这样一个在学生中知名度颇高、教学效果超好的老师,在该校网站的师资介绍里,却是“没有研究方向,没有科研项目,没有学术论文”的“三无”地步,让记者颇有些意外。
大道理和小手段
许多老师认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但是对自己的孩子,难免有偶尔的放纵和溺爱,王希超则坚持“学生就是学生”,自己要把好的东西教给学生,让他们不但掌握知识,更学会如何学习和勇于担当。“从上课时的体面穿衣到每一分钟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都得对得起学生,对得起教师的这个身份。”王希超说。
尽管讲话时有点自带笑意,但王希超从来不会特意哄学生开心,他自己评价“甚至有时候说话不怎么好听”。他告诉每一届学生:“我的课上不允许有一个不听课的学生存在,不允许任何人的手机铃声响起。”不少学生说,听王老师的课,手机宛如成了炸弹,上课前反复检查好几次是否静音,或者干脆关机。因为一旦铃声响起,按旷课两次处理,要写检讨,还要给老师擦黑板。王希超说自己还“威胁”学生:高等数学是挂科率最高的一门课,一开始学不好考不好,补考会更难。
王希超说,自己“好为人师”,强势地给学生灌输大道理,“逼迫”大家用功学习,只不过是用一点“小手段”引导学生把学习当作习惯。学生才是教学的主导,初入大学,不少学生有“松一松”的心态,必须引导大家紧张起来,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内容学会了,有兴趣了,自然就愿意学了。
老笨方法与厚重情怀
一个如此严厉、说话不太客气的老师,却受到一届届学生的尊敬和追捧,自然是因为学生心中自有天平。不带教案,板书演算,一度是王希超最显眼的两个标签。
现在几乎所有的课程,老师都是带着课件,用PPT演示,但是王希超一直坚持板书,写了擦,擦了写,粉尘飞扬,神采也飞扬,只是因为用板书可以生动地展示解题步骤和多种方法。实际上,他有比较严重的鼻炎,接触粉尘很难受。
分析数学题时,王希超随时关注着学生的眼神、表情和应答的声音,跟不上就再讲一遍。每节课的内容,他都会把重点、难点、疑点、考点、记忆点等做标记和强调。记忆点不只是公式、定理,还有例题里的重要结论。王希超说:“一提哪里是重点,学生马上就听得带劲儿了。他们习惯记数学公式,对例题里出现的结论缺乏关注,实际上这个结论在解其他题时就成了定理与公式。结论记多了,做题也就顺畅了。”一步步把一个个问题讲清楚,看到学生从迷茫到清晰,从恐惧到自信,让他颇有成就感。
为了能和王老师离得更近些,把推导的过程看得更清晰些,占位成了学生一级级之间的传承。昌宇栋和孙潇告诉记者,上学期他们是下午第一大节上数学课,上午的课一结束,他们就会飞速冲进教室开始占位,有的同学中午干脆就在教室里打个盹儿,以免自己的最佳位置被人再次抢占。
王希超说,自己确实是属于一上讲台就兴奋、把病情都忘掉的人。年轻时最看重的就是如何把课讲得精彩,脱稿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显示自己很厉害。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越发看重学生容易理解,好明白,润物细无声。但是,多年的课堂历练,即使他不追求精彩,课堂依然魅力不减。
45分钟的一堂课,王希超至少要准备4个小时,不但记住所有的内容,还要把这节课所有说的话从头到尾重复几遍,就像演戏排练,哪里是重点,哪里是包袱,如何切入,如何递推,这句话该怎么说,那个意思如何表达,都要琢磨好,还要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教了30年数学课,每次下课后,王希超依然不想离开课堂,在那里琢磨这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不是是否引人入胜,而是有没有知识点的遗漏。
做教师没有亏与赚
数学系有不少老师主持过大课题,写过有影响的论文,王希超不为所动。他说:“我的精力有限,只想怎么上好课,把这一件事做好就是成功。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取得好成绩,就是对我最好的奖励。”
多年来,王希超习惯提前去教室,课间答问题,课后做辅导。每个小课间,都有学生拿着题来请教,一大节课结束,会有更多的学生围上来,导致他经常赶不上从南校区到北校区的班车。数学系年级QQ群里,常有学生邀请他给自己解答问题,王希超不但有求必应,还会提出多种方法。
“年年讲课,天天回答学生的提问,但是这些问题对您来说可能过于简单。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您有时候会厌烦吗?”记者问王希超。
“不能用自己的水平去衡量学生,每一堂课都是有对象的教学。换位思考,从学生的理解能力上入手,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就永远不会产生这种心态。”王希超说,函授生、专科生、本科生,他都教过,也多年辅导考研的学生,都是努力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得再好,学生理解不了,也是个零。上课时之所以保持说半句留半句的习惯,就是为了看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声音小了,首先要调整讲课的方式。”
每年教师节或者新年时,王希超都能收到几百条学生的祝福短信,毕业学生比在校的学生发的还多。他辅导过的学院,考研率迅速提升。他不是班主任,但是他带过的班级,学生的课堂纪律和学习能力与别的班明显不同。这些学生的身上,不知不觉打上了王希超的印记。(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8.7.9)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以南卡罗来纳大学“大学101项目”为例
新生教育在美国大学被称为“新生适应教育”或“新生定向辅导”,目的是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校园环境,迎接新挑战,更好地实现角色转换,从而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在美国大学中,新生教育作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一项专业化、规范化的工作,拥有专业的人员、系统的组织、制度保障和规范的评价体系。美国大学十分重视对新生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众多大学积极组织开展此项工作,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并积累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经验。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以下简称USC)是一所拥有悠久历史的公立大学,在新生教育方面积累了一系列颇具特色、富有成效的经验与做法,被誉为全美大学新生教育的典范与标杆。该校的“大学101项目”(新生教育项目名称)连续9年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杰出项目”,并被授予“探究项目奖”; USC还被全美大学新生政策研究中心(The Policy Center on the First Year of College)评为“新生教育杰出高校”,也是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称号的大学。本文在对USC“大学101项目”的发展历程、理念目标、核心内容、组织运行体系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其对于国内大学新生教育工作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USC新生教育项目的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发展,来自不同经济、文化、种族背景的学生涌入大学校园,伴随而来的是一部分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准备不足、退学率高居不下。面对重重挑战,美国大学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并启动了相关改革应对举措。一些大学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要引导学生持续完成大学学业并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就必须高度重视并系统开展新生教育工作。1972年,USC在课程主任加德纳 (John N. Gardner)等专家的带领下,推出了“大学101项目” (University 101)。当时,推出该项目的目标主要有:在学生与教职工之间搭建相互信任、理解、沟通的渠道;鼓励学生对大学形成更为积极正面的态度和行为;减少学生的退学率,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及其本质目标等。1975 年,USC开始对“大学101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项目对减少新生辍学率、建立教职工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之后,USC对该项目的定期评估及其研究报告在美国高等教育界引起广泛影响,其他大学纷纷效仿、借鉴这一成功模式。1982年,为分享全国范围内新生研讨课的实施情况,加德纳发起美国首次 “大一新生研讨课全国会议”(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Freshman Seminar Course Concept)。在这次会议上,与会者决定今后每年召开一次既关注新生研讨课又关注大一新生学习经历的会议(Conference on The First-Year Experience)。1986年,USC成立了“新生体验计划国家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Freshman Year Experience ),后更名为“新生体验计划及新生过渡资源国家研究中心”(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the First-Year Experience and Students in Transition)。该中心出版专门的研究期刊、专著,每年开展全国性的调查活动,举办专门的学术会议。近年来,USC针对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大学101项目”的内容以及相关教师、工作人员的培训,并定期举办面向本校教职工、学生朋辈导师以及来自其他大学相关人员的教学工作坊,进一步提升了新生教育相关人员的工作水平。
“大学101项目”的理念目标与核心内容
1.“大学101项目”的基本理念与预期目标
为帮助新生更加顺利地适应大学环境并取得成功,“大学101项目”确立了六大基本理念: 一是构建安全、温暖的学习环境,提升新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二是课程内容应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发展需求;三是学生的学习体验应该是积极的、愉快的、参与性的;四是课程内容、教授策略、作业都要具有目的性,并与最终的学习成果紧密相关;五是每名学生都要在挑战与支持之间找到平衡;六是课程的重点不在于简单地传递知识与信息,而是要促使学生不断地反思课程内容,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实践经验中。
同时,为检验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该项目还设定了三个预期目标与学习成果:一是促进学生学业方面的成功。学生可以熟练地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和其他信息资源;清楚地认识到学术诚信的目的和价值,并能描述USC学生守则中的相关内容;能够运用书面或口头形式探索、形成、表达观点;学会时间管理与个人事务管理。二是提升学生对大学的融入度、满意度。学生要了解对于促进自身教育经验、发展目标等有用的教育资源与机会,提高对校园活动的参与度;学会与同学、教师、行政人员等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能够描述学校的历史、发展目标与文化传统。三是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幸福感与社会责任感。学生要审视他们的生活背景和经验如何影响其价值观,并能够解释这类影响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起到了何种作用;学生要审视并发展那些促进身心健康的策略,并能够解释身心健康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学术与个人成功的;描述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公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找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实现个人与职业发展目标的清晰路径。
2.“大学101项目”的核心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预期目标,“大学101项目”设计安排了系统化的课程与活动,这些课程与活动的核心内容包括:学习策略与方法、校园资源、校园活动、职业探索与个人发展、时间管理、压力管理、健康管理、文化多样性等。
为了让学生取得预期目标与学习成果,“大学101项目”还包括以下核心内容与要求:一是综合性学习。除了课堂学习以外,USC还要求每一位新生都要参加至少一项课外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社区服务、领导力工作坊、校园讲座、文化活动、学生社团与兴趣俱乐部、宿舍活动等。同时,要求新生在参加相关活动之后,都要对学习经历进行反思与总结,并提交书面报告,说明自己通过参加活动学到了什么,以及这些学习收获与所预期学习成果的相关性。二是必要的阅读。《转变》(Transitions)是“大学101项目”的教科书,也是参加该项目学生的必读材料。三是其他的阅读。USC要求新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授课教师要为所教授班级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关于大学第一年经验的书籍、文章,图书馆的相关书籍、当地或全国性的报纸、其他阅读材料等。四是测试。学生需要完成相关的测试,以考察他们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学习成果。学生至少要完成以下测试:正式的论文、常规写作(如:日记、博客等)、专题展示汇报、期中检查、期末考试。
“大学101项目”的组织运行体系
良好的组织运行体系是USC “大学101项目”取得一系列成功的重要保障。该项目采用“目标—学习成果—课程设置—教学与实施—评审—奖励”这一目标清晰、首尾相连、环环相扣的一体化方式组织运行。
第一,在组织管理方面,USC设立了专门的 “大学101项目”办公室,负责该项目的日常管理运行工作。2008年秋季,USC对该项目进行了内部评审,并建立了项目评审委员会,负责对项目的整体规划与领导、评估与建议。通过召开多次专门会议,明确了该委员会的使命:阐明、界定项目的总体目标,并针对每个目标设定可监控、可评估的学习成果;建议哪些学习成果应该对项目所有部分适用;建议如何让课程设置与学习成果保持匹配度;建议该项目恰当的工作量和水平。
第二,在项目实施与教学团队方面,该项目的教学团队主要由USC的教师、行政管理人员、高年级学生组成。USC要求从事该项目的教职人员必须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并且完成教学经验工作坊的培训课程。同时,USC十分注重对相关教师的培训与支持:教职人员每年都有机会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学校会定期举办教学大纲准备工作坊、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此外,授课教师还能获得其他资源,包括教学手册、内部网络交流平台所提供的课程设计范例、谈话要点、活动和作业等教学资源。高年级学生也是“大学101项目”教学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主要协助教师共同完成该项目某些内容的教学与辅导活动。
第三,在激励机制方面,该项目设置了三个奖项,每个奖项每年颁发一次。这些奖项分别是:“新生杰出支持奖”—该奖项颁给为新生学习或成长或生活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101杰出教学奖”—该奖项授予一名项目课程教师,该教师的教学必须具有示范性,达到了课程预期目标与成果,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影响;“101奖学金”—该奖项授予本科生,该名本科生应在课程学习方面表现优异,并能把课程理念、价值观有效融入到专业学习及课外经历中。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模式对我国大学的启示
通过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的典范—USC “大学101项目”的梳理与分析,笔者认为,该校新生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大学优化新生教育模式、提升新生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如下几点启示:
1.更新新生教育理念,增强对学生学业成功与个体发展的关注
学生发展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的重要理论。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CPA)1994年发表的《学生的学习是当务之急—学生事务的含义》(Student Learning Imperative:Implication for Student Affairs,简称SLI)指出:学生发展的落脚点在于学生的学习,“学习”“个性发展”和“学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美国大学在新生教育中,非常注重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功和全面发展。因此,我国大学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地更新新生教育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又要增强对促进学生学业成功、个体全面发展的指导与服务意识,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明确学习目标与发展路径,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与期待。
2.完善新生教育内容,增强对学生学习成果获得的关注
大学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对学生正面影响的最优化与最大化。美国高等教育标准促进委员会 (The 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CAS)制定的2009版专业标准指出,大学的教育成果主要分为六大类:知识的获取、建构、整合与应用;复杂化认知;人的内在发展;与人交往能力;人文主义与公民参与;实践能力。
USC “大学101项目”的预期目标与成果撷取了六大类教育成果的核心内容,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共性追求。而反观我国的一些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的科学化、系统化程度不够,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关注度不够,难以满足新生入学后对适应性辅导及可持续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为此,我国大学应进一步完善新生教育内容,以关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学生学习成果的获得为核心,对新生教育内容进行模块化、课程化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新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可包含:价值观教育、适应性教育、专业学习教育、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素质拓展教育等。在新生教育的时间安排上,应体现持续性、渐进性,分阶段合理安排相应的教育内容,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发展需求。
3.构建多元协同工作机制,提升新生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美国大学的新生教育倡导全员参与、多元协同,各部门有效协作、各种专业力量共同参与保证了新生教育的整体效果。我国大学在实施新生教育的过程中,可借鉴其经验做法,将更多的专业力量吸纳到新生教育工作中来,努力构建“管理—教学—服务—支持”四位一体的组织运行体系。同时,大学应鼓励专业教师、行政人员、高年级优秀学生积极投身到新生教育中,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为他们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建立激励机制,对为新生教育工作作出显著贡献的教职工和学生给予适当的表彰奖励。
4.注重实施效果评估,建立“反馈—评估—调整”新生教育调适体系
美国大学十分重视对新生教育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反馈。事实证明,评价反馈机制有利于新生教育项目的持续改进与完善。目前,我国大学在开展新生教育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项目的规划与执行,而对于教育效果如何,以及根据实施效果进行反馈、调整,则较少关注。
在健全新生教育工作运行机制方面,大学应加强“反馈—评估—调整”体系的建设。反馈就是建立从受教育者到教育执行者的意见传达机制,将新生教育的进展、问题等进行及时的反馈,为完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评估就是根据所反馈的问题,对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和内容进行评定,是发现问题的过程;调整就是根据评估的结果,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前期教育活动的效果,对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相应调整。
此外,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也是做好新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考核评价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对参与新生教育的相关部门、人员完成目标任务情况的考核评价体系;二是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数据分析等途径,对新生教育开展情况以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根据上述评价反馈情况,大学可适时完善新生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及时总结成功经验。(舒虹/《北京教育》/2018.8.24)
未来大学人才培养的五种趋势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本质性变化,不仅步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而且办学质量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此,“三个面向”成为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对高等教育而言,第一个面向解决得较好,第二个面向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对第三个面向关注还不够。具体到人才培养方面,较多重视了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并努力向国际化方向迈进,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未来人才培养发展趋势的研判。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也是核心要义。教育要面向未来,必须对未来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准确把握。
通识教育将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2005年,针对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现状,钱学森发出了“钱学森之问”:“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尽管可以多角度、多层面地对此进行解读,但就人才培养而言,“钱学森之问”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通识教育的呼唤,是对以专才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质疑。
19世纪以后,专业教育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但是由于学术分科太细,知识被严重割裂,人才片面发展的状况日趋严重。在这种背景下,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强化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生独立思考的通识教育理念应运而生。自此,究竟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一直争论不休。由于对现实需求的严重关切,多年来,我国的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多侧重于专才教育。20世纪50年代,通过大学的院系调整,综合性大学数量减少,以工科为主的专科性大学急剧增加,专才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专才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人才培养的弊端也日益显现。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进行了新一轮改革,通过大学的合并和重组,综合性大学的数量增长较快,专科性院校大幅减少。但是,人才培养理念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各级各类大学奉行的依旧是专才教育模式。专才教育的优势是学以致用,缺点是基础薄弱、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依赖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高等教育不仅要实现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型,更为主要的是实现由关注现实到关注未来的转型,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的超前性和引领性,这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并非是“通才”教育,而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所进行的核心素质教育,它既强调人对现实社会的良好适应,又强调对现实社会的改造,是适应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结合。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通识教育之所以未能很好落实,是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观所导致的必然结果。通识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基础厚、能力强,但也容易出现学而不专的问题。因此,它和专才教育并非绝然对立,而是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关系,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机结合。
通识教育改革应该是未来大学人才培养改革的重头戏,落实通识教育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对大学通识教育的顶层设计,全面修订大学人才培养方案,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为通识教育,大学三年级、四年级为专业教育,要大幅削减专业课程的学分与学时,让出更多的时间,大量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赋予学生学习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要打破多年形成的利益格局,重塑课程团队,凝练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避免因人设课、因好设课;要凸显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从人对自身和社会的认知、创新思维和品格的培养、中文写作与表达等诸多方面,打造十门左右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同时,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中西文化的融合,设立一般必修课和选修课,形成与专业教育有效衔接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对未来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挑战
