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国大地深耕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一重要论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表明我国教育改革不单纯是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更是敢想敢干、思行合一的实践和行动,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国特色”,必须牢牢根植于中国的现实土壤。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直指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习总书记2014年考察北京大学时曾指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如果说“世界一流”是中国大学与其他世界一流大学比肩的共性,可通过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实现自身发展;那么“中国特色”就是与众不同的个性。这条中国教育发展的特色之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抄,领跑而不追随。它既不同于传统苏式教育,也不同于当代西方教育,而是秉承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韵,立足本国国情,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凸显“中国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容忽视。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深刻变革,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国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沃土,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树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就必须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古今,融汇中外,展望未来,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题中之义。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教育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其对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以及增强综合素质等“六个功夫”意义重大,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助推器,是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必由之路。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也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所以,新时代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以源源不断地向中华民族的创新发展输送精神养料。
教育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和凸显了“中国特色”,是建成世界一流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途径,为中华民族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脊梁。立足这一国情,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孙正林/《中国教育报》/2018.10.8)
教育部印发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近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统称“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基本底线,深化师德师风建设。
准则强调,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国家高度肯定,学生、家长和社会普遍尊重。但是,也有个别教师放松自我要求,不能认真履职尽责,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师德行为,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结合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在广泛征求一线教师校长、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意见基础上,根据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不同特点,准则分别提出十个方面的准则要求,提出倡导希望,划定基本底线。
准则要求各地各校立即部署扎实开展准则的学习贯彻,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广大教师全面理解和把握,引导广大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要把准则要求落实到招聘、聘用、考核等教师管理具体工作中,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要以有力措施坚决查处师德违规行为,对于有严重侵害学生行为的,一经查实,要撤销其所获荣誉、称号,依法依规撤销教师资格、解除教师职务、清除出教师队伍,同时还要录入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任何学校不得再聘任其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为使准则更好地落地执行、取得实效,同时还制定印发了《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和《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对违反师德行为的认定、查处等作出具体规定,明确学校的主体责任以及师德师风建设失职失责情形,建立违规行为的受理处理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中国高校之窗/2018.11.16)
附:
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以下准则。
一、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自觉爱国守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三、传播优秀文化。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不得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四、潜心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五、关心爱护学生。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
六、坚持言行雅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自重自爱;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
七、遵守学术规范。严谨治学,力戒浮躁,潜心问道,勇于探索,坚守学术良知,反对学术不端;不得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或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八、秉持公平诚信。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得在招生、考试、推优、保研、就业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九、坚守廉洁自律。严于律己,清廉从教;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不得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十、积极奉献社会。履行社会责任,贡献聪明才智,树立正确义利观;不得假公济私,擅自利用学校名义或校名、校徽、专利、场所等资源谋取个人利益。
大学通识类课程如何“挤出水分”
什么是“水课”?在很多大学生眼里,“水课”就是那种上课不需要好好听、教师教得有点马虎、课后不需要投入太多时间、考试走个过场、最后却容易得高分的课,常见于通识类课程中。大学通识教育应如何应对“水课”?