当前,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技术已经渗透到大学人才培养的各个领域。首先,“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性,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愿景,选择一定的学习内容,个性化培养初现端倪。其次,“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使学习活动具备了更为便捷灵活的互动方式,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实现了无边界互动,这种互动既无班级、年级、专业和大学之间的限制,也无国别之间的限制。最后,“互联网+”赋予了课堂教学新内涵,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实施互动式教学、三维立体教学、仿真式实践教学等,应该说“互联网+”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意义重大,而且影响深远。
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讲,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更为巨大。随着图形识别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如何促进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人工智能作为未来社会的引领性技术,正在引致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新要求,推进教育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迅速跃升,为未来型学校的出现和新型教育生态系统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一方面,对如何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提出了科学规划;另一方面,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对未来大学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未来的大学校园要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向智慧校园发展,各种智能感知设备和技术设备遍布校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将全部智能化,无形的虚拟数据空间将主导大学校园。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教学模式也会产生重大影响,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重构教学流程,开展教学过程监测、学情分析和学业水平诊断,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多维度、综合性智能评价,精准评估教与学的绩效,实现因材施教等。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给大学人才培养提出一些新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是在高智能背景下,人类自身必须有更多的“善心”“善意”,才能避免高科技成为一把“双刃剑”。因此,未来的大学教育更应该侧重于学生的爱心、同理心的培养,并使之与创造力、协作力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具有健康心理、完美个性的人,才能使人工智能技术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另一种挑战来自于学习本身。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学习变得更加方便简洁,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更加容易,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学习效果反馈激励的弱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学生的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动力将是人工智能背景下人才培养应该认真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人工智能则会加速人类智能的愚钝化。这一挑战赋予了教师教学重点、难点的变化,人工智能可以把教师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教师应更加专注于学生的健康心理、完美个性和全面发展,更应该注重学生人生发展愿景的引导和建构。
对人才培养而言,人工智能最为显著的成效可能是个性化培养的落地生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指学生主体优势及其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没有个性化发展也就谈不上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当前,人才培养中的个性化发展更多停留在理念层面,统一的培养方案、统一的课程体系、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考核体系,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学生,这种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个性,阻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新技术为打破人才培养的统一化模式提供了可能,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定制化。学生可以定制自我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通过科学的学习反馈机制,不断调整优化个性化的学习,最终通过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实现预定的培养目标。这种个性化的学习将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将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趋势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虽然对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有多种解释,创新型人才具有多种类型,也具备多种品质,但是创新思维则是其核心品质,是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有机融合。就创新思维本身而言,求异思维或者说发散思维更具有本质涵义,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是力求找到与现有结论不同的答案,或者找到多种答案。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单靠逻辑思维是不能完全实现的,创造性思维往往要借助于直觉和想象;形象思维往往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总是与感性相关,这些都是思维活动赖以进行和延续的前提。而且形象思维往往与强烈的情感体验相关,从而能够构成强大的创新动力,缺乏形象思维,思维也就丧失了支撑和活力。
培养创新性思维的基本路径就是在人才培养中实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科学认识世界的纽带是逻辑,艺术认识世界的纽带是情感。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是未来人类思想智慧发展的主流。只有实现了这种融合,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
根据人脑的机能定位,左脑主要掌管逻辑和语言,从事抽象思维、逻辑分析,负责阅读、语言理解、数学推理等活动。右脑主要掌管情感和直觉,主要从事空间和想象活动。大脑两半球由胼胝体联接,对两半球信息协同处理。创新活动并非仅仅是右脑的活动,而是一种全脑的运动,是一个由兴趣、准备、酝酿、领悟、检验、应用六个阶段组成的全脑创新过程,在不同的创新阶段,大脑发挥作用的部位不同,但在整个过程的启动和完成阶段,要靠全脑发挥作用。如果说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本质,那么想象、直觉、灵感等思维形式是创新思维的翅膀,没有翅膀的理性思维飞不高也飞不远。因此,只有大脑两半球同时开发,才能最大限度挖掘大脑的潜能,科学与艺术专业学习就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不仅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大脑两半球的潜能,而且最为主要的是形成两半球的协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强的人,一般是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都十分活跃的人,两种思维协同作用、协同发展,最终的结果就是人才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同时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认为艺术和科学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多年来一直倡导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正是因为他从自身的成功经验中,体验到了艺术对创新思维形成的巨大作用。
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大学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办学氛围,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要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体现一所大学自身的价值追求。这种无形的办学氛围,是促进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发酵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子,通过大学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熏染,能够促进学生知识体系和个性品格之间的相互砥砺和升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品格。其次,人才培养要形成学生追求真、善、美的能力。科学求真,艺术求善、求美,科学与艺术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全部表达,追求真、善、美,既需要科学理性的培养,也需要艺术情感的培养,真、善、美的统一也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最后,人才培养还需要传承民族精神、培育时代精神。中华文明涵盖着政治、社会、文化、哲学、科技、艺术等方方面面,其发展历程也就是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过程,传承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个性,塑造以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也必须走科学与艺术融合之路。
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艺术将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热点
对大学学科专业来讲,理工类专业大都直接与社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学生所学知识技能,所获得的智力发展,能够较好地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得到体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为显著而且易于量化。因此,理工类的学生在就业后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同时也会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文科类专业往往不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活动,虽然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内隐的,而且是难以量化的。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包括教育活动本身对社会经济增长的作用是被忽略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文科与理工科发展的不均衡状态会逐渐得到改善,考生在专业选择上冷热不均的现象也会逐渐得到缓解,这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主要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密切相关。
在未来社会,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艺术的功能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自身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健康人格的教育在未来人才培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社会发展速度越快,文明程度越高,对人类自身形成的心理压力就越大,人格健康所受到的危害就越大。如何疏解紧张和焦虑,宣泄不良情感,保持心理健康,塑造完美人格就成为人才培养的一个大问题。心理健康强调的是社会适应性,完美人格则意味着较强的创造性,两者相辅相成。学生健康心理和完美人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性格诸多因素,相对于智商而言,情商在人格养成中的作用更加巨大。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艺术的主要功能就是塑造人的情商,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离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艺术,人的健康个性和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高层次需要的欲望就愈加强烈。人类的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会成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领域。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将产生更多的高层次心理需求,如更加清晰地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的需求,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更多审美体验的需求以及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需求等。满足这些高层次需要的途径,只能依赖于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艺术功能的发挥。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艺术,既是人们进行心理疗伤和心理保健的有效载体,也是人们最大、最为奢侈的消费品。在未来的人才培养中,热衷于自然科学的现象将会发生逆转,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艺术等学科将成为发展的热点,文科专业将会吸引更多的考生,文科毕业生与理工科毕业生在收入方面的差距将日渐缩小。文科与理工科的交融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也是通识教育能够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际化培养将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主流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成为大学发展的重要方向。进入世纪之交,中国恢复WTO成员国地位之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日渐加快。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制定了国际化发展战略,努力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积极汲取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留学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对外汉语教学、孔子学院建设均取得显著成绩。但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依旧进展缓慢,国内与国外大学之间的课程对接、学分互认、教师互聘、教学资源共享均未有效推进。从国际化发展水平来说,现在依旧停留在大学之间办学方面的国际化,虽然出国留学和接受的留学生数量均有快速发展,但是学生的迁移与大学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融合还是两个概念。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大学国际化程度还较低,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把国际化作为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缺乏切实可行的举措,国际化战略落地开花的较少;与人才培养相关的课程与教学的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如何发扬本土特色,形成教育优势,也缺乏系统设计和整合;在教育资源输出上表现欠佳。
高等教育国际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点:一是教育市场全面开放,人才培养的竞争演变为国际竞争。一方面,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成为主导趋势;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分布更加频繁有序,地区间、国际间的不平衡状态可能更加突出。因此,只有融入教育国际化的市场和竞争之中,人才培养质量才会得到真正提升。二是从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看,一方面,受先进科学技术的影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将呈现更加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质量标准、考评标准则更加趋同。随着国际化不断发展,多样性和趋同性的趋势就越明显。
在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国际化课程建设是重中之重,国际化的教材要大幅度增加,双语教学将成为一种教学常态。因此,国内外校际之间组建课程团队,实施协同创新将成为国际化课程建设的主要形式。如何使“中国方案”体现“中国智慧”,如何使“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涵。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国际化教师队伍逐渐成长,中国大学与世界各国大学教师的互聘将越来越多;国际间的协同创新逐渐演变为一种主要趋势;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课程覆盖面逐渐拓展到各个学科领域,中国化的课程标准将更多地成为国际化的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中国大学与世界各国大学学分的互认将成为现实,学生跨校学习、跨境学习、跨国界学习将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以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为主旨的国际化课程的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将更加广泛,影响将更加巨大。(李荣/《北京教育》/2018.9.25)
鼓励全民阅读的关键是降低阅读成本
如果说阅读是一种向上的力量,那么书籍就是向上阶梯的入口。大家都能买得起书,随时随地都能看得到书,应当成为一个社会基本的生活状态。如果能够从终端读者入手,通过降低买书、读书的成本,使得大众有更高意愿买书读书,自会撬动市场流量、实现多方共赢。
图书涨价再次被推上微博热搜。据报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图书价格出现了一波明显上涨,文学、社科类新书的平均定价,已由几年前的“半百”攀升到现如今的快破百。如此涨势,惹得网友纷纷慨叹:知识改变命运,但我读不起书。
近些年,关于书价的争论不绝于耳。出版界不断给出各种数据,诸如纸价一路飙升、人力成本增加,自证并非暴利行业,相反,跟国际上比起来,“中国的书价还便宜得很”。可在读者看来,一本书随随便便就要上百元,怎能不让人有“望书兴叹”之慨?纵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书价上涨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但涨到这种程度,恐怕就很值得注意了。
书价涨还是不涨,有着深刻的市场因素作用,但作为重要的文化产品,图书又跟其他商品明显不同,不能视之为纯粹的买卖。如果说阅读是一种向上的力量,那么书籍就是向上阶梯的入口: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远、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无一不是对生命的熔炼和升华。在这个意义上,大家都能买得起书,随时随地都能看得到书,应当成为一个社会基本的生活状态。我们固然不能用几十年前的书价水平来比对现在,但要让图书成为一种大众都能消费得起的精神食粮,就必须将价格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一边嗟叹“中国人不读书”,一边任由书价上涨将囊中羞涩的“学生党”“工薪族”挡在门外,何尝不是又一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尴尬?
阅读,是一个人的体验;而全民阅读,则与政策导向有关。当下,各大城市都在全力打造自己的“书香”之风,不论是创办丰富多样的“阅读季”,培厚社会文化的土壤,还是补贴资助实体书店,拓展灯下展卷的空间,都彰显着对阅读价值的守望。但“读不起书”的抱怨则抛出了一个更为根本的命题,那就是相关政策对书价和读者承受能力的关注是否足够。书价居高不下,很大程度是“虚火”过旺造成的。放眼图书市场,一种不良风气正在弥漫,似乎书要上档次,就非超精装、大开本、大留白不可,到头来,包装朴素、内容扎实、方便阅读的简装书、口袋书越来越少,装帧过度、字大文稀、华而不实的注水书、鸡汤书越来越多,书的性价比越来越低。当书的价格不是贵在内容而是贵在包装,少买书甚至不买书也便成了再自然不过的选择。长远来看,如何将资源精准地贴补到好书的创作、出版和发行销售上,有效降低全民阅读成本,实为破解“读书之困”的重要前提。
全民阅读,重在全民,也难在全民。打造全民阅读的积极氛围,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激发、提升读者的阅读主动性上入手。我们看到,面对新书的层出不穷和书价的节节攀升,书店却直言“赚不到钱”,出版商也叫苦“就在破产边缘”,究其根本恐怕就在于“卖不出书”。由此可见,不论相关政策资源是补给出版社还是投向实体书店,只要整个阅读市场没有被充分激活,那就难以避免“输血再输血”的循环。相反,如果能够从终端读者入手,通过降低买书、读书的成本,使得大众有更高意愿买书读书,自会撬动市场流量、实现多方共赢。近些年来,从“倡导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多地政府拿出专项资金为市民文化消费“买单”,再到街道社区不断完善公共阅读资源,随着越来越多政策组合拳被用到读者身上,“读书好”的共识正日益化为“好读书”的行动。
“读屏时代”的到来,重塑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也让读书所蕴含的价值内涵愈发彰显。实体书店的复兴让我们看到了精神地标的回归,而“好书之惑”“书价之困”也提醒着我们潜心阅读的任重道远。下更大功夫将阅读化为更多人的人生追求、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全民阅读的品质,一个浓郁的书香社会方才可期。(张砥/北京日报/2018.8.17)
互联网+图书馆+书店,助力推进全民阅读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着变化,而新时代下的阅读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产业边界愈加模糊,跨界思维成为共识。传统实体书店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型变革后,也开始不断寻求跨界合作的新思路。特别是在全民阅读大趋势的推动下,作为城市文化核心内涵的两条风景线——实体书店和图书馆借着“互联网+”的光芒,擦出闪亮的火花。
智能图书馆 协同运营受追捧
近年来,受到网络技术的影响,原有的单纯售书的书店和单纯借阅书的图书馆逐渐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书店不断提升人文气息的同时开创多元化产业,另一方面,图书馆也向智能信息化方向发展。由于二者归属不同,往往采取独立的运营机制。实体书店中的国有新华书店隶属于各省、直辖市发行集团公司统一运营,民营书店大多为个体经营或混合制经营,而各地图书馆大多为政府管辖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由于机制不同,管理不同,多年来,二者实质性的统一活动措施较少。然而,自2015年以来,“互联网+”给传统文化产业带来新思路,也让书店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交流密切起来。
虽然我国图书的定价相比国外偏低,但很多经济条件受限的读者仍觉得部分图书价格过于昂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书店和图书馆开始实行“书店购新书,图书馆来买单”的策略。如杭州市图书馆与杭州市新华书店合作,读者可先前往书店挑选新书借阅,然后图书馆将其作为馆藏图书买单,通过此举释放全民超量阅读潜能。
另外,内蒙古、山西、山东、广东等地区也已经开启了“图书馆链接书店”零距离图书借阅模式。购书中心所有借出去的书均是正版新书,由区图书馆买单,书归还后会全部放到图书馆。
目前,无论是图书馆式的书店,还是书店借书、图书馆买单模式,都受到了市民的追捧,会员激增现象明显。
图书馆借阅 “+”出服务新模式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书店+”和“图书馆+”创新出合作新模式,不但满足更多人的阅读需求,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当下书店和图书馆运营中的不少难题。
不少书店经营者反映,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书店在追求人性化服务的同时,也有不少困惑。比如,在书城、书店内开放座椅和免费饮用水功能服务,给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体验,却使得书店面临“读者只看不买”的销售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抢去了图书馆的读者借阅占比。然而,公共图书馆图书更新慢、闲置率高、阅读环境不够好、藏书量少等问题也成为图书馆的难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是由馆内采编部门进行图书采购,然后加工上架,读者只能从经过别人挑选的图书中再次进行选择。这一方面拉长了新书上架时间,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采购的图书和读者需求不符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RFID技术就可方便“扫码查书”,科弘信息致力开发的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可以在书店扫描图书背面的ISBN条形码,屏幕上立即显示出该书的条形码号、图书名称、出版时间、出版社、作者等信息,特别的是,能够显示出馆藏数量和可借阅数量,方便读者借阅和归还。
书店转型需具备新时代下的鲜明特征,以图书零售为主体,融汇文化创意、文艺展演、餐饮文化、时尚工艺,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多元化服务。同时,通过大数据和网络技术手段提升读者消费体验。书城以公众账号为入口,以“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通过多样开放接口,帮助读者仅凭手机或店内终端,实现自助查询、自助提货、畅销榜自动获取、移动支付、获利分享等功能,所有商品和服务都成为一个智慧整体,利用网络大数据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体验。(百家号/2018.8.23)
中国“最美”图书馆走红日本,被日本网友称赞:太漂亮!中国有品味!