在11月17日举行的第二届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研讨会上,400位专家学者围绕“通识教育: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主题展开研讨,关注通识教育的意义,并就通识课程中的“水课”现象、表达交流课的开设策略等议题进行交流。
通识教育背负着大学的时代使命
美国学院与大学协会副主席罗德斯援引该协会2013年对企业雇主的一份调查显示,针对“对于那些想在贵公司追求进步和长期成功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只有16%回答“掌握适用于特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29%回答“掌握多种技能和知识”,55%则选择“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罗德斯认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员工能力未必是来自大学的专业课训练,而可能是来自通识课的学习。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应关注基本学习成果而非简单获取知识,有必要评估高阶学习,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质量。
无独有偶,北京大学面向本科毕业生调查学业收获评价,结果显示,对成绩在31%至70%段的学生,“通选课程学习”收获较大,对于成绩前30%的学生则认为“通选课程学习”收获相对较小。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提出,通识教育改革背负着时代赋予大学的使命,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以“成人”为基本目标,强调对全人的培养,开展通识教育是中国大学追求卓越的必然命题,也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暨美方校长雷曼提出,创新通常需要熟练掌握、忘却习得、发散思维、聚合思维4个步骤,传统中国高等教育往往重视第一步和第四步,要求学生尊重权威,美国高等教育则更重视第二步和第三步,注重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质疑精神。
“现代大学应当集合中美高等教育之长,完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4个步骤,实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雷曼说。
以“2+1”通识课程设置应对“水课”
“水课”的存在是大学生的普遍感受,差别就在4年就读大学期间,这样的课程多和少。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相比,通识类课程尤其是“水课”的重灾区,一个重要指标在于,学生课后在这门课程上投入时间之多寡。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介绍,北大前两年做过一份针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在课程时间上的投入开始增加,但仍普遍低于1∶1的配比,仅有约20%的学生课后投入时间超过两小时。
李猛笑称:“‘水课’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假如学生每门课的课外学习时间配比都达到3∶1甚至更高,那他们就没时间吃饭睡觉了。”他认为,降低课程数量,是提高通识教育课之课程时间配比的一个途径。
与会专家表示,“水课”的存在与教师的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也与通识教育课的设置方式有关。尽力为通识类课程“挤出水分”,是本科教学应当追求的一个目标,对此应该综合施策。
孙向晨介绍,复旦大学近年从七大模块的通识课程中共移除70门,占课程总量的33%,其中绝大部分是质量欠缺的“水课”。
复旦大学为提高通识教育“含金量”开出的药方是,增加3学分课程,每门课程包括2学分讲授加1学分研讨,隔周进行小班化交流,强化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学习获得感。按照该校通识教育三年规划,接下来将重点建设50门3学分课程,完成现有通识类课程的提质升级工作。
表达交流是最重要的通识教育内容之一
学生给老师写电子邮件求写推荐信,由于申请学校截止时间临近,就在文中写“请您务必尽快完成”。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管晓宏院士说:“就算校长写邮件给我布置工作,也没有让我‘务必尽快完成’!”