在中国有一个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这个图书馆从开放后,迅速走红,不仅国人赞叹它的美丽,连外国人也赞叹它的未来感爆棚!
这个图书馆又被称为“滨海之眼”,因为从正面看,建筑物里真的藏着一只硕大的眼睛,而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整体以白色为主打颜色,再加上非常有层次的结构,让人如同来到了未来世界!
而独特的阶梯结构,将书架和座椅融合在了一起,让人选择到自己想看的书后,可以立即席地而坐,进行阅读,免去了人们在书架和座椅间奔波的麻烦!
而这个书的海洋,真的让人惊叹!很少有图书馆,能给人这样的冲击感!
而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不仅活在国内,也活到了国外去,特别是受到日本网友的追捧,一位日本网友将图书馆的图片发布在日本网上后,短时间内获得2万转发,和3.6万的赞!
而日本网友的评论也是一边倒,都是夸赞这个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的。
很多日本网友,将这所图书馆列在了自己去中国后,必游的名单上!(百家号/2018.8.28)
程焕文: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还需要纸质书吗
10月10日,辽宁抚顺出现一道由近3万册“图书”搭建而成的“知识桥”。视觉中国供图
“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究竟是数字的还是纸质的?”不久前,在昆明召开的“2018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上,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教授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
已经举办过8届的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被认为是“高校图书馆领域的顶级高峰盛会”。今年,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管理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主办,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承办的此次论坛,仍然吸引了全国各高校图书馆以及与图书馆相关的重点和标杆企业近千人参加。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背景下,此次论坛的焦点是:大学图书馆助力“双一流”建设的策略及实践。
对此,程焕文毫不客气地说:“没有一流的图书馆,就不会有一流的大学。”
图书馆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数据商的用户或用户代表
那么,在面对一边是网络化数字化盛行的时代,一边是中国出版行业每年出版50多万种的庞大出版量,高校图书馆该如何发挥文献保存的基本职能?该如何开展馆藏建设呢?
“这是一个难题。”程焕文说。
他指出,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正在进行“无形的蜕变”。其中最主要的变化就是:从“纸质资源拥有者”蜕变为“数字资源使用者”。
“许多图书馆在购买数字资源的数量和预算上,都超越了纸质资源。”他说。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袁青,在论坛上展示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看法。
据袁青对2016年图书经费前20所的“双一流”高校的馆藏结构的对比分析:有15所高校数字资源的购买经费超过了纸质资源。只有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的纸质文献经费比电子文献多。
尽管袁青认为,理工科学校需要掌握国际学术前沿信息,师生教学更依赖期刊全文数据库,但在“纸本下降,电子上升,两者该如何共存”的问题上,她也感到疑惑。
对此,程焕文也深表担忧。他说,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数字资源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但是,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显示,图书馆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数字资源捆绑。
“这些数字化资源我们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在程焕文看来,由于数据商或数字出版商才是数字资源的拥有者,使得“图书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数据商的用户或用户代表”。
这种“数字拥戴”在近年来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诸多困扰,其中最大困扰是国内外数据商的数字信息资源垄断,造成数据库不断涨价,致使国内高校不得不联合抵制。2016年4月7日,本报就曾对“北大因中国知网涨价暂停续订,此前多所高校已停用知网”,发表过报道《多地高校图书馆预算难追数据库涨幅》。
同时,数据商的大宗销售策略还造成资源的重复浪费。有的同类数据库的内容重复度高达70%。图书馆为了获得30%的差异内容,不得不为70%的重复资源付费。由此也造成各高校图书馆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高校图书馆正在渐渐失去资源特色和学术魅力。
“纸张是个老不死的东西”
多年来,程焕文一直在呼吁“敬惜字纸”,并常常对人说,“纸张是个老不死的东西”。
在他看来,“没有纸本,图书馆就没有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国外访问,程焕文看到,欧美大学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增长的同时,购买纸质图书的量并没有减少。2017年,中山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总量达到685万册,然而,这个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的数据,在欧美大学图书馆的排名中却大约是在100位左右。而且,不少国外一流大学的馆藏非常有特色,甚至配合学校的学科建设,某些方面的特色做到了极致。
事实上,国内有不少学人也认为,“图书馆特色馆藏是高校学术竞争力的‘能源’。”
20世纪20年代,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为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草拟过一份图书采购计划书,把经史子集四部以外的民间文献作为采购重点。顾颉刚先生曾怀揣着学校给他的10万两银票,到江浙等地购买了大量民间稗官野史,甚至还买了4万册碑文,使得中大图书馆拥有了一批珍贵的专业藏书。
2013年12月,北京大学图书馆筹资1亿多元,从日本大仓文化财团回购了931种28143册“大仓藏书”,其中中国古籍716部26260册,日本古籍187部2546册,朝鲜古籍1部2册。中国古籍中有极为罕见的《四库全书》进呈本22种,其中有4部孤本。
2005年,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建立的“西南联大图书特藏室”,成为国内唯一专事收藏西南联大文献的图书室。这里藏有1946年西南联大三校北归时留下的盖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印章的部分典籍:中文图书约4280册、西文图书约2086册、线装书38种、报纸12种、期刊14种。
多年来,复旦大学一直在购买哈佛大学的原版英文教科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每年都用较多的经费进行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在他们看来,“学术资源的积累有多深厚多又特色,学科建设的平台就有多高大。”
“数字资源是数据商‘上门来求’,纸质资源则应是馆长‘出门去求’”。程焕文说,图书馆特色建设,不能只按书目采购,不去四处访求,他十分推崇上海图书馆几十年矢志不渝地收集各地家谱、方志和手稿,以至于此类藏书独步天下、无处可匹敌。
在担任中大图书馆馆长的10余年间,程焕文多次去安徽等地收集徽州文书。因“担心中途拦截”,每次都是“连夜去,连夜回”。他笑称,全国其他地方收藏的徽州文书仅40万件,而他为中大图书馆收集了21万件徽州文书,且都是一户户完整的文书,“徽州文书研究所都不及中大多”。
2004年,程焕文听到哈佛大学海勒斯图书馆精简藏书的消息后,把哈佛大学图书馆馆长请到了中大考察,最终说服了馆长,使中大获得了海勒斯图书馆赠送的价值数亿元人民币的16万种人文社科类藏书,其中大多数是国内没有的珍品。
“数字时代,图书馆更应该恪守‘敬重纸本、珍惜纸本、保存纸本’的职业传统。”程焕文说。
如何遏制高校图书馆的纸本借阅率不断下降
本次论坛上,与会者在讨论中也掺杂着诸多无奈和担忧。因为,高校图书馆都不得不面临这样的现实:纸本借阅率不断下降。
某著名高校图书馆曾对各学院不借书的学生的量做了一个排行版,他们发现两个问题:“越高分的学生越不读书”;“数据库的点击量都是毕业生点出来的”。让他们不解的是,有许多学生从进校到毕业都没到图书馆借过书,也不用数据库,直到大四或研究生毕业要做毕业论文,才知道“原来学校图书馆有学术数据库”。
然而,高校存在的另一个现象,也引起了图书馆的反思:
一直过着数字生活的大学生们,当无法借到教师指定的参考书时,即使图书馆有随手可得的数字图书,他们也不愿意使用,而是呼吁增加纸本图书的复本数量。
这让图书馆人感到:“纸本图书是有生命力的,纸本图书仍然是大学生系统学习的最佳选择。”
“在数字化盛行的今天,纸本图书不仅没有消亡,出版量还在增加,销售在回暖。这样的事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和深思吗?”程焕文说。
为了止住高校阅读率下跌的趋势,许多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变得更加精细化,甚至嵌入到学院的学术团队和学术研究中去,提供定制化的信息服务。
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邓景康教授介绍,为学校院系、机关部处提供的学科分析报告和数据,是清华图书馆转型升级的一项新服务。
如为汽车工程系制作“智能网联汽车全球专利观察报告”,长达近50页,从智能汽车专利的趋势、全球主要研发的企业专利中心,以及全球智能汽车专利技术态势等方面,进行了智能汽车产业界的全面分析。
清华大学附属医院曾有医生因无法使用校内的学术资源,在微信上叹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清华的附属医院,却不在清华的IP端里。”
图书馆获悉后,很快开展了8场讲座和培训,向医护人员介绍如何使用图书馆资源。这样的讲座和培训,也同时在其他院系开展。
2017年11月13日,清华美术学院的学生们在图书馆一个独辟的空间里,开始了经典绘画临摹课程的学习。从这一天开始,学校图书馆珍藏的仿真古画向师生全部开放。过去,由于仿真古画无法借阅,学生无法近距离临摹,美院的这一课程多年来无法有效开展。
“经典图书和资料不是用来藏的,而是要供教学和研究使用的。”邓景康说。
再高贵的头颅,在大学图书馆都要低下
程焕文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图书馆的空间如何才能更适合读者的需求?”
他指出,虽然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建了新馆,但按照教育部的办学条件,仍然有不少学校图书馆的生均建筑面积不足。
“不去建设图书馆的纸质资源,就不会去建设图书馆的空间资源。”程焕文说,图书馆的空间资源与知识资源是同等重要的,展览空间、学习空间、共享空间和丰富的馆藏一样,是提高图书馆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也有图书馆人抱怨:“有的学生来图书馆,不看图书馆的书只看自己的书。”但在程焕文看来,“利用图书馆空间就是利用图书馆资源”,因为“大学图书馆就是学校的文化中心”。
他曾去牛津大学考察,对方安排参观的三个项目中,第一个就是图书馆。“图书馆是了解大学的根本。”他说,如果图书馆不能成为大学的文化中心,就建不成一流大学。显示一流大学水平的,就是图书馆和实验室。
作为一个学习空间,许多学人对图书馆怀有深厚的感情。
清华大学图书馆在馆内持续举办的讲座和培训,让不少教师心潮澎拜。哲学系副教授宋继杰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中写道:“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大学应该是80年代阶梯教室灯火通明人头涌动开讲座的模样。过去的一周,让我有时光倒流30年的感觉。”
“图书馆建设,就是要让所有人进入图书馆之后,肃然起敬。”程焕文说,“再高贵的头颅,在大学图书馆都要低下,向知识致敬、向文化致敬、向大学致敬”。(张文凌/ 图情轩/2018.10.17)
张岩:图书馆要主动“走出去”
历史学、图书馆学是张岩的两大研究领域。如果说历史学研究让她拥有深邃的历史视野和传统情怀,也让她开始思考学问与现实的关联,那么,图书馆学研究则让她不断实践“学以致用”的抱负。在张岩身上,我们能看到传统知识分子那种执着于探究问题、服务社会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近年来,“图书馆之城”建设实施质量化、标准化发展战略,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成果显著,为人瞩目,而这一切,也见证了张岩对图书馆事业所倾注的理想和诚意。近日,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接受了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记者专访。
了解社会现实以期学以致用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您在2016年出版了学术专著《包世臣经世思想研究》,为何您选择了历史学作为专业?
张岩:我们这代人的求学经历与前几代人不大一样,基本是从校门到校门。我本科到博士都是历史专业。虽然最早报的志愿并不是历史系,但从小对历史挺感兴趣,所以接受了学校对专业的调整。青少年时期父亲喜欢给我们买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几套青少年读物我都读过。很巧的是,其中《祖冲之》《康熙的故事》的作者、武汉大学陈锋教授后来成为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这是一种缘分,也说明青少年时代的阅读对人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1996年,冯天瑜教授从湖北大学调入武汉大学后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我有幸考入,成为冯先生在武大的第一批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化史。在冯先生指导下,本届几位同门主要围绕明清经世实学、鸦片战争前后代表性人物开展研究,人物方面就有两江总督陶澍和我从事的幕僚包世臣研究。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2002年您是由于怎样的机缘来到深圳?您真正跟图书馆事业结合在一起,应要从2012年开始算起,那年您从深圳市文体旅游局调到深圳图书馆担任主持工作的副馆长,2014年正式担任深圳图书馆馆长。
张岩:主要还是家庭原因。我先生在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深圳工作,过了几年正好深圳市文化局有一个机会,就调动过来了。
我跟图书馆结缘很早。自初中就在市图书馆办了读者证,借的第一本书还记得是中英对照的《黑郁金香》,当时在书店是买不到这种书的,因此对图书馆留下很深的印象。高中时期我是班里的图书管理员,图书馆老师对我很好,利用“职务之便”,我也就多看了不少书。大学经常泡图书馆,硕、博士和任教时期更是常态,没有特别的事情几乎天天都去。在深圳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工作期间,我们为图书馆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有一个呈缴本制度,规定深圳本地所有公开报刊图书音像制品出版单位和内部资料编印单位,都要向市新闻出版局和市图书馆送呈缴本。每隔几年局里会以文件形式对此规定进行落实,敦促各单位知法守法,确保呈缴本及时、足额送达。这一措施有效保障了市图书馆完整收集保存深圳地方出版物。这项工作很有价值,还要继续保持下去。
启动图书馆“深圳记忆”项目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时下很多地方都只注重“请进来”,但却很少发掘重视本土学者资源。“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深图人文讲坛”等活动请了许多深圳本土学者,而这些平台也已成为了深圳学者的展示空间,以及与社会公众的双向沟通桥梁,有助于促进学术思想交流,推动深圳学派构建。为何您在邀请专家学者方面重“外”同时又重“内”?
张岩:人才哪里都有,看你怎么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会迷失。有些人在一个地方是人才,在另一个地方可能就不是了。有些人似乎很普通,但是放对了地方会大放异彩,人才是用出来的。现在引进人才讲得比较多,总觉得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其实人才培养同等重要,且更长远。深圳正在快速建设多所高校,可以发挥蓄水池功能吸引和留住人才,社会各界也是藏龙卧虎。需要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给予发现的眼光、促进建立知识体系的激励机制。优良的文化土壤一旦形成,文化人才的森林自然也会形成。只有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才是真正属于当地的人才。深圳提出打造深圳学派,也是志在长远的文化发展战略,虽然可能有不同理解,但我认为这个方向是对的。深圳要有自己的文化人才、话语意识、学术方法、问题特点,共同形成具有一定共性的学术流派。这个方向显示了深圳人的文化抱负,有没有这个理想,文化建设效果可能会有很大不同。城市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在学派建设理念的感召下,我们从文化空间、展示平台、思想交流平台、文献资源建设等各方面,做了很多策划组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党委政府支持、学者积极响应、读者踊跃参与、媒体大力支持,实现了各方联动,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近年来您大力提倡寻找保存深圳的历史文化资源,比如自2015年以来开展“深圳记忆”项目建设等,可见您对深圳历史文化的重视支持,同时刷新了我们对图书馆的认识理解。为何图书馆需要主动“走出去”去承担这些保护工作?
张岩:图书馆的核心使命是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后者是外在的显现,其内在的逻辑和使命是传承文明。深圳近几十年发展很快,但是它也有自己深厚的历史。受国家图书馆“国家记忆”项目启发,我倡导启动了本馆的“深圳记忆”项目,希望全面梳理与发现深圳本土历史文化脉络。几年来,我们的馆员已走访了多个古村落,并在专家指导下拍摄纪录片,相关成果上传至“国家记忆”数据库,汇入国家与民族的历史记忆之中。今年则开始对非遗进行走访,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现在也加入进来,我们的队伍扩大了。通过走访和调研,人们会发现深圳过去虽位置偏僻,但在历史上一样曾有过繁荣兴盛的似锦年华,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小渔村”那么简单。
众多古迹遗世独立,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文化风华。为了更好地保存城市记忆,我们现在也倡导各区图书馆同仁一起做,因为各个区协同作战会更接地气,成果更丰。将来我们会加强规划和合作,建立发现记录传承“深圳记忆”的协同发展机制。图书馆不仅只是把别人传承的东西保存下来即可,还应该动手动脚去搜集、去发现、去整理和记录。图书馆不是不少人以为的只是借书还书而已,它还有很多重要的历史使命。(魏沛娜,谢莹/深圳商报/2018.8.31)
全通教育推崇读书育人爱国精神,拟定开展阅读智能养成平台
阅读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良好习惯,它体现着一个国家国民精神面貌。随着2018年7月18日第25届以“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总结大会的圆满结束,爱国读书活动再一次在全国引发读书热潮。大会同时启动了第26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系列读本《走进新时代改革开新篇》已正式发行。
在本次的总结大会上了解到全国各地以学校为主阵地,辐射社区、家庭,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通过各种主题提升青少年参与读书活动激情,在实践活动中交流感受、领悟崇高、坚定理想,唱响了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主旋律,致力于培养至高崇尚的爱国精神。
全通教育精耕在线教育十几年,一直以教育初心为出发点,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全民阅读相关政策,不断推动青少年阅读活动开展。在2018年南国书香节分会暨第十届中山书展中,全通教育积极参加,不断研究开发促进阅读的新技术、新载体、新设施。在这次南国书香节中,全通教育集团的青少年阅读能力养成平台、樊登小读者APP、E-ink电子墨水阅读器、360°VR全景技术、共享课堂等强势新亮相,深受一致的好评;
其中全通教育新董事——樊登创立的樊登读书会展示了系列儿童产品,针对儿童阅读习惯进行创新打造,让孩子爱上阅读,一站式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通教育在2018年南国书香节融合科技创新,打造全新的阅读产品平台,深力度地推进了全民阅读的风潮。
目前,全通教育国家工程实验室与各大教育网站、高校如凡登读书会、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合作,拟定开展青少年阅读能力养成平台项目研究。青少年阅读平台项目以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结合“互联网+”、“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构建数字阅读个性化服务与内容支持平台。通过项目研究,全通教育希望能够构建青少年阅读能力养成平台、构建青少年阅读能力养成管理支撑系统以及构建汇聚各方优质阅读内容的资源聚合平台,帮助青少年全方位提高阅读能力。
通过项目研究构建出的阅读平台能充分支持PC端及移动端应用,其中包含众创共享阅读数字系统与内容资源库、基于阅读教学目标的课程引导、根据分层阅读理论的自适应阅读及指导系统以及合作创题的阅读素养评量系统等。同时,平台为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引入不同资源阶梯性配置阅读。
全通教育希望通过建立青少年阅读能力养成平台,在全民阅读的基础上增加底层技术支撑,通过对不同用户群体做阅读能力细分,更加清楚的认知个人阅读能力水平,树立文化自信,推动全民阅读,提升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共建书香社会。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积极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社会风尚。(凤凰网/2018.9.10)
公共图书馆跨区域合作推广阅读,首届长三角地区阅读马拉松大赛举行
下午3点多走出赛场,郭建长舒了一口气。虽然上海图书馆赛区70%的选手三个半小时便完成了比赛,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坐了快六个小时。“在步履匆忙的日子,暂时放下日常,找个角落静静地读一本书,是一种奢侈。阅读马拉松正好帮我完成了这个小小的愿望。”他说。
阅读马拉松起源于上海,要求参赛者在特定的空间内,在六个小时内完成一本书的阅读,并同时进行阅读质量测试。这已是郭建第二次在上海参加阅读马拉松活动。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比赛已经从上海正式扩展到浙江、江苏和安徽。今天上午,首届长三角地区阅读马拉松大赛开赛。这是第一个落地的三省一市联动阅读推广项目,浙江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南通市图书馆、嘉兴市图书馆、无锡市图书馆、绍兴图书馆、扬州市图书馆以及合肥市图书馆纷纷加入,参赛总人数达到1700人。
“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需要每一个行业共同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参与, 共同深化全民阅读推广就是长三角地区图书馆行业合作的新探索。每一个图书馆不论大小,都可以把自己的最佳实践贡献给长三角地区。”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如是阐述了此次大赛的举办初衷。
抽出几个小时和朋友共同阅读一本书,舒心亦静心
虽然比赛是上午十点正式开始,但不少参赛选手八点多就赶到了比赛场地,等候开赛。正式开赛后,选手们迫不及待地打开了比赛专用书——《我的同事是AI》。由格致出版社出版的这一图书,探讨了AI技术与人类工作融合的实践,对未来的趋势作出了预测——它试图告诉读者,人类与AI各自不同的优势,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好准备去迎接一个与AI共处的世界。
赛场上,选手们不但认真阅读,还时不时地记着笔记。到中午,有一些阅读速度比较快的选手已完成阅读,进入答题环节。他们拿出手机扫码进入答题页面,经过十多分钟的点选,完成了答题,并查看到了包括阅读时间,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分数等各项数据。在完成答题后,选手们还留下了长长的读后感,有些占满了纸的正反两面。
参赛者王彬清在完成比赛后感触颇深。他说:“我是一个做技术工作的人,平时的工作中已经看到AI技术走入了很多工作场景里,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得为以后十年自己该如何工作,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做充分的准备了——这其实就是我们不断阅读的意义。”
“在这个生活节奏飞快的时代,能抽出来几个小时和知心朋友共同阅读一本书,舒心亦静心。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更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加强了我们探索未知,追寻更美好事物的能力。”集体参赛的中科大yulab探索未知小分队写下了这样的感悟。
起源于上海的阅读马拉松,用三年实际行动有力地回应了质疑
阅读马拉松在起步阶段曾经引发过一些质疑,比如,阅读这种私人的事情为什么要拿出来“晒”?阅读怎么能比赛……三年的实践证明,阅读马拉松的参赛者更多的并非看重比赛的成绩,而是沉浸在一起阅读时的氛围中,这是一个人阅读所无法体会的,为此很多家长会把孩子带到身边,让他体会阅读马拉松现场的氛围。大家慢慢领悟到:秀阅读马拉松比赛,也是对身边没有阅读习惯的人的阅读推广。
比赛的组织过程也证明了,阅读马拉松这种形式,不仅在上海,而且在长三角的各个赛区,都获得了阅读者的欢迎。据透露,共有近5000人报名参赛,为公平起见,最终采用抽签的方式选出了1700名参赛者。最初,安徽省组织方确定的参赛的人数为120人,没想到反响非常好,又临时向组委会申请增加了100个名额,仍旧没法满足所有参赛者的需求。
这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在跨区域合作上的有益尝试。事实上,上海图书馆与长三角地区兄弟图书馆合作由来已久,2004年,由上海图书馆牵头,在长三角地区各地各级公共图书馆签署了讲座资源共建共享协议,相互推荐各个领域杰出的专家学者开展公益性讲座活动,相互赠送各种文化科普类讲座光盘,合作举办巡展。2005年11月,上海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签约《长三角图书馆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合作方案》,开展长三角地区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合作,至今已经在读者中赢得了一定的声誉。(李婷/百家号/2018.9.15)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2018——2025年发展纲要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2018-2025年发展纲要》确定了俄罗斯国家图书馆2018-2025年发展的基本方向,还有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现阶段必须实现的目标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务。
藏书建设和保护:
从藏书数量上讲,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五大图书馆之一,俄国内第二大图书馆,截止到2018年1月1日,馆藏图书共计3810万册。2017年新入藏图书36.12万册。藏书建设基本原则——全面;藏书保护基本原则——安全。
藏书工作优先发展的方向:明确且丰富藏书重点类目,完善图书采访和藏书组织过程;保障共享电子版的印刷型出版物呈缴本和电子文献;和联邦、地方、机关图书馆合作,扩大馆藏;2号新楼投入使用,改善藏书条件,动工修缮藏书主楼;契合历史环境,遵从俄文基本藏书和手稿文献不分开收藏原则;扩大转化成数字形式的文献范围,保护原始文献;保护引进的和自己制作的电子资料和电子产品;增加印刷文献和手稿文献每年修复的数量;继续开展应用科学和保护藏书新技术的研究。
书目系统:
保障俄罗斯公民平等共享国家图书馆图书-信息资源的权益。建立统一的电子书目系统,以此达到保证书目数据的质量、满足用户及时准确地共享书目数据的需求、减少图书馆员工劳动消耗的目的。加快书目纸质卡片回溯进程,使之转换成为机读目录阅读格式,包括特藏的书目,全面共享馆藏的民族科学和文化遗产。建立书目系统的基本原则——平等共享。书目系统优先发展的项目:发展电子目录系统;建立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源联合目录;执行国家标准、规则和规定,建立机读书目和RUSMARK著者数据库;发展国家联合目录系统。
图书-信息服务:
2018年1月1日前,已有来自94个国家的14.5万人注册成为图书馆的读者。其中68%的读者是大学生、研究生、青年学者和专家。2017年,有82万人访问了图书馆,借阅图书480万册。图书-信息服务基本原则——共享。
图书-信息服务优先发展的项目:保障自由获得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世界其他大型信息中心的各种文献和藏书及文集信息;提高工效,满足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不论是在新楼的各个阅览室,还是在主楼的综合读者阅览室,保障读者能够获得印刷型出版物转换成电子形式的呈缴本;优先推广使用传统的(非数字的)与图书-信息服务新形式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完善信息系统,支持科研和教育,首先满足圣彼得堡学者和大学生的需要;图书-信息服务系统应适应各个层次用户的需求,包括远程用户;传授数字知识,提高用户获得信息的综合能力,以此缩小部分公民数字化技能的差距;为社会弱势群体和肢体有障碍的当地用户创造无障碍利用图书馆的条件。
教育活动:
开展参观、举办图书展览、推广新书、举办作家出版家座谈、编排课本剧和戏剧等,以此促进宣传图书文化和阅读、揭示图书馆信息资源、扩大图书馆用户范围。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利用网络举办150多场次展览,展出特别珍贵的文献。教育活动优先发展的项目:筹备新的多媒体资源,组织虚拟参观、展览、推介活动,展出的内容不仅有俄罗斯的,还有国外的;建立全英语网络平台,更多地吸引国外用户。
科研活动: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是图书馆学、图书目录学和图书学方面的科研活动中心,科学保障俄罗斯图书馆的发展,提高公民信息和文化共享水平,收藏和揭示国家图书信息资源是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活动的基本目的。科研活动优先发展的项目: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提高科学研究的作用,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为各项活动保驾护航;积极参与制定联邦图书馆政策,完善俄罗斯图书馆事业规范行为,以科学方法保障图书馆的活动;注重发挥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的引领作用,在图书馆事业发展基本方向方面,加强发挥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是科研中心的作用。
国际合作: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和世界61个国家530个合作组织开展图书交换活动,与国家级图书馆和其他对外组织签订有21份合作协议。坚持奉行的基本原则——互利、互惠。国际合作优先发展的项目:参与国际信息交流,以此提高俄罗斯公民信息共享程度;参与职业互动活动,发展图书馆事业的理论,丰富图书馆事业实践活动;宣传国内文化,向境外推广俄罗斯语言。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在战略上优先发展的几个方面:
沿袭传统,对纸质、手稿、电子出版物国家级馆藏给予最充分的保护;
建立馆内读者和远程用户服务体系,保障他们能够越来越充分、自由、有效地共享图书-信息资源,舒适地阅读文献;
保持图书馆在业内的领先地位,参加地方、国家、国际图书馆活动和公众活动;制定图书馆发展规划;组织图书馆学、图书书目学、图书学理论和应用科研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图书馆和图书事业方面的网络、信息传送等活动,提高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在国内、国外的影响力;
把图书馆建设成为智力教育、社会教育、普及科学的文献资料基地,注重关心青年读者;
依法保护公民共享信息、知识、文化珍品的权益,保护知识产权持有者的权益;
积极开发电子环境:有计划地将藏书和信息资源转化为数字形式,积极参与国家电子图书馆和统一的信息空间建设,利用数字技术,保障知识共享,让用户不受地域限制;
通过举办社会活动、组织文化活动,与文化机构、社会团体和艺术、教育、科学、经济等方面专业组织广泛合作,完善阅读基础结构设施的建设,激励和保护用户对阅读、图书和图书馆的兴趣。
实现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发展纲要预期的结果:
在现代信息交流技术基础之上,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的发展,包括建立藏书系统,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拥有部分国家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呈缴本和电子文献,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手稿和印刷体文献;
通过引用新的有竞争力的检索、遴选、信息提供技术,从质上改善读者图书-信息服务,新增服务项目,吸引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年龄不同的读者,以及有障碍的读者,使他们都有机会使用图书馆;
在现有条件下,保护藏书、保障读者和图书馆员工安全是前提,为图书馆读者,包括青年读者建立有吸引力的空间,为此对图书馆馆舍进行全面整修;
加大力度推广图书馆教育活动,和国际、联邦、地方图书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包括和国家机关、管理部门,以及科学、教育和社会机关合作,在文化方面以平等共享为原则,建立双方、多方合作机会;
创建有利条件,培养图书馆员工,首先是青年员工的专业知识,并且扩充他们的知识面,保质保量地完成图书馆当前任务,还有这份纲要中的指令性任务;
对图书馆主楼主体部分进行维修,保护最有价值的藏书和手稿,为使之服务于科研和教育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加强物质-技术基础建设,建立多渠道财政体系。(图书馆报/2018.6.19 )
意大利政府助推全民阅读
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文明古国,意大利不仅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更在欧洲文明发展演进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特质,使意大利民众普遍养成了热爱阅读的传统。
然而,近年受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对经济发展信心不足、南北方差距增大和文化活动形式日趋多样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意大利阅读者数量呈现下滑态势。意大利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努力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意大利民众特别是青少年重新捧起书籍,在阅读中汲取文化营养。
阅读者数量呈现下滑态势
2017年末,意大利文化联合会发布了一份关于意大利民众参与文化活动和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伴随经济状况的逐渐回暖,意大利民众在文化领域的消费开始呈现增长态势。2016年,意大利民众在文化领域的消费支出总额约为684亿欧元,比2015年增长1.7%,约占家庭总支出的1.5%。而在经济危机较为严重的2012至2013年度,意大利民众的文化消费总额曾一度跌破640亿欧元。
令人遗憾的是,文化领域消费支出的增长复苏并未带动意大利民众的阅读热情,意大利阅读传统纸质书籍的读者数量反而呈现下降态势,意大利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不读书的国家。报告统计,在6岁以上的意大利人中,每年至少购买并阅读一本与自身从事工作或专业学习无关的纸质书籍的只有40.5%,比2015年下降了1.5%,比2013年则下降了4.1%。而在北欧的挪威和与意大利同为南欧国家的西班牙,则分别有90%和超过60%的民众每年至少阅读一本纸质书籍。
如果在较长时间段内考察意大利阅读者数量的变化趋势则可以发现,2000年时意大利约38.6%的民众是阅读者,这一比例在随后几年中一直保持增长,并在2010年时达到46.8%的历史最高点。但在最近几年里,意大利的阅读者数量开始逐年下滑,2016年的阅读者数量跌回到2001年时的水平。此外,因为南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拉大,在意大利南部地区只有三分之一的民众会阅读纸质书籍,而在较为发达的东北部地区相应比例则达到48.7%。