对此,管晓宏提出,表达与交流是最重要的通识教育。他发现,世界一流大学普遍开设培养大学生具备读、写、交流等方面能力为目标的技能类课程,写作课是所有哈佛学生唯一的必修课。管晓宏认为,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和技巧是完成学士学位学习的必要条件。
西安交大从2012年开始为学硕班试点开设“表达与交流”课,侧重科技论文与学术报告表达。管晓宏表示,这门课的最终目标是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60学时课程,包括30学时基本语言表达和30学时科技论文与学术报告表达。
比如在写电子邮件方面,西安交大“表达与交流”课程告诉学生,要使用恰当的称谓,内容要简洁明了,落款和身份要清晰,唯一可省略的是时间,此外要善于运用原文抄附功能、抄送及不公开抄送功能等。
对学生请老师写推荐信的“反面教材”,管晓宏给出了可能的修改办法:“附上我申请学校的清单和相应的申请截止日期,供您安排工作日程参考。”他说,这样就不会给老师带去压迫感,同时委婉表达了“请尽快完成”的意思。
记者获悉,复旦大学在通识教育三年规划中明确,将成立通识写作中心,开设通识写作课程,以两个学分讲授课程加一个学分写作课程的形式,开展小班化教学和高强度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中国教育报/2018.11.19)
浸入式体验带学生走出“专业迷局”
武汉大学今年公布的2018年获准转专业学生名单显示,711名学生成功转入感兴趣的专业,较去年增加183人,增幅达34.66%。与此同时,辅修双学位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将主修的专业书从书包中拿出,换进双学位的课本走入另一个专业课堂,是武大一些学生的周末日常。
但是不少学生转专业或修双学位后,发现原本心心念念的专业只是“看起来很美”,在新环境里无所适从悔意渐生。
为了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目标专业,做出更理智的选择,近日武汉大学学生社团“掌上武大”组织了一场“7天交换专业”活动,吸引了1347名学生报名,配对成功156对。让学生在浸入式体验中,走出专业目标不明确的“迷局”。
体验意向专业火爆校园
“掌上武大”成员林益可是“7天交换专业”活动的主负责人,她介绍,活动灵感来源于网上看到的类似活动,她在原基础上对活动进行了改良,侧重于鼓励线下交往,通过亲自去课堂体验、写对方的作业等,尽量让互换学生体验到原滋原味的专业生活。
发出宣传推送后,林益可和搭档们没想到会如此火爆:9分钟点击量破千,10分钟报名数破两百,当天便收到报名表1300多份。由于人数较多靠人力难以完成搭档配对和调度,于是自强网络文化工作室站长贺进年“高速”编程,一天内设计出匹配程序,靠电脑匹配加上人工筛选,156对学生成功结为搭档。
据统计,53.23%的报名表来自大一学生;经济与管理学院和法学院是最火爆的目标学院,选择它们的学生占了四分之一,同时它们也是志愿填报、转专业和双学位选择的热门院系。
学生对意向专业的尝试,对别的专业的好奇,对不同专业朋友的期待,以及想跳出既有生活轨道的想法等,促成此次活动的高人气。
“办活动的初衷是,想帮助还在迷茫于专业选择的学生找到方向。无论是坚定选择或是放弃,都比摇摆不定要好得多。”林益可认为,摇摆不定是对学生精力与时间的无谓消耗。
新视角解读专业特色
人文科学试验班大二学生蔡雅涵报名时选择了数学专业。从小喜欢数学的她,进入大学后便与数学课分开,她想去重逢那些令她着迷的概念和逻辑。另一边,得益于弘毅学堂多学科交叉的环境和博雅教育理念,数学专业大三学生施仲翼对人文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他学习了音乐鉴赏、戏曲等课程,和同学去琴台音乐厅、国家大剧院看过演出。二人一拍即合,带对方体验自己的课程。
蔡雅涵带他去“中国现代话剧名作研读”课堂,这是她这学期最喜欢最受触动的课程,“我希望把这种感觉传递给他人,帮助他感受到‘真正’的人文学科”。
课上,学生们现场演了一段话剧,老师对其进行评论,师生互动频繁,施仲翼很欣赏这样的课堂氛围:“课堂风格确实与我自己的专业课有很大不同,在课堂上老师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师生之间在平等地就剧本中某个矛盾、某个人物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讨论,同学们也乐于同老师交流。”
施仲翼考虑到大三数学专业课对于蔡雅涵来说太困难,于是为她选取了大一的数学分析课,主讲人是他非常喜爱的章逸平老师。施仲翼把专门准备的大一课本带给蔡雅涵并陪她去上课。
数学课上严谨的推导、细致的计算、一丝不苟的论证让蔡雅涵陷入沉思,不仅是对准确结果的追寻,也有对自己的反思。“我的思路很跳跃,也有点随意,而数学、哲学里的那种逻辑,对我来说是种限制。这种限制是我需要的。”
两人也常交流对自己和对方学科的看法,分享各自的知识和感受。“这次活动不仅收获了新的朋友、新的知识、新的眼界,最重要的是从一个新的视角体味到了久违的对知识纯粹的热爱。”施仲翼说。
感受不同专业的思维塑造
对对方专业的“吐槽”、对自己专业的感慨、重新审视自己,对未来规划的沉思……从参与活动的学生在反馈问卷中留下的感悟中可以看到他们7天互换专业生活的酸甜苦辣。