接受采访调查的意大利出版商普遍认为,阅读者数量减少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其他类别文化市场的日趋繁荣吸引了广大民众的注意力。意大利国家统计局2017年年末公布的统计数据印证了这一看法:在各项文化活动消费支出中,欣赏音乐会和观看电影的消费支出分别增长了7.7%和5%,参观博物馆、展览和参观文化历史古迹的消费支出同样分别增长了4%和5.4%。与之相对照,购买书籍的消费支出则下降了4.1%。第二,意大利学校教育普遍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引导,导致学生们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及知识水平的课外读物。仅靠课堂学习所需的少量课本,显然无法真正培养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青少年阅读者的缺失,成为意大利阅读者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本应在传承阅读习惯方面扮演关键角色的家庭未能真正发挥作用。显而易见,家长如果热爱阅读,无疑会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产生积极影响。统计数据显示,在11至14岁的意大利青少年读者中,72.3%的人表示自己的父母也会读书,但同时约有1/10的意大利家庭没有一本书籍。
总统担任全民阅读形象大使
为推动全民阅读,使社会重新拾回正在遗失的阅读传统,意大利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意大利政府划拨专门款项,用以支持青年人购买书籍。根据2018年政府财政预算,所有在2017年内满18岁的意大利青年,都可以向政府申请500欧元的“文化奖励金”。利用这笔款项,青年们可以购买书籍、观看电影和参加其他各类文化活动。据统计,约有77.8%的青年人选择利用“文化奖励金”购买书籍。
意大利各级政府同文化基金会、出版商合作,组织发起了不同主题、各具特色的图书博览会。这些图书博览会不仅贯穿全年,甚至在米兰和罗马等较大型城市,每月均会举办数场图书博览会,主题涵盖了文学、艺术、科技等众多领域。这种为特定阅读人群量身打造专门图书博览会的方式,无疑有助于在全社会培养起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
此外,意大利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进行辅导培训,使学生们认识到通过阅读不仅能够获得知识,更能开阔自身视野,甚至改变人生的重要意义。
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曾作为全民阅读形象大使,向意大利人民特别是青年们阐释阅读的重要意义,鼓励民众尽可能多地阅读各类书籍。他表示,阅读在他个人成长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在致青年们的建议中称:“书籍是一座永远取之不竭的宝藏,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度过一生。”(陈晓晨/光明日报/2018.6.25)
立陶宛国家图书馆:以成为知识空间为使命
立陶宛全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繁荣,其国家图书馆侧重项目制的发展模式值得学习。欧盟2017年发布的《公共图书馆2020》(Public Libraries 2020)中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立陶宛总人口是280万,有1341家公共图书馆,平均2088人拥有一家图书馆。
立陶宛公共图书馆现代化程度高,93%的公共图书馆提供互联网服务;公共图书馆的各类活动接受度高,有75%的公共图书馆使用者参与到图书馆提供的教育活动中。
立陶宛国家图书馆的发展变迁
立陶宛国家图书馆始建于1919年,原名立陶宛中央图书馆,同年更名为立陶宛国家中央图书馆。1936年,《国家公共图书馆法》颁布,该馆改名为立陶宛中央图书馆,主要收藏立陶宛国内外出版的立陶宛语印刷品。国家图书馆的发展随着国家发展几经沉浮。1988年随着国家的重生,国家图书馆的馆藏量达到500万册。读者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图书馆举办了多次会议和活动,致力于向过去几年中开创民族复兴运动的知名文化名人致敬。这些会议非常受欢迎,也使图书馆工作人员意识到繁荣立陶宛文化传统和美学教育的艰巨责任。1989年5月30日,该馆改名为立陶宛玛蒂纳斯•马齐达斯国家图书馆(简称立陶宛国家图书馆)。立陶宛宣布独立后,立陶宛国家图书馆的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创客空间
2016年9月,立陶宛国家图书馆重新开放,经过八年重建后的图书馆更适合信息时代读者的需求。除了约700万册(件)的馆藏,图书馆拥有自己的电视工作室、青年工作室、元数据合作空间、会议和电影厅、录音室、音乐和艺术空间以及儿童活动中心。自2016年秋季起,图书馆一年间共举办有1500多场国内、国际活动,涉及主旨会议、研讨会、音乐会、观影及展览等。
国家图书馆的发展战略
立陶宛国家图书馆的使命是成为一个知识空间,为立陶宛社会创造价值;其发展愿景是成为国家信息政策、文化、教育、科学和经济进步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服务目标主要体现如下:
收集、存储和提供最新的国家文化遗产文献,确保其传播并融入欧洲的数字内容空间;
确保获得信息和知识,发展信息和社会的文化能力;
鼓励社会寻求新知识并确保知识的传播和应用;
开展信息通信科学的应用研究以及咨询和专家活动。
阅览室
特色项目简介
为成为立陶宛人的知识空间,立陶宛国家图书馆致力于扩大信息分析服务的范围和机构合作伙伴的网络,与立陶宛总统府和政府以及维尔纽斯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立陶宛国家图书馆主持及参与的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分为教育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等。
在教育工程方面,通过全面提升图书馆员、图书馆用户的信息素养,将图书馆分享知识、获取信息的定位体现得淋漓尽致。有特色的项目是跨文化和信息移民教育:员工能力的发展。该项目启动于2017年6月,并持续到2018年5月,得到了“伊拉斯谟+计划”(欧洲各共同体在1987年成立的一个学生交换项目,2014年1月在它的基础上创建了应用于欧盟现在所有教育、训练及青年体育领域的交换计划Erasmus+。其国际版为“伊拉斯谟世界计划”。)16842欧元的赞助,由教育交换支持基金会执行。
立陶宛国家图书馆作为项目执行组织,合作方包括维尔纽斯区亚当密茨凯维奇(Adomas Mickevicius)公共图书馆和什文乔尼斯(Svencionys)区公共图书馆。项目的目标是利用工作见习考察来了解丹麦、芬兰图书馆在处理移民、难民等问题上的知识和创造性的工作经验,以应用到立陶宛国家图书馆、维尔纽斯区亚当密茨凯维奇(Adomas Mickevicius)公共图书馆和什文乔尼斯(Svencionys)区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实践中。同时,在向移民、难民推广终身学习时,馆员的能力、素养得到提高。
项目通过组织流动访问做好应对来访者的足够准备,并利用流动访问的经验,开发应对移民问题的工作指南。通过该项目,图书馆员及其他项目参与者,能够近距离地了解移民、难民,懂得如何和他们打交道。工作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参与者的语言能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目标群体的信息融合问题,居住在维尔纽斯地区的移民将会得到新的信息素养服务,以便引领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领域的更好的服务标准。新的理念和经验将会在维尔纽斯地区的所有图书馆中推广(未来所有现存的立陶宛公共图书馆也会被纳入)。而且,整个地区的移民和难民将会获益,不仅获得新服务,而且受益于更开放的服务方式、更高水平的宽容和文化理解的氛围。
创意空间
在基础设施工程方面,承载丰富文化遗产和民族记忆的国家图书馆,通过构建数字馆藏,将知识空间的构建从实体空间延伸到虚拟空间。比如,YIVO维尔纽斯项目(“YIVO维尔纳收藏项目”)就很值得关注。该项目由YIVO犹太研究所推动,致力于创建有关东欧犹太人的历史记忆的最大规模数字馆藏。合作方包括立陶宛国家图书馆和立陶宛中央国家档案馆,启动于2015年5月,并将持续到2019年12月。项目得到立陶宛文化理事会35500欧元的赞助。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家书目数据库(The National Bibliographic Data Bank,简称NBDB)准备在维尔纽斯出版的意第绪语(Yiddish,又译“依地语”,属于日耳曼语族,一些犹太人使用的语言)书籍和存放在国家图书馆的意第绪语书籍的元数据;为国家书目数据库NBDB)准备元数据,内容包含在M.Strasūnas收藏的希伯来书籍,和存储在国家图书馆的希伯来书籍;执行书籍保存流程并准备数字化书籍;数字化部分有关意第绪语和希伯来语的书籍;向YIVO犹太研究所提供数字化图像以及实体和数字化对象的元数据。
该项目将力求保存YIVO位于纽约和维尔纽斯的战前档案,通过数字化完成整合,并数字化重建维尔纽斯的M.Strasūnas图书馆,该图书馆是欧洲最大的战前图书馆之一。该项目涵盖了与东欧犹太人的生活、社会、科学、宗教、教育,文化和艺术有关的10000件罕见或独特的出版物。该项目将创建一套与东欧犹太文明有关的数字文件,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意第绪语文献集。数字档案将作为联合研究犹太文明和文化的宝贵资料来源。
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立陶宛国家图书馆以构建知识空间为使命,不仅深耕细作本国国内项目,还注重拓宽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该馆的国际合作伙伴主要包括: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IFLA)、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CDNL)、欧洲研究图书馆协会(LIBER)、欧洲国家图书馆会议(CENL)、欧洲图书馆(TEL)、欧洲数字图书馆“Europeana”、国际组织ISSN、ISBN、ISMN在立陶宛的办事处;波罗的海地区国家图书馆联盟、国际音乐图书馆联盟(IAML)、国际扫盲协会(ILA),国际青年书籍委员会(IBBY)。
虽然立陶宛建国时间不长,但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民族历史不会被忘记,或许这也是立陶宛国家图书馆坚持民族、历史研究的初衷之一。
以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IFLA)为例,2017年8月16-17日,IFLA2017卫星会在立陶宛国家图书馆召开,得到立陶宛国家图书馆、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学院、维尔纽斯大学通信学院的大力支持。会议主题就是“多重身份的挑战,系谱学、地方史和区域记忆的多民族性-图书馆和其他记忆机构的挑战和机遇”。
第一天的会议主要介绍电子学习(E-learning),主讲人是两位具有数字技术经验的教师,来自挪威奥斯陆和阿克斯胡斯应用科学大学。第二天是有关谱系和地方历史的会议,包括十个简短而有趣的演讲。发言人来自中国香港、日本、乌干达、尼日利亚、巴西、罗马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随后,进行小组讨论。下午,“我的遗产”(My Heritage)的主题演讲者丹尼尔•霍洛维茨(Daniel Horowitz)介绍了DNA在谱学研究领域的新的和令人兴奋的应用。另外,维尔纽斯大学就地方史和家谱的实际应用也作了报告。
此外,立陶宛国家图书馆还积极参与到区域性联盟组织中,目前立陶宛国家图书馆馆长担任波罗的海地区国家图书馆联盟的主席(任期2014年-2018年)。
波罗的海地区国家图书馆联盟
成立于1992年的波罗的海地区国家图书馆联盟,成员馆来自波罗的海区域十余个国家,分别是挪威、瑞士、芬兰、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德国、丹麦,其中包含4个中东欧国家。
联盟成立的目的是促进波罗的海地区国家之间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责任,尤其还包括俄罗斯和挪威。截至目前已经召开了13届会议。2018年第14届会议的主题是“数字交叉路口——图书馆和档案馆需要的新技术”。( 张蔚然/杭州图书馆/2018.6.28)
韩国星院落图书馆:用“文艺范儿”带火商圈
过去一年,位于韩国首尔江南区的COEX商场销售业绩如同坐上了过山车。受电子商务兴起的冲击,一年前这家商场几乎要从首尔的商业版图上消失,而一年后,这里的顾客人数增长两倍,各卖场收入大幅上升,空铺率为零……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各种尝试无果后,为商场带来如此大改观的,却是一间位于商场中心的开放式图书馆——星院落图书馆。
2016年初,记者初次光顾COEX商场时,这里还颇为冷清,中规中矩的店铺、稀少的客流、封闭待租的铺位,只有明星周边店和商场里的水族馆聚集了一些顾客。商场的中心是一片空地,用于平时举办入驻商铺的募资活动。今年6月,记者再次来到COEX商场,这片空地已经变成了一座令人惊叹的图书馆。
从商场地下一层顺着标识慢慢走过去,彩色的雕塑和错落有致的书架映入眼帘,继续向前,一座高达13米的书架耸入建筑的穹顶,上面几个金色的大字“星院落图书馆”十分醒目。这座没有大门的图书馆分为上下两层,书架顺着中心广场的四周摆放,颇有设计感。人流涌动中,有拍照的游客,有借阅书籍的读者,也有散坐在书架旁痴痴读书的小朋友,却没有任何可见的防盗设施,顾客前脚还在商场逛街,下一秒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步入图书馆。在购物的途中,拿起一本书歇歇脚,是件多么惬意的事。
如此惬意的设计让星院落图书馆成为首尔的“网红”。“几乎所有来到星院落图书馆的顾客做的第一件事,都是拿起手机拍下高耸的书架。”商场负责人说。从营业初期起,这里就成为首尔民众的约会圣地和热门影视剧的取景地。超前的设计也使得图书馆在韩国社交网络上聚集了超高人气——以“星院落图书馆”为话题的帖子平均每天都有约300条,年发帖量达到8万余条。图书馆中央的雕塑也颇受关注,此前立在这里的金色圣诞树雕塑成为韩国人“朋友圈”里的热点,而5月31日为迎接图书馆开馆一周年全新安放的“梦之树”也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一时间,在“‘梦之树’下读本书”成为当地的时尚潮流。
不仅如此,图书馆与商场的搭配也产生了令人惊喜的化学反应。
今年5月,星院落图书馆迎来了自己的一周岁生日。据统计,开张一年,商场顾客人数就已超过2100万人次,达到开业18年以来的峰值,与韩国最大规模的综合购物中心——“Starfield河南”商场年顾客人数2500万人次不相上下。记者了解到,星院落图书馆开张后,COEX商场里很多商铺的顾客流量都达到以前的两倍。图书馆附近的咖啡店和化妆品店负责人则表示,星院落图书馆开馆后,店铺的销售额至少增长了30%。星院落图书馆的走红令COEX商场及周围商圈炙手可热,新品牌不断入驻商场——过去一年,共有50多家新商铺入驻COEX商场,原本约为7%的空铺率已经降为零。
星院落图书馆带火了周围商圈,记者也对这座设计理念超前的图书馆的打造过程进行了了解。2016年5月,韩国新世纪资产公司接手COEX商场经营事宜后,投入100亿韩元将中央广场改造成这一图书馆,图书馆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拥有3个高达13米的大型书架,藏书7万余册,同时,每周、每月都会更新600多本周刊或月刊杂志,并拥有最新的电子图书系统。此外,图书馆每月还会更新1000册书籍。过去一年,仅用于购买书籍的费用就高达7亿韩元。
支撑这些巨额投资的是韩国新世纪资产公司副会长郑永进(音译)所坚持的“人文学经营理念”。他最初的设想便是通过在商场打造开放式图书馆,让这座图书馆成为人气场所,并以此来带动整个商圈的发展。郑永进的决策并非凭空构想,而是受到日本武雄市市立图书馆的启发。2011年,日本知名的复合式连锁及零售集团CCC控股集团和武雄市达成了运营新市立图书馆和历史资料馆的协议,两年后,武雄市市立图书馆扩建开放,融入商业设施,每天开放12小时,全年无休,新的运营理念使得该图书馆人流量激增,不仅为周边商业设施带来近20亿日元的收益,还利用商业收益对图书馆运营进行补贴,帮助市政府每年省下近1亿日元的运营费。
按照郑永进“人文学经营理念”运营的星院落图书馆不光有“阅读”这一个功能。记者到访图书馆的当天,一场小型的爵士音乐会正在图书馆一角的舞台上进行,音乐家李东旭与爵士乐队合作带来《多么美好的世界》音乐会,观众围坐舞台周边,音乐家充满磁性的歌声伴着爵士乐优美、迷人的旋律在图书馆上空回荡,于书香之间增添了几分艺术气息。据了解,开馆一年,图书馆共举办规模不同、类型不一的人文活动142场,从影迷见面会到小型音乐会,从图书朗诵会到学术讲座,诗人、教授、建筑师、僧人等,都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每到周末,图书馆还会推出古典音乐体验活动。星院落图书馆馆长池尚贤(音译)表示,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图书馆会在每周工作日的晚上7点举办各类讲演活动,让下班后的年轻人可以享受文艺生活,周末则会举办亲子音乐会等活动。这一举措,也减少了大多数商场普遍存在的工作日和周末的客流量落差问题。
韩国新世纪资产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后,会通过积极的资金投入,让星院落图书馆的人气进一步扩大。“星院落图书馆将会成为人们寻找梦想、休憩身心的地方。” 池尚贤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能够给人们带来启发和灵感的各类人文活动,创造更多读书之外的价值。”(宋佳烜/中国文化报/2018.7.9)
法国国家图书馆,一座看得见森林的图书馆
说到法国图书馆,人们总是喜欢谈论那四个像打开的书一样的建筑,而来到这里后,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则是图书馆中心长方形的长着参天巨树的小森林。来,先看看下面这个图书馆模型图,你就可以大概了解法国图书馆的外貌特征和中间的森林地带了。
法国国家图书馆是法国最大的图书馆,也是屈指可数的世界大型图书馆之一,是由皇家图书馆发展起来的。它位于风光旖旎的塞纳河右岸,一个形状如四本打开的书似的玻璃建筑群。建筑本身创意十足,曾被法国总统密特朗赞誉为法兰西建筑艺术珍品。
图书馆的四栋玻璃大厦都是藏书库,大厦之间有玻璃回廊从底部相连,回廊内侧是宽敞明亮的阅览大厅,无论坐在哪间阅览室,都可以透过玻璃回廊看到中间的那片绿色森林,那种感官上的抽象与空灵令人印象深刻。
从塞纳河一侧徒步登上52阶木质台阶,来到被四个塔楼巨书围合而成的广场。广场有八个足球场大,站在这里你会感到自己的渺小。整个广场用木板铺地,相当震撼。从高台广场乘电梯下到阅览区,这里要经过一次安检。透过巨大的玻璃窗,可以看到整个长方形院落中浓密的森林,里面栽种的全是从诺曼底森林移来的成年松树、白桦、橡树等,阅读环境超现实感十足。森林与阅览室是用玻璃墙隔开的,要想真正感受这片森林,可以从阅览室咖啡馆对面的小门出去,那样就可以真正面对面的呼吸森林的气息了。
图书馆通过几十条累计8公里长的铁轨,在电脑的指令下,10分钟内就能将书库的图书送到读者手中。
这座庞大的建筑没有设计主要入口大门,也没有围墙,但内部纵横交错,复杂非常。据说图书馆共有5600个门,有 17000把钥匙,有四名专职人员管理这些钥匙,创下了世界图书馆门和钥匙数量最高记录。
这座图书馆由深得密特朗总统赏识的青年设计师多米尼克•佩劳(Dominique Perrault)设计。建筑设计和室内装饰、家具的配置均由同家公司承包,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实现了内外和谐。该馆的建筑设计有极强的环保意识,走遍整个图书馆,能看到的就是四种材料:玻璃、金属、木板、红地毯。地面从室外到室内全是木质地板,家具也是木质的,而墙壁的玻璃及金属材料则给人以强烈现代意识。四座大厦外表是玻璃的,为了保护图书,避免阳光辐射,玻璃墙内又加了一层活动木板墙。因此,当阳光照射时大厦就变成了本木色,背光时则亮丽透明。
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外型具有很强的标志性。设计师说这四个巨大的玻璃塔楼象征四本打开的书,是个名副其实的鲜明地标。
走过长廊阅览室来到正厅,有一个咖啡馆,看书看累了,可以在这里给自己做一杯咖啡,休息解乏。
图书馆拥有2000个座位的普通阅览室和1500个座位的学者阅览室,珍藏了1100万册书籍,30万余种杂志,2000万份专业资料和1500万幅珍贵的版画等。新楼除阅览室外,还有一个视听室,一个大会议室,6个小会议室,以及每年举行各类文化活动用的音乐会、研讨会、展览的设施。此外图书馆设有餐厅、咖啡厅、专卖店、书店等,为读者提供其他服务。法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是不外借的,只供阅读或复制。
阅读长廊。厚厚的红地毯把人们走过的声音降到最小。坐在这里看看书听听音乐,望望窗外的绿色森林,享受啊!