有的学生深感对方专业的艰深,坐在专业课堂上如听天书。林益可除了组织活动,也参与了此次专业交换,去探索了她颇感兴趣的市场营销专业,但却发现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她曾经以为只要会写文案、有好点子就可以了,结果发现还需要很强的数学基础。于是,并不喜欢数学的林益可放弃尝试,回归自己更擅长的传媒方向。
有的学生感受到对方专业的魅力。一名从数学专业交换到遥感专业的学生一圆“听测绘学界泰斗讲课”之梦,留下“非常强”的激动感叹。一名来自测绘专业,交换到临床医学(“5+3”一体化)的学生解锁了“进解剖室看手术”的经历,难得的机会除了让她感到震撼和难忘,也深深体会到医生的神圣与责任……
学生通过与搭档的交流与接触,感受到不同专业对气质和思维的塑造。比如体会到全新的思维方式,进而扩宽自己的视野;专注于自己专业很久,进入另一个学科世界,就当是“繁忙生活的一次小憩”;任凭博学多识、赤子之心的老师们,带着自己感受另一个专业,“弥补遗憾,获得满足感”。
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大二学生刘雨薇,交换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她一直喜欢文学,但填报志愿时考虑到就业问题,选择了并不怎么了解和喜欢的经济类专业,并错过了转专业时机。已经适应经济与管理学院学习生活的她,上了西方文学概论课后,坚定了把文学作为兴趣爱好走下去的想法。
“蹭”课中体验跨学科学习
决定转专业和修双学位前,提前了解目标学科很有必要。其中,亲自去课堂感受,并得到该学科学生的引导,效果会事半功倍。
那么,老师们如何看待来自己课堂“蹭”课或选课的外专业学生呢?(中国教育报/2018.11.19)
大学生不会写论文?88%受访者认为大学应开设论文写作课程
日前,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幻文学与影视创作系列讲座课”的老师给22名期末文章抄袭的学生打了0分,给学生敲响了一记警钟。因为自身积累不足、缺乏相关训练以及本科论文不受重视等原因,大学生论文抄袭现象普遍存在于校园之中。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4%的受访者周围存在抄袭课程论文的情况,67.3%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严重的学术不端。64.0%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抄袭论文是因为缺乏知识积累和研究能力。88.0%的受访者希望大学开设论文写作课程,67.8%的受访者认为导师要严格把关项目的可行性和难易度。
受访者中,大一、大二学生占13.4%,大三、大四学生占61.8%,研究生及以上的占9.1%,已毕业的占15.6%。男性占54.8%,女性占45.2%。
64.0%受访者认为大学生抄袭论文是因为缺乏知识积累和研究能力
宁波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大四学生张婕(化名)向记者透露,她周围不少同学写论文是从各类文献中复制粘贴,通过颠倒顺序等方式来获得通过,更有甚者会直接找淘宝上的枪手代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大三学生林媛(化名)觉得,周围抄袭论文的情况很少。“我们这类学科本身就很难在本科阶段写出有创见性的论文,很多都是靠查阅相关文献,写出自己的课程论文。行文思路和参考文献可能会借鉴其他论文。但是我听说有学生找人代写论文,统计学院还存在论文数据造假的情况”。
调查中,76.4%的受访者称周围存在抄袭课程论文的情况,11.5%的受访者表示周围不存在,12.1%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67.3%的受访者认为抄袭论文行为很不应该,是严重的学术不端,23.2%的受访者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很多同学都化用别人的观点,9.5%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以往的课程一般都是闭卷考试,考查记忆、背诵能力,比较死板,但也比较公平客观。西方国家很少用笔试的方式,很多采用平时讨论、研究发言、课程论文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现在我国很多大学逐渐开始使用这种方式,特别是对于研究生。”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说,后者的考核方式灵活多样,让学生自动自主地学习,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但客观评定存在难点,可能出现抄袭和替写的现象。“现在有软件可以查重,抄袭比较容易查出来,但如果是别人替写的就很难查出来”。
调查中,64.0%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抄袭论文是因为缺乏知识积累和研究能力,56.6%的受访者认为是时间不够用,45.0%的受访者觉得“论文写作”只是形式化作业,40.0%的受访者认为相关课程或论文不具价值,23.4%的受访者认为是跟风,12.7%的受访者指出部分教师水平有限,责任心不强。
张婕认为,借鉴别人的论文可以,但不应不加思考地通篇抄袭。而且,写论文的过程非常锻炼人,能增强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搜集有效信息的能力。
林媛认为大学生论文抄袭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知识不够和任务繁重。“大一、大二一周要上10来节课,每节课布置一篇论文,有的课还有读书笔记之类。再加上本科生知识积累还不够,抄袭论文就成了最便捷的方式”。
刘海峰认为,大学生抄袭论文的一个原因是水平不够,不容易写好,还有一个原因是自己懒得写,想投机取巧应付一下。也有同学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为了奖学金、保研和就业等。
杜绝大学生论文抄袭,67.8%的受访者认为导师要严格把关项目的可行性和难易度,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材料,56.6%的受访者建议学校采用更多样的方式衡量学生学习程度。其他还有:进行必要抽查(49.5%),加大对论文抄袭行为的惩戒力度(41.7%),加强学风建设,开展学术道德宣传教育(25.5%),建立完善的学术评价机制(19.0%)等。
88.0%受访者认为大学应开设论文写作课程
调查显示,大学生论文存在的其他问题还有:没有受过论文写作规范训练(65.9%)、难以形成自己的观点(58.7%)、论文要求与学习程度不符(50.7%)和不认真对待(27.0%)等。88.0%的受访者认为大学应该开设论文写作课程。
林媛认为大学应该开设论文写作课程,但不要用成绩来衡量。现在论文写作课就跟别的课一样,最后还要作报告、写论文,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
“现在很多大学有论文写作课程,尤其在研究生阶段。出去就业文字功底也是很重要的,这是个基本功。”刘海峰指出,学术论文和散文、抒情的文体不太一样,强调逻辑、学理和学术的规范。“论文写作课程应该包括内容思想、形式技巧和学术规范三个方面。最基本的是写论文的框架结构、观点论据、学术语言的表达,还有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等格式规范。写论文最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有自己的思考研究。要向学生强调尊重知识产权,不能有抄袭的想法”。调查中,受访者认为论文写作课程内容应该涉及论文的结构格式(64.0%)、如何寻找和阅读参考资料(61.4%)、怎么做文献综述(52.7%),其他还有:怎样形成论点(44.3%)、写论文的基本原则(38.0%)以及该发表在什么期刊上(12.8%)等。
林媛希望各科老师能对学生论文进行反馈,告诉学生哪里有不足、该怎样提高。“还有就是上课要注意训练批判性思维。我之前上了一门新闻理论课,老师布置很多书目,让我们每节课都写读书报告。一学期下来全班都受益匪浅”。
提高大学生论文写作水平,71.1%的受访者建议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系统教授论文写作,62.0%的受访者建议大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拓宽知识面,57.2%的受访者建议学校布置假期作业,让学生锻炼写论文的能力,32.8%的受访者建议老师在课堂上在布置论文作业的同时进行指导,并给予反馈意见。
张婕建议大学生完成日常作业时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同时建立举报平台,同学之间相互监督。“在布置论文作业前,可以由老师进行论文撰写的思路讲解和分析。另外,对于给抄袭论文提供方便的媒介,要进行惩戒”。
杜绝大学生论文抄袭,林媛觉得要有相应的惩罚,比如挂科。另外要减轻学生的负担,注重论文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老师在上课时要循循善诱,教导学生如何形成自己的思路,一旦思路有了论文就好写了”。
“我们希望学生的学习要有个性,统一考试确实刻板,除非是外语这类需要测量的课程,所以大学用课程论文的考核形式会越来越多。用课程论文来评价学习情况,灵活多样。关键是怎么来把控论文质量。”刘海峰认为,保证课程论文的质量需要任课老师的高度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可以提前告诉学生,通过查重会看出来有没有抄袭。(中国青年报/2018.11.1)
中国新闻周刊:大学把成绩单寄给家长是教育的倒退和迷失
一
原本以为,上了大学就是只自由飞翔的鸟,没想到,爹妈正捏着自己的成绩单准备灵魂拷问,许多大学生觉得自己被大学深深的欺骗了。
最近,深圳大学给学生家长寄去了成绩单,而且还是包邮的,学生朋友圈顿时炸锅了:
“你们怕不怕!”