进入图书馆之后,有些场地是免费参观的。不过如果是借书阅读和学习,需要买票。当天有效的票价为3.5欧。如果有经常出入的需要,可以考虑买年票,标准票价为38欧每年,学生价只用20欧。是个很好的学习环境。
法国国家图书馆造价100多亿人民币,规模和耗资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家国家图书馆。其每年运作经费达13亿多人民币,占整个法国文化预算的十分之一。这个昂贵的一座图书馆绝对值得一看。
国际图联华人图书馆员眼中图书馆的愿景与未来
国际图联华人图书馆员协会的英文名称为Chinese American Librarians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缩写为CALA IFLA,其会员主要为美国华人图书馆员,是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一个分支机构,也是国际图联的会员机构。
1973年3月31日,华人图书馆员协会成立,该协会属于伊利诺伊州的区域性组织,主要服务于美国中西部的华人图书馆员。
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国图书馆员协会宣告成立。
1976年,服务于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华人图书馆员协会扩展至全美国范围,最终演变成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
1979年,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分别在美国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大西洋地区、西南地区和加利福尼亚地区开设五个分部。
1983年,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与中国图书馆员协会正式合并,并持续运营至今。
华人图书馆员协会在美国图书馆员中影响力很大,先后举办过多次会议,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2018年6月15日,国际图联华人图书馆员协会国际视野工作坊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消防学院图书馆会议室(Paratech Room)召开会议。共有15人(含5名网络参会者)参与了此次会议,他们分别来自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加拿大。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我们的愿景与未来——一个强力与协作的图书馆可以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素养、信息获取便利性、参与机会”。
会议首先列出了国际图联讨论的10个机会:
1.我们必须成为知识自由的捍卫者;
2.我们必须更新我们在数字时代的传统角色;
3.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社区需求,并设计服务以实现影响;
4.我们必须跟上持续的技术变革;
5.我们需要各级更多更好的倡导者;
6.我们需要确保利益相关方理解我们的价值和影响;
7.我们需要发展一种合作精神;
8.我们需要挑战当前的结构和行为;
9.我们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世界文化遗产;
10.我们必须给年轻的专业人员有效的学习、发展和领导机会。
会议组织参会者对这10个机会进行投票,当每位参会人员仅限定投3票时,得票最高的3个主题为:
我们必须更新我们在数字时代的传统角色(10票);
我们必须跟上持续的技术变革(7票);
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社区需求,并设计服务以实现影响(6票)。
当指定每位成员只投1票,只能在4、6、10这3个机会中选时,得票最高的是“我们必须跟上持续的技术变革”,共有7票。
在参会者对10个机会进行具体化讨论时,大家提出很多好建议。
比如:培训馆员如何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服务读者、图书馆应成为社区公共空间、挖掘和满足社区读者需求、图书馆员应多学习实用信息技术而非追逐热点技术、整合图书馆的文化职能机构、以读者为中心组建多元阅读俱乐部、吸引青少年多利用图书馆、招聘更多大学本科生在图书馆勤工助学、强化图书馆职业中的核心技能、图书馆员应当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更好的服务、图书馆员应具有一定编程能力。(吴汉华/图书馆报/2018.8.10)
人造酵母:捅破生命界限的“窗户纸”
覃重军说自己是个“懒人”,最近5年来,他平均每年的论文还不到1篇;他也不怎么去积极申请经费,每天要么在单位院子里散步,要么就是关在办公室里,琢磨事儿。
他开玩笑说,像他这样的人在别的地方,估计早就被开除了。
但是,他所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非但没开除他,还让他当了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非但没冷落他,还让他承担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课题。
因为他们都知道,覃重军琢磨的事,从来没有人做过。
8月2日,英国《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覃重军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中国科学家独立创造了全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
都是微生物,差别咋那么大?
在生物学教科书中,自然界的生命体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种。前者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写着遗传物质的染色体就装在里面;而后者没有细胞核,染色体是裸露的。
真核生物通常含有线型结构的多条染色体,比如人类、动植物、真菌、酵母菌;而原核生物通常只有一条环型的染色体,最典型的就是各种细菌。
酵母和细菌都是人类熟悉的微生物,为何差别却这么大?这引起了覃重军的好奇。
“单倍体酵母有16条染色体,我就想,能不能把它们简化一下,把它变成像细菌一样,用一条染色体来装载所有的遗传物质,同时完成正常的细胞功能呢?”覃重军说。
人类能否创造生命?这个问题是科学界孜孜以求的重大课题。2010年,美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报道了世界上首个“人造生命”——含有全人工化学合成的与天然染色体序列几乎相同的原核生物支原体,曾引起过轰动。
但覃重军的想法可能更加“疯狂”,他要试图去打破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界限。
16变1的“压缩”生命
有了这个大胆的设想之后,覃重军与副研究员薛小莉用工程化精准设计的方法,定制了人造单染色体酵母的指导原则,以及理性分析、实验设计、工程化推进的总体方案。并指导学生从2013年起,尝试并发展高效的染色体操作方法。
研究人员历经4年时间,通过15轮的染色体融合,最终成功创建了只有一条线型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菌株。经过代谢、生理、繁殖功能及染色体三维结构的鉴定,覃重军等人发现,虽然人工酵母的单条线型染色体三维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种酵母与天然酵母一样具有正常的细胞功能。
覃重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能成功把16条染色体合并成1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因为“我们把所有染色体末端的重复序列都剔除出去了。”
基因组为什么一定要那么大,把冗余的信息减掉会怎样?在他看来,这些生命的“冗余信息”,删掉它们,或许能给合成生物学家一个机会,能够将天然复杂的酵母染色体通过人工改造,以全新的简化形式表现出来。
这正是覃重军最大胆的地方。在很多科学家眼中,生命的遗传物质里尽管有许多重复信息,但既然大自然的进化把它们保留下来了,就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
可是在合成生物学家的实验室里,大量冗余信息的存在,却常常让他们陷入泥潭。美国科学院院士Jef Boeke是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组国际计划的负责人,在听闻覃重军的成果后,他惊呼:“你的胆子太大了!我们都不敢把这些序列去掉。”
实际上,在这期《自然》杂志同期在线发表的论文中,Boeke团队也报告了一项成果,他们把酵母的16条染色体,压缩到了2条。
比100篇《nature》更重要的事
覃重军的酵母不但活了,还活得挺好。
“覃博士和他的团队编辑了酿酒酵母的基因组,创造了将几乎所有遗传信息融合进单个染色体的酵母菌株。”自然科研中国区总监Paul Evans评价称:“尽管融合显著改变了三维染色体结构,但经证实,改造后的酵母细胞出乎意料地稳健,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没有表现出重大的生长缺陷。”
因为既没有引入外源基因,也没有删除必备的遗传物质,覃重军认为,这种人工合成的酵母是非常安全的,“既可以做研究又可以吃,基础研究和应用的前景都很广阔”。
单染色体酵母的诞生,被认为是继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tRNA之后,中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又一个重要贡献。
它也更像是一个新的范例。覃重军和他的同事,将经典分子生物学的“假设驱动”与合成生物学的“工程化研究模式”相结合,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生命科学处处长沈毅看来,合成生物学虽然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但从来都不乏重大成果。“相信有了中国科学家的参与,人类想象的空间会不断扩展,合成生物学也将更多融入和改变人类的生活。”
研究结果出来后,多名国际同行都向覃重军发出了合作邀请,希望能尽快将这种酵母进行产业化。可覃重军觉得,他身上还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他想用这种酵母,开展人类疾病的研究。
位于染色体两头的端粒是他的下一个目标。科学家已经知道,人类的衰老、基因突变、肿瘤形成等都与端粒的缩短密不可分,当端粒变得不能再短时,细胞就会死亡。关于端粒的研究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奖。
酿酒酵母是研究染色体异常的重要模型,1/3基因与人类基因同源,但天然酵母具有32个端粒,研究起来困难重重。相比之下,人造单染色体酵母只有2个端粒,能够为研究人类端粒功能及细胞衰老提供一个很好的模型。
“我们靠想象力打开一扇扇大门,靠理性选择其中正确的一扇。”覃重军说,“如果我们的酵母能够为人类健康作出一些贡献,那比我发100篇《Nature》还要有价值。”(丁佳/科学网/2018.8.2)
从VR到MR:让世界虚实难辨
经历了2016年VR热潮,VR、增强现实技术发展似乎仍然不温不火,而现在推出的MR在购物领域的应用,又有哪些技术优势?
近日有消息称,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将与微软HoloLens合作,进军混合现实(MR)购物领域,即将在今年造物节上推出产品“淘宝买啊”。
阿里方面披露,在9月淘宝造物节上,淘宝将在西湖边搭建一座300平方米“未来购物街区”,消费者可以身临其境,亲身感受由“机器算法”叠加的“真实世界”,过一把“科幻生活”的瘾。在“淘宝买啊”帮助下,消费者可以实现“所看即所得”——目光所及之处,商品信息即被智能识别,与之相伴的评论、攻略等资料一应俱全,在“淘宝买啊”的世界里,每一件商品都是全息的、立体的,各种信息一目了然。
据淘宝市场部负责人透露,作为全球首个消费级别“混合现实”科技,“淘宝买啊”不仅提升消费体验,尝试多样化的购物和生活乐趣,更有望融入每个用户的真实生活中,成为未来生活不可或缺的帮手。“未来,淘宝会变得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处处都有,处处能感知”。
从VR到MR
经历了2016年VR热潮,VR、增强现实(AR)技术发展似乎仍然不温不火,而现在推出的MR在购物领域的应用,又有哪些技术优势?
VR作为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场景和实体行为的仿真系统,可以达到身临其境的用户体验。AR则是利用虚拟现实场景信息叠加到现实场景中,以增加用户的体验。“VR是利用人机交互技术以及计算机生成的模拟/虚拟环境的计算机仿真体验系统。”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教授马利庄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道,MR是VR的拓展,也是AR的一种发展。他表示,MR技术利用人机交互技术,融合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计算机生成场景)的关联场景,使得用户能够在虚拟场景与现实场景之间实现交互反馈,达到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MR是将计算机生成的数字内容与真实世界中的实景以人们难以分辨的方式融合起来的技术。”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罗训表示,相比之下,VR的目标是建造出与真实世界高度近似的数字内容,AR则是在真实世界中添加自然融合的部分数字内容,这些数字内容不一定要让人们感觉是真实的,例如足球比赛中球员身上贴的实时技术统计标签。
MR的目标则是做到“虚实难辨”,人们完全感觉不到数字内容的存在,或者数字内容与真实世界的区分。“技术的演进基本上可以列为VR≥AR≥MR。”罗训说。
对此,马利庄也表示,“本质上讲,MR是AR的加强版,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通过人机交互技术构成交互反馈的完整闭环。”
优势互补 迎接挑战
既然是虚实结合的技术,除购物之外,MR的应用场景还有很多,罗训举例道,“社交、训练、学习、军事、康复医疗等,可以说在相关技术支持下,几乎所有的真实世界活动都可以找到应用MR的机会”。
罗训提醒道,当前定义的MR主要是指实时的虚实融合,因此我们往往忽视了影视作品这一身边的非实时虚拟融合应用。“电影这一‘欺骗的艺术’早已应用到了大量的虚实融合,我们看的每一部大片中的许多场景都是计算机数字制作的,它们与实拍场景结合起来后,观众完全分辨不出来。”
但是,电影视效和MR的差别在于前者还很难做到实时。此外,MR中用户可以从各个方向、各个角度对场景进行观看,而电影视效的视角总是固定的,由摄像机视角决定。
尽管实时响应的MR系统支持的购物体验就要来了,但MR生命周期管理方面仍存在挑战。罗训指出,计算机需要实时地制作出与真实场景适配的数字内容,这往往要求其具备相当的环境感知能力和场景应用理解能力。例如在购物场景中生成哪些物品信息、在什么时机显示这些物品信息,这些不仅仅涉及到计算机图形学和视觉,也涉及到信息检索和人工智能的问题。
“在数字内容和真实场景的显示融合上,要做到实时、高效;实现虚实融合后,用户与场景的自然交互性,以及用户使用中的人体工学舒适感等,都对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罗训说。
虽然存在挑战,淘宝和微软的合作显然是整合了双方的优势。罗训认为,“淘宝有深厚的数据与技术基础,而聚焦于混合现实技术的微软Hololens则有很强的技术积累。”
人机交互2.0时代来临
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们购物方式逐渐多元化,人工智能(AI)和MR正逐步满足消费者对购物的各种体验需求。这其中伴随着的是人类与计算机之间交互方式的变革。
“从键盘、触屏到虚拟现实,再到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到MR中,使得人机交互技术发展到更高的层次;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智能语音处理技术,使得虚拟场景中的物体更加‘人性化’,实现与现实场景无缝对接。”马利庄认为,人机交互2.0时代即将到来。
未来的计算设备、计算方式、信息呈现方式将会不断演进。就像当年人们需要在机房中使用计算机,现在变成了使用笔记本电脑,人们对随时随地使用计算和信息的需要,本质上决定了未来的交互是无处不在和虚实融合的。
“虚实融合的人机交互方式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必然。我们早已被各种数字内容和它们的承载设备所包围,也在应用这样的服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罗训坦言。
Hololens从推出到现在已经历了好几次硬件升级,其软件平台和应用也越来越成熟。据了解,早期的Hololens应用主要是工业/艺术设计和三维计算机桌面交互,之后在医学和科学教育方面的应用增长较快。
罗训认为,“淘宝买啊”的推出意味着Hololens的技术已经进一步成熟,毕竟购物者对于显示和交互体验的自然度要求均比之前的Hololens应用高很多。
他表示,“购物体验对于购物结果影响也很大,淘宝能够放心使用,说明淘宝方和微软方对于自己的技术、服务和产品都有着相当的自信。微软在中国首先推出这样的服务,而不是与美国电商首发,说明其对于Hololens的价格被接受度也有了一定的信心和未来规划。”
马利庄则表示出对“淘宝买啊”应用设备的担心——计算机配置较高(CPU、GPU)、技术的智能化程度需要加强、便捷性不够,尚不能像手机一样随身携带。
Hololens不是MR硬件的唯一领先者,但它的几个特性体现了相关技术的共性趋势:显示上虚实融合(Hololens的显示投射在类似于墨镜的半透明镜面上,用户可以同时看到真实场景和数字内容);交互上自然(Hololens使用语音和手势交互);长时间佩戴舒适。罗训认为,这些技术会被产业不断完善,并最终为千万级乃至亿级的用户服务。
“以‘淘宝买啊’为契机,我们预计会看到MR技术被以微软为代表的厂商应用在更多的真实世界场合,这也正是MR的愿景所在。”罗训说。(贡晓丽/中国科学报/2018.8.16 )
北斗导航卫星2020年前后可服务全球
8月25日7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也是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第十一、十二颗组网卫星。
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飞行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测试与试验评估,并与此前发射的10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适时提供服务。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及配套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抓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83次飞行。
按规划,到2018年底,我国将发射18颗北斗三号工程组网卫星,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2020年左右,完成30多颗组网卫星发射,实现全球服务能力。(余建斌/人民日报/2018.8.25)
来自太阳的风暴:人类走向太空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故事要从159年前说起
空间天气是如何产生的空间天气对人类的影响对于空间天气,我们能做什么?