“废话勿说,我得赶紧飙车回家截胡,告辞!”
微博截图 本文图均为 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众号 图
其实,大学给学生家长邮寄成绩单的做法,并非深圳大学首创。
早在2009年,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就给13000余名学生家长邮寄了一份新春“贺礼”,把本想好好过年的学生吓得不轻。
原来,国内不少高校都有寄成绩单的做法,包括中山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大学是希望施加的压力,能够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励他们在大学期间真正学有所成。
大学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通过寄成绩单的做法,却惹来了很多争议。
对学生来说,作为年满18岁的成年人,大学未经学生允许就私自寄成绩单,是否侵犯了学生的个人隐私?对家长来说,是否还需要跟中小学时一样,介入子女的学习生活?对大学来说,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寄成绩单是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有学生网友表示:我会把成绩全部认真地告诉家长,我主动分享不代表我允许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往我家随便发成绩单,大学生作为成年人且具备完全行为能力者,不需要向家长或者监护人再像小学生一样打报告。
有非学生网友表示: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嘛,我只是觉得为什么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一所大学的教育理念,却是中小学级别的“学校解决不了的问题找家长”。
不仅网友们开怼,不少专家学者也表达了对此事的质疑。
一位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在澎湃新闻的评论中写道:大学须认识到,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有能力也有义务对自己的一切选择、作为及其结果负责。课程成绩和学分,能不能正常毕业等,大学都须让学生自己承担责任。
那么,国外高校寄成绩单是不是普遍的做法呢?
英国《泰晤士报》11月3日的文章中一位学生表示:在我们国家,未经学生允许,将已成年学生的学业信息与他人分享是违法的。大多数学校不会将成绩单寄给学生父母。不过,学生成绩可以在学校网站查询。
中国大学寄成绩单的做法,本能地透露着对父权文化的轻信,即相信中国家长会为孩子拨开迷雾,使之回归正途。实际上,许多大学生的家长恐怕连大学都没有上过,对大学教育的理解又能高出几分?
心理学界传奇人物哈里斯写过一本《教育的迷失》,告诉我们一个惊人真相: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更大的是后天的经验,即与他人的互相学习,在学校的时候是和同学,在社会的时候是和同事。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的最好的东西,就是一个适宜他们成长的环境,父母的角色应该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为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大学生,成长的真相其实是一种背叛和告别,背叛原来的家庭环境,告别原来的朋友,不断试错,塑造全新的自己。
大学依然迷信父母监管的思路,无疑就是在扼杀已经成年的大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自我成长,这难道不是教育的倒退吗?