在开始今天这个题目的叙述之前,我们先设想这样一个虚拟场景:
三伏天的夜间突然醒来的你,发觉异常闷热,这才发现室内的空调并没有在工作,你摸索着抓起空调遥控器按下开关,但是无论怎么按,仍没有听到那期待的空调制冷声。
你觉得奇怪了。然后去开灯,灯没亮;按开手机后,你发现,WiFi断了,手机信号也没了……
这下你清醒了过来,你走到窗边拉开窗帘,发现外面天空泛着红光,而地上则是一片黑暗与寂静。紧接着就是一片嘈杂,一个个惊慌的家庭发现不光供水、供电中断了,连通信、网络、信息系统都已无法使用。
到这里,我们这个故事告一段落。实际上,以上所陈述的,并不完全出于科学幻想,其中一部分内容是我们人类历史上曾经真实经历过的。
1859年9月1日,英国天文学家卡林顿在对太阳黑子进行常规观测时发现了异乎寻常的现象,太阳黑子周围突然出现极为明亮的条状白光,持续数十秒后逐渐减弱。数分钟后,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和基乌天文台都监测到地磁场出现了剧烈波动。17个半小时后,地磁波动强度超出仪器测量范围。
与此同时,全球多地电报台站的操作员反映设备异常,发报机自身在闪着火花,电线发热甚至被融化。而平时只在南北极地区才能见到的极光,一直延伸到了古巴和夏威夷,人们都震惊于夜空中诡异的红色。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的历史文献中,也能找到这次事件的踪迹。清代《获鹿县志》记载:“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七月夜,红光起于西北,亘于东北,经三夜始散。”
这是迄今为止人类遭遇的最强的一次太阳风暴。后来人们也称此事为“卡林顿事件”。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应该为这场自然灾害“提前”159年爆发而感到幸运——因为当时人类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将太阳风暴巨大的破坏作用完全展示出来。
而159年过去了,如果科技发达的人类不重视此类灾害,那么,则很难说未来的我们是否依然会“延续好运”。
那么,这种与地球上的风雨雷电迥然不同的灾害是什么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共同探讨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空间天气。
空间天气是如何产生的
地球上生命的存在,依赖于太阳的存在。如果太阳消失不见,不出几个月,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命都将无法存活。而正是这个给我们光和热的太阳,却经常会狂躁不安,使得看似宁静而空虚的太空中充满各种变化和冲突。如同地球大气中存在风雨雷电一样,太阳的躁动会导致太空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空间天气。
太阳距离我们约1.5亿公里,它除了一刻不停地向外释放着光和热之外,还释放出大量的看不见的微小粒子,著名科学家帕克给了这些粒子流一个极其文艺的名字——太阳风。太阳风充盈着整个太阳系,我们的地球和它的行星兄弟们实际上就浸泡在太阳风之中。太阳风为空间天气提供了基本的背景,太阳的其他活动则导致空间中风暴的出现。
所谓太阳的其他活动,与太阳黑子有深刻的联系。人类首个黑子记录是公元前28年我国汉朝时期的一次观测,而在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观测太阳200多年之后的1843年,德国天文爱好者施瓦布发现太阳黑子的多少存在一个大致11年的周期。科学家规定,1755年开始算太阳的第1个活动周,这样我们当今就处在第24个太阳活动周的末期。后来,科学家又发现,与太阳黑子的出现和多发相伴随的还有太阳表面一些地方突然的增亮,即太阳耀斑,也就是卡林顿看见的黑子旁边白色的亮光。另外,在日全食的时候,人们可以看见被月球遮住的太阳“戴着一顶皮毛帽子”,那实际是太阳的外层大气,叫作日冕。进入太空时代后,人类在卫星上用挡板制造了人工日全食,结果惊奇地发现日冕有时会像火山喷发一样向太空抛射大量的物质,即日冕物质抛射。
渐渐地,人类认识到,太阳黑子的周期同时也是太阳活动的周期。在太阳活跃的时候,太阳会通过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多种爆发活动让太阳风中出现能量和物质的狂飙,媒体界形象地称之为“太阳风暴”。
地球浸泡在太阳风中,因此太阳上出现爆发活动,地球就有可能遭受到太阳风暴的袭击,袭击一共会持续三轮。
而地球赖以抵御太阳风暴的装备只有两个:磁场和大气。地球磁场能够使得速度不是特别高的带电粒子减速乃至止步于地球大气之外;而大气则像防弹衣一样硬生生地承受磁场不能阻挡的攻击,攻击能否达到地面,则取决于攻击自身的能量。
太阳对地球的第一轮袭击,是太阳耀斑发射出的电磁辐射,它们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只需要8分钟多一点儿就跑完日地之间1.5亿公里的距离。地球磁场对太阳耀斑导致的激增的X射线、紫外射线、射电波毫无办法,这些辐射直接进入地球大气,所幸地球大气能吸收大部分能量。
太阳的第二轮攻击是随后而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这些粒子的速度接近光速,会在太阳爆发以后大约几十分钟到十几小时内到达地球附近的空间。这些高能粒子会直接轰击太空中的设备和航天人员,而通常的防护手段都难以抵挡,有“太空杀手”之称。在受到地球大气的尽力阻挡之后,还是可能有一部分粒子直接轰击到地球表面。
第三轮攻击则是日冕上抛射出来的物质,以每秒钟几百到两千公里以上的超音速扑向地球,它们到达地球大约需要花费2~4天的时间。它们首先和地球的磁场发生相互作用,使得地球磁场发生剧烈的扰动。而没有被地磁场挡住的物质,则通过各种迂回的渠道,最终顺着地磁场向地球两极注入。这些粒子轰击地球极区大气,就如同老式电视机中阴极射线轰击荧光屏一样,将极区高空大气轰击至发光,从而产生绚丽的极光现象。
不过,并不是每一次太阳风暴的发生都会影响地球。太阳风暴通常发生在太阳的不同部位,有的直指地球,但更多是指向地球以外的别的区域。而且即便是指向地球的太阳风暴,它在向地球行进的过程中,通过与复杂行星际空间结构的相互作用,也会发生偏转,造成太阳风暴运动方向改变。这种不确定性,也是目前空间天气事件难以预报的原因之一。
简单地讲,空间天气就是太阳的三轮攻击和地球的顽强抵抗。实际上,除了航天员、正在穿越极区的飞机空乘人员外,人类一般无法直接感受到太阳风暴的影响。因此,虽然太阳风暴的存在和太阳的存在一样久远,但在电气化之前,人类除了能看见黑子、耀斑和极光外,无法感知空间天气的存在。
但是,当人类技术发展之后,那些从太空攻入地球的能量和物质,以及地球磁场和大气在抵抗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则会通过现代科技系统最终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
空间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空间天气造成的灾害,可以比喻为人类的“富贵病”,也就是“越先进的越脆弱”。换言之,人类越先进的技术系统,就越会受到太阳风暴的影响。而随着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间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也就越来越大了。也就是说,同一次太阳风暴,可能造成某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巨大经济损失,但对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可能丝毫感受不到。
历史上首次被记载在案的空间天气损害技术系统事件,发生在1847年3月19日。那一天,英格兰电报局的发报员突然发现电报针自发地偏转了方向。同年9月,当人们又一次发现电报针自发偏转时,同时也观测到了极光。1859年8月28日到9月2日,北半球连续出现了极光现象,而此时,加拿大各个电报站间的通信完全中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一支部队在深入敌后时突然与总部失去了联系,无线电操作员以为是他们携带的高频无线电通信设备遭到了敌人的破坏,整支部队处于极度紧张状态,差一点做出盲目突围的行动。而事后才发现,这次通信中断是由恶劣的空间天气造成的。
实际上,当人类走到21世纪的今天,经验和理论都已证实,空间天气在航天、航空、通信、导航、电力等各个领域都会产生影响。太阳喷发出的大量带电粒子会直接威胁环绕地球运行的航天器和航天员。这些粒子可以导致航天器表面的元器件损坏,使太阳能电池板和光学元件老化,造成严重的航天事故。
统计表明,国内外人造卫星故障中有大约40%都与空间天气条件有关。
太阳风暴爆发期间,航天员可能会遭遇到严重乃至有生命危险的辐射剂量。而在高纬度地区飞行的人员,则可能遭受更高剂量的辐射威胁。1989年9月太阳风暴期间,美国亚特兰蒂斯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看到高能粒子轰击视网膜引起的闪光,眼睛受到严重刺激,不得不退回到飞船舱内;同时,在巴黎与华盛顿之间飞行的协和式超音速飞机上的辐射监测器第一次超过了预警水平,飞机上的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比平时增加了6倍,相当于进行一次胸部X光检查所受到的辐射剂量,超过了警戒线。
太阳风暴导致的地球磁场剧烈变化,被称为地磁暴。地磁暴发生时,快速变化的地球磁场会在输电线路上产生感生电压和感生电流,感生电压和感生电流在数百、上千公里的输电线上不断积累,可以累加到带来灾难的程度。1989年3月13日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的停电事件,就是地磁暴引起输电线路上出现额外的电流,导致一个巨大的中枢变压器烧毁。由于现代社会高度依赖电力,电力的中断会导致现代社会出现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效应,严重扰乱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
位于地面之上60公里到上千公里的高度范围的地球大气被称为电离层,它对无线电波有极大的影响。当太阳爆发时,电离层会受到剧烈扰动,我们常用的短波信号和广播电台的高频信号、GPS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通信等都会受到干扰乃至无法工作。比如1994年,因太阳风暴引起的电离层扰动使美国卫星信号变坏,导致美国众多股票交易所的数据发生混乱。
人类发射的近地航天器全部运行在地球的高层大气之中。太阳风暴期间地球高层大气会被输入的能量加热,大气密度成倍成十倍地增加,这会让在轨航天器所受大气阻力成比例地增加,导致航天器轨道下降甚至提前陨落。
实际上,一次大的空间天气事件,常常会对人类产生“组合式”危害。2003年10月底至11月初,一系列大的太阳活动引发了本太阳活动周内最强烈的空间天气事件,恶劣的空间天气给卫星、通信、导航、地面电力系统,带来了一系列破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这次空间天气事件中,大量卫星发生故障、丢失数据,25颗卫星需要地面操作干预,才能维持运行,日本EOS卫星丢失,英美多个航班被迫改变航线,全球短波通信中断,超视距雷达和民航通信出现故障,GPS导航系统发生故障,瑞典电网则中断1小时,我国北方短波通信也受到了严重干扰。
对于空间天气,我们能做什么?
面对空间天气灾害,“越先进越脆弱”的悖论并不意味着为了避免这种打击,人类就应该回到电气化时代之前。事实上,在对太阳三轮攻击以及人类受到影响的过程分析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两个事实:第一,即便我们无法准确预报太阳的爆发时间,我们也能准确预警太阳何时爆发以何种方式影响地球;第二,只要我们将一些敏感的技术系统加以保护甚至停止工作,也就是切断空间天气影响技术系统的链路,以此抵御太阳风暴也是可行的。
因此,“越先进越脆弱”的悖论的另一面,就是空间天气灾害“难防御可减缓”的特点。而减缓的前提和我们防御和减缓其他气象灾害一样:观测和预报。
太阳这么一颗“大火球”结构极为复杂,活动过程也非常繁复,想要对其未来的状态做出预报确实不容易。而在预报之前,至关重要的则是观测。
科学家们通过近300年的观测积累发现,太阳整体上呈现出11年活动周期,在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内,太阳表面的黑子数出现频率从低到高再变低,如此反复。目前我们正处在第24太阳活动周的末尾阶段,太阳活动再次进入低年,截至2018年7月31日,太阳表面(面向地球的半球面)没有黑子的天数已经超过121天。这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太阳活动的趋势,在未来一年间,太阳活动仍将继续走低,出现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大动作”的可能性整体上较低。但并不是说,在太阳活动的低年,就不会爆发大的活动了,比如在2017年9月就曾出现了第24太阳活动周最强耀斑爆发,如同在静水中毫无征兆的波澜突起一般。
此外,在短时间的预报上,人类也有办法。太阳的自转周期约27天,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便利条件。
这就意味着,太阳上一个活动区域转入太阳背面开始的13天半后,我们就又能在太阳的另一侧边缘区域见到它。根据其大小、磁场结构、变化趋势等做出进一步的判断,就可以判断它何时可能再次影响地球,这样就可以提前约27天发出空间天气预报。
从设备和监测手段上来说,如同气象监测一样,空间天气的监测也需要“看到”之后才能做预报。针对太阳,人们尝试了大量设备与方法,希望能看得更清、更准、更透彻。
例如,在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处,也被称为日地间拉格朗日L1点的位置上,“钉”一颗监测卫星上去,比如SOHO、ACE卫星等。由于这个L1点始终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在这个位置上的卫星永远像哨兵一样坚守在地球的上游。每当太阳风暴冲击它后,卫星立刻将数据传回地球,可以为我们争取到数十分钟的反应时间。在这数十分钟的时间里,人类可以关闭卫星,可以改变飞机航线,可以采用备份变压器,可以采用其他通信手段,总之,采用各种切断空间天气事件影响技术系统的渠道。等到太空中风平浪静,一切都恢复正常。
为了真正有效应对太阳风暴和它引起的空间天气灾害,人类需要建立与气象预报一样的空间天气监测预报体系。
在我国空间天气科学研究取得可喜进展的基础上,国务院于2002年批准在中国气象局成立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和预报地球天气的中央气象台一起,共同构建天地一体化的气象预报体系。如今,这个中心已经和美国的空间天气中心一起,成为世界气象组织空间天气协调机构的联合主席单位,共同推进全球空间天气业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然而,要真正做到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超级太阳风暴及其引发的灾害,除了技术准备外,目前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首先,我国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一个空间天气或空间气象发展战略。在这方面,美国已经走在前面,2017年再次更新了空间天气国家战略,将空间天气灾害纳入国家防灾减灾体系,由美国各部门多机构联合协作,各领域行业专家共同编写预案,在灾难爆发之前制定对策。
其次,还需要一颗在L1点上“为地球站岗”的卫星。在这第一个烽火台上,美欧的SOHO和ACE卫星为人类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这两颗卫星已经老化,正在退出历史舞台。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目前距离上一次超级太阳风暴已经159年了,而造成加拿大魁北克省大停电的太阳风暴也是近30年前的事情了,按照目前科学家们关于“超级太阳风暴百年一遇”的说法来粗略计算,未雨绸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样重要的是,社会各界需要对太阳风暴、空间天气灾害有足够的认知。如前所述,空间天气灾害是“难防御可减缓”的,以当前人类的预警水平,只要我们知道如何应对,就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反之,如果我们不知道相关知识,在灾害来临之时就会手足无措。评估表明,对空间天气灾害的认知不足,将是未来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因此,空间天气知识普及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技术、空间天气灾害减缓措施同等重要。
如果我们应对得当,未来当超级太阳风暴来袭时,我们将有机会在炎热的热带地区附近,一边在房间里正常享受空调带来的缕缕清风,一边欣赏天空中通常只有极区才会发生的绚烂极光。(王劲松/光明日报/2018.9.2)
一颗钻石带来地球深处的秘密
昂贵的钻石往往被视为浪漫爱情的象征。8月,一颗天然蓝钻登上《自然》杂志的封面,不是因为它有多浪漫,而是因其背后的“巨大信息量”。
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实验室研究员范宏瑞看来,人们可以发射卫星,知晓天外星球的存在,但对地球内部的了解却薄弱得多。
地球的内核和覆盖层是怎样变迁运动的?地表的元素是如何被带到地球深处,再从地下数百千米返回至地上的?
范宏瑞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研究钻石及其包裹的矿物质,能为人们了解地球深部和地球演化提供许多思路。
“淡定”信使
从闪闪发光的钻石、黑乎乎的石墨再到人体内的蛋白质,碳元素在地球上的形态千变万化,因原子排列分布不同而性质各异。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范宏瑞表示,钻石其实就是金刚石,能够保持亚稳定状态上亿万年,被包裹在钻石内部的矿物才不会受温度、压力等因素影响,从而达到新的化学平衡。
钻石为何能在自然界中如此“淡定”?这跟它诞生的环境“压力山大”有关。
地球内部每深入1千米,压力就会增加27.5兆帕斯卡,相当于275个大气压。在上地幔岩石圈和软流层的交界处,大约距地表150~200千米,压力约为4.5万~6万个大气压,且伴随着1000℃以上的高温,钻石就成为碳最稳定的存在形式。
范宏瑞表示,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者在钻石中陆续发现了来自地球更深处的包裹体,其形成深度至少达700千米,即位于下地幔。
“这里的金刚石更有可能稳定生长,体积更大,净度也更好,因此是用来研究深部地质的直接对象。”范宏瑞说。
正因为钻石有这样的“真本事”,才能承担起“信使”的责任。
穿越“蛋壳”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实验室副研究员张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们在地球表层看到的现象,往往与地球深处的运动有密切联系。”
可是在半径为6371千米的地球上,人类向地下钻出的孔最深不过1万多米。若将地球比作鸡蛋,人类目前能直接抵达的部分只有“蛋壳”。
钻石如何帮助人们了解“蛋壳”之下的奥秘?科学家通过高温高压实验、热力学模型计算等手段推测,下地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一类具有钙钛矿结构的硅酸盐。因为在常压下处于亚稳状态,这类物质在地表非常罕见。
今年3月,一项发表在《自然》上的研究发现,一颗来自南非库里南矿的钻石内部含有钙硅酸盐(CaSiO3),且保留了高压钙钛矿结构,论证了先前推测。
在8月初发表于《自然》杂志的封面文章中,美国宝石协会(GIA)的研究者与合作者通过研究“库里南之梦”等天然蓝钻,发现其中有钙钛矿结构的硅酸盐结构残余,与下地幔的主要成分相吻合,证明了它们从地球深处来的“身份”。
此外,研究还发现蓝钻中存在硼元素。这种主要存在于地表的轻元素是如何进入下地幔的?张驰表示,这极有可能意味着原来位于地表的硼由于板块碰撞和俯冲进入地幔,再伴随岩浆活动与蓝钻一同返回地表。“这体现了元素在地表和地球深部之间复杂的迁移循环过程。”张驰补充道。
看清“真心”
钻石内部如此大的信息量,科学家是怎么看出来的?张驰表示,研究钻石包裹体中的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需要用到不同方法。比如前文提到的研究中,美国宝石协会的科学家主要采用了一种名为激光拉曼光谱检测的技术。
这种技术快速、简便且无损,能够迅速鉴定物相、精细地分析物质化学结构。
张驰介绍,拉曼光谱是一种光的非弹性散射。光在通过特定物质时,部分散射光的能量会发生微小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与对应的化学结构相关。将激光聚焦在钻石包裹体上,即可获得相应的光谱信息。由于物质结构不同,获取到的信息也不一样,“因此能分析出钻石包裹体内存在的矿物形式和流体组成”。
此外,研究者还可利用钻石包裹体内的残余压力,通过热力学计算等方法,还原出钻石捕获时所处环境的压力条件,进一步确定钻石的来源深度。
范宏瑞表示,研究钻石等包裹体矿物的元素含量能够反演金刚石源区的矿物、岩石学特征,以及地幔流体特征和地幔过程,“这对探索地球深部演化、气候变化、化石能源成因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任芳言/中国科学报/2018.9.3)
以资源倾斜吸引人才,也不能违背社会公平原则
要想真正给科研人员群体提供“好资源”,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增加固定支持的比例,减少竞争性的、重复设置的课题;二是科研投入支持的群体要向青年科研人员、更富创造力的科研人员转移;三是政府支持的经费应更向研究的前端倾斜,偏向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应用研究应向市场倾斜,“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引导企业进行投入”。
近日,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门诊二楼药局旁,贴了一张“高层次人才优先就诊”的告示,即“顶尖人才、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优先就诊。这张告示引起了沈阳市民的热议。有市民认为:“医院贴这个不太好,感觉有歧视的意思。”有网友说:“感觉这个医院是来搞事的,连普通人就医也分三六九等了,你要搞个军人优先、孕妇优先等,我们肯定支持,要按个人是否是高层次人才来确定就医顺序,恐怕不妥吧。”
与此同时,沈阳市还出台了相应的人才服务指南,在《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服务指南》中指出,沈阳市属三甲医院为高层次人才就医开通诊疗绿色通道,即可享受优先诊疗服务。其中具体规定当高层次人才就医时,在导诊台出示“盛京人才卡”和本人医保卡,即可由医院导诊人员引导进入“绿色通道”。除此之外,还可享受优先挂号安排就诊、优先安排医技等检查项目、优先安排床位等。
近年来,各个城市间掀起了“人才争夺战”,高校、科研院所纷纷提出关于住房、教育和医疗方面的资源倾斜以吸引人才。但当这种资源属于社会公共资源,与社会公众之间有了利益冲突时,当如何既吸引人才,又保证公平呢?
“资源”倾向哪里
以前,科研工作由于收入不高,流失了很多优秀人才。20世纪90年代曾流行这样一种说法“造原子弹的比不上卖茶叶蛋的”,这里说的“比不上”指的就是收入。
进入21世纪上半叶,随着创新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科技这一创新的高质量马达越发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为了吸引更多人才进入科研这一领域,各级政府和科研单位不断提出相关政策以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杨国梁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杜新豪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在资源配置上对高层次人才有一定倾斜,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和创新潜能的释放。
由于近些年住房、教育和医疗费用的节节攀升,这种资源配置的倾斜也往往体现在上述方面。
就诊绿色通道、人才公寓等等成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用来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好资源”。
但在杨国梁和杜新豪看来,即使“求贤若渴”,也不能违背社会公平原则。
“课题经费、团队建设、职称评审、国际合作、安家费等等都可以是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方面,而需要占用社会公共资源时还是要兼顾社会公平的。”杜新豪说。
区别对待应把握好“度”
“当科研人员待遇太差时,容易造成人才流失。为吸引人才提供一些条件和资源未尝不可。”但在杜新豪看来,这种条件可以更加倾向于安家费、工资、课题经费等,“其他方面没必要力度太大。如果抢占了过多社会资源的话,是会引起社会怨言的,也有些不太合适”。
据杨国梁介绍,国外也有针对高层次人才的资源倾斜,但往往非常有限。“比如美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在其供职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待遇。斯坦福大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特权’仅仅是在校园内有一个固定的免费车位。其他的所有待遇都按照该校教授的标准执行。”
而在德国,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教授在享受公共服务时可能还会支付更高的费用。“德国的教授社会地位很高,为体现对教授的尊重,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往往为教授提供更好的服务,也要收取更高的费用,而教授本人也愿意支付。”杨国梁说,国外也有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对待,“是占用更多的社会资源或者说用更低的价格享受更多、更便捷的社会福利,还是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或者享受更好的服务并支付更高的费用,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选择”。
杨国梁强调,高层次人才和普通公众在享受社会公共资源时可以有区分,但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不能太过分”。
除了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社会公众之间的资源分配问题,在科研人员群体内部也存在着资源分配的不公平现象,而后者往往更隐蔽。
一个不可忽视的现状是,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了争夺有“帽子”的顶尖人才,开出的高额年薪往往令人咋舌。而基层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的收入却很低,这种资源分配方式人为地拉大了科研人员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导致资源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我国的科技资源配置可以加大力度向急需经费的,想奋斗、有动力的青年科研人员倾斜,让他们自主地作一些好的研究。”杨国梁说。
改变经费的结构
“资源要向基层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倾斜。”在杜新豪看来,青年科研人员正处于创造能力的巅峰期,如果有好的外部条件,可以更好地投入到研究当中去,激发更多的创新潜能。
“和国外相比,我们要调整的不是科研投入的总量,而是结构。”杨国梁建议,稳定性经费和竞争性经费的比例应当有所调整,增加以工资为主的稳定性支持。“竞争性经费的一个问题是,资源的导向性导致科研人员无法长期在一个方向上做工作,哪儿能找到钱就干什么。”
至于社会公共资源,杨国梁认为可以由市场去调节,“尽量发挥市场的作用,行政干预不要太多。公共资源要从公众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果为了体现国家导向,吸引科技人才,可以适当地在有限的范围内倾斜,但不能侵占太多社会公共资源”。
要想真正给科研人员群体提供“好资源”,杨国梁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增加固定支持的比例,减少竞争性的、重复设置的课题;二是科研投入支持的群体要向青年科研人员、更富创造力的科研人员转移;三是政府支持的经费应更向研究的前端倾斜,偏向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纯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应向市场倾斜,“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引导企业进行投入”。(韩天琪/中国科学报/2018.9.3)
一手要,一手倒:科研“分包”乱象多
一手要项目,一手“转包”“分包”,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工程承包领域,在科研领域也时有发生。当前,科研“以项目论成败”的导向使得科研人员不得不积极争项目、囤项目,干不完再分包出去;一些学阀垄断大项目,充当项目“二传手”;甚至个别科研人员在项目中“藏猫腻”,通过假分包、假外包,虚报劳务费等方式违法套取项目资金。
囤项目,再“分包”:学阀当起科研“掮客”
“在高校,虽说教书育人是主业,但做项目才是创造价值的活动。”某985高校青年教师李纯(化名)点出了当今学界对于科研项目“格外重视”的原因。
科研人员反映,科研项目在职称晋升、人才计划评选、学科评定等方面是重要的衡量指标,许多高校、科研院所都在积极申请项目。“科研就是以项目论成败,项目附带着论文,项目多论文也就多,项目多招的学生也就多。”一名科研院所工作人员透露。
某高校生物教师告诉半月谈记者,自己一年多次申请项目,“中签率”差不多是25%,即便知道做不完,也要多拿几个。目前,他正在做一个立项资金近百万元的项目。“这个项目分解成任务A、B、C……有的是由自己的学生做辅助工作,有的则是外包给相关公司去做,最后交给我汇总处理。”这名教师说。
部分科研人员坦言,要跑项目,某种程度上就要靠托关系。某知名高校副教授对半月谈记者说,请客吃饭,搞好关系,这样才好拿项目。
官大学问大、权多项目多。不少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还反映,当前科研项目按照行政级别分配的现象十分常见。院长、校长、院士等身居“高位”的人更容易利用自己的声望和人脉关系,“拿项目”“揽课题”,然后再转手出去。
“几个大佬拿项目,拿到大笔经费再转包给同事或自己带的学生做。”一名高校科研人员说,一个立项资金200万元的项目,分给别人去做,可能就给他们180万元经费。他坦言,年轻的老师往往只能申请到“豆腐块”项目。
在华东地区从事信息科学研究的一名青年科研人员说,自己的导师是某科研院所所长,业内有一定知名度,与相关部门关系到位,自然容易拿到数额巨大的项目。拿到项目后,再找几家外面公司和学生一起做。
假分包钻空子,项目资金有流失隐忧
目前,项目分包自有其存在理由。许多大型科研课题复杂程度高,一个课题组往往难以独立承担,需要与其他科研院所或者科研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完成。
某科研院所信息科学科研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大项目下面有若干子课题,这些子课题难免与其他项目存在内容交叉,将部分子课题分包给有研究基础的其他学者或公司顺理成章。
同时,项目分包有时也实属无奈。某高校科研处负责人说,有的课题上半年立项,下半年就要求结题,只有半年时间,老师们只能将活儿外包出去。
但项目分包行为,很容易让人打起违规套取科研资金的歪主意。正在参与某科技专项的一位科研人员直言,课题分包给关联公司的惯常做法是以承租实验设备、委托科研的名义将课题经费转移至关联公司。以他参加的项目为例,该课题部分经费就是以委托科研的名义分包给长三角地区的两家公司。而这两家公司实际都是有关联的自办公司,他本人则在公司里领取“专家费”。
业内人士透露,一些科研人员以子课题需要相关单位提供技术协助或者咨询为借口,通过与相关单位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的手段,将科研经费拨付给该单位或企业,事后以其他名目将科研经费套现后返回到自己手中。有的则是找一个“中间人”注册公司,把项目分包给这个公司,而“中间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就是科研人员自己。而在此过程中,利用“中间人”公司虚列劳务费,成为套取项目经费的常见手法。
至于“中间人”公司能不能“接得住”项目,有业内人士表示,项目通过验收其实不难,评审专家互相认识,你给我行个方便以后我也给你行个方便。(关桂峰/半月谈网/2018.9.2)
我校2018级新生参观图书馆
又是一年开学季,18级本科新生的到来给黄淮学院增添了新的活力。近日,为增强新同学对学校图书馆的熟知和了解,来自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等近千名师生参观了图书馆。
在图书馆馆员和讲解员的带领下,新生们逐一参观了北二楼大厅、书库、读者沙龙、北一楼自修室、文化长廊、数字阅读空间及期刊阅览室。每到一处均有各部门当值馆员详细地向参观学生讲解和演示。
通过参观活动,同学们对我馆图书分布及数字阅读空间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对这次活动给予了极大的肯定,纷纷表示在大学的四年时光里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让自己更加出彩。
图书馆馆员集中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9月18日下午,图书馆在南二楼211会议室召开会议,全体馆员集中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会议由馆长弯红地主持。
会上,图书馆读者服务部李春光主任宣读《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教党〔2018〕50号)文件,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要求。党中央隆重召开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对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图书馆举行“学习李芳 爱岗敬业”主题征文比赛活动
图书馆于2018年7月4日发出“关于‘学习李芳 爱岗敬业’主题征文比赛活动的通知”,征文期间,各位馆员踊跃投稿,截止到10月18日,全馆共收到43名馆员投稿。经馆务会议研究决定,聘请学校有关专家认真评审,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
一等奖:商巧云
二等奖:袁俊艳 田 燕 汪利锋
三等奖:张军华 张秋慧 赵海珍 田冬冬 王爱丽 郭晓娥
- 上一篇:图情动态信息(2018.3)
- 下一篇:图情动态信息(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