二
今年以来,中国大学“严出”的紧箍儿日驱渐紧。
2018年6月21日,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发话了: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扭转。
2018年11月1日,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教育部表示,要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狠抓本科教学秩序整顿。
不少高校已经率先落实。华中科技大学的18名学生,因为学分不达标,从羡煞人的985本科,转成了专科毕业。云南大学220人因为学分未修满等原因无法按时毕业,还有6名学生被要求退学。华南理工大学则对582名学生作出学业预警,64名学生被学业预警及降级试读……
不仅有“严出”这道紧箍,平时的教学管理也严格把关,南国的深圳大学有寄成绩单的王炸操作,北国的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则有封寝的大招。
眼下天气渐冷,黑龙江齐齐哈尔最低气温已逼近0℃,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上午7:40~9:40实行封寝制度,因为有些学生不愿上课,有时候第一节课会旷课,以没课的名义在寝室待着不学习。
这对上午一二节有课的同学没什么影响,吃个早饭正好去教室上课,而一些没课的学生简直要哭了,只得去图书馆、网吧或食堂屯着,因为东北忒冷,外面浪不起啊。
三
实际上,大学生也不希望大学过得浑浑噩噩,在与学校对严格要求成绩上,意见是一致的。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一项调查显示,80.9%的学生支持大学“严出”,也就是支持学校提高对大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视程度。
大学生不反对带紧箍,反对的是瞎念紧箍咒。
要做好本科教育,不是通过寄成绩单就能解决的,关键是要看大学课程、高校体制、教育改革会有哪些突破。
在大学课程层面,到底是学生不上课呢,还是教师不好好教?
事实证明,教的好的老师,课堂参与度也高。最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的一段讲课视频火了:
你以为陶渊明种豆蛮好,实际上草盛豆苗稀,要是我种这个水平,绝不写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的天啦,境界阔大,把宇宙都望穿了。
虽然普通话不标准,戴教授却用自己的“魔性”讲课获得了学生的欢迎,被称为大学课堂里的一股“泥石流”。
另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填鸭式的教学提不起学生的兴趣。
同校小师弟,上了学校4年制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上完前两年中国大学本科基础课程后,通过托福考试,进入后两年美国大学教育课程。
他发现,国外大学和国内大学讲课模式的最大不同,就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被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要做presentation,也就是演讲。同学们就一个观点,组织论证,并与老师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为此要提前进行大量的阅读和预习。
与此同时,考试只占总分的30%,平时课堂表现占70%,连班里最懒的、整日宅宿舍打游戏的哥么都“出山”了。
而且,小组是团队合作,偷懒的人只会拖团队的后腿拉低所有人的分数,连最不要脸的同学,都开始对着镜子叽里咕噜练习英文口语了。
在高校体制层面,到底是老师不好好教课呢,还是没法好好教?
大学老师也很炸裂,既要好好写论文,也要抓好教学。再好的老师,也无法通神,既能妙笔生花,又能口吐莲花吧?要集中精力搞教学,首先要给老师松绑。
其次要防止老师当甩手掌柜,建立学业预警机制是可借鉴的措施。出自江西理工大学实施的“学业预警”制度,通俗来说,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通过这种“警示”,学生能及时查漏补缺,老师也能在交流中指导学生,加强互动。
在教育改革层面,教育模式一直存在着某种错位和迷失。曾经在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威廉·德雷谢维奇写过一本《优秀的绵羊》,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真相:学校教你的可能是错的。
现在的教育体制,正在培养校园里的“狂鸭”和长颈鹿:
那些名校的学生,你看得到他们亮瞎眼的简历,却看不到他们的空虚和焦虑,如同湖面上优哉游哉的鸭子,两只脚蹼正在水底下拼命地狂扒。
他们学习不是为了充实自己,而是为了战胜别人。就像长颈鹿,为了互相竞争,头颈变得越来越长。
他们都是“囚徒困境”中的囚徒啊,如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所说,现在的教育体制正在培养出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大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成绩、学位完全无关,只与自我的觉醒有关。而这种觉醒,大学生必须自己悟出。
大学似乎已经忘记,对大学生所承担的更大的教育责任,是帮助他们寻找自我。
回到深圳大学寄成绩单这件事,提升本科教育质量,考验的是学生素养和教育管理水平,这不是一件快递就能解决的问题。(中国新闻周刊/2018.11.7)
哈佛新校长就职演讲:高等教育三大核心价值
10月5日,哈佛校园内彩旗林立,人头攒动,笑声阵阵。哈佛大学历史上第29任校长的就职典礼,于下午2点在三百周年广场举行。哈佛师生、校友以及来自国内外的数千嘉宾参加这一盛会。
哈佛新任校长巴科携夫人参加典礼。作为哈佛的毕业生,他把自己的三位导师也邀请到了现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他之前的四位校长与会,分别是福斯特校长、萨默斯校长、鲁登斯坦校长与伯克校长。五位校长同台出场,成为当日的一大景观。据哈佛校报报道,这是哈佛将近400年历史上,第二次有五位校长同台聚会。上一次五位校长同台出现,已经是距今将近160年前的1861年了。
下午2点,嘉宾入场。2点30分,就职仪式正式开始。麻省理工学院校长雷夫、马萨诸塞州州长贝克尔等校内外嘉宾分别致辞。哈佛在校生、美国青年桂冠诗人戈尔曼在典礼上朗诵了自己专门为此次盛会创作的诗歌《奔跑中,我们创造奇迹》。
当代困境:高等教育究竟有无价值
就职典礼仪式是新校长展示自我的舞台。发表演讲、阐发个人执政理念,自然是典礼的重头戏,也是众人期盼的时刻。
巴科的演讲谦逊低调,但直奔主题。他观点鲜明,步步推进,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他从人们在哈佛总是学有所得开始讲起,提到自己从家人和他人身上所学到的一切,才成就了自己的今天。他感谢家人、老师、前任校长、哈佛师生所给予自己的关爱、良好的教育、提供的机遇。他也不忘提到那些前任校长中引发争议的一些行为所带给自己的警醒。
他以自己能够担任这所全美最古老的大学校长为荣,但也直言不讳,在当今时代,身为一校之长并非易事。接着话锋一转,指出当下美国高等教育的问题所在。
巴科说,现在,我们处于一个极富挑战的时代。就个人而言,自己生平第一次看到,人们真切地怀疑把孩子送进大学的价值所在;人们真心在追问高校是否应该获得公众的支持;人们真实质疑高校之于国家的真正贡献。在他看来,所有这些都汇成了一句话:高等教育对于国家和人民所作出的贡献到底体现在哪里?
在简要回顾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之于美国的重大贡献之后,巴科重点阐发了他个人对于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三大作用的理解。他以哈佛为例,指出以哈佛为代表的所有大学的精髓,就在于其所代表的三大核心价值,即真理、卓越与机遇。
巴科说,当今世界,我们既要更加充分地体现真理、卓越与机遇,也要比以往任何时候为我们的所作所为加以辩护。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批评,而是因为这样的价值是确保美国伟大的基石。在接下来的演讲中,他逐一分析了真理、卓越与机遇的价值所在。
追逐真理需要勇气
巴科提出,在一个技术消融了中介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针对任何事件随时随地发表个人看法。而在这样的时代,各种媒介都在竭力区分哪些是人们的观点,哪些是事实。将这两者混为一谈,结果就是谣言四起,幻想难分真假,情绪支配着人们的行动,人们把理智完全抛在了脑后或是罔顾现实。
巴科为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说,假如在今天我们依旧需要批判性思维,需要在喧闹中找到方向,那么,广泛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从未显得如此重要。“教育学生在各类新闻与观点面前成为有辨识能力的人,还要他们成为真理的来源与智慧的化身,这是我们的责任所在。”这里,他特意将“我们的”这个词用斜体字标出,以此强调作为教师与管理者的责任所在。
巴科说,“事实”与“真理”两者有区别。“事实无可争议,或者至少不应该有争议,而真理则是需要人们去发现,体现在人们的争论与尝试之中,要经得起对立面的反驳与对立观点的考验才能获得。”巴科说,“这恰恰是一所伟大大学的功能所在,学者们在此争论不休,还要出示各种证据以支持各自的理论学说,其目的就是要努力去理解这个世界,阐释这个世界。”
在巴科看来,这就是探求真理的过程。而探索真理本身“常常是需要勇气的”,无论在科学界,还是在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领域,莫不如此。就真理本身而言,可以分为可靠的真理与令人忧虑不安的真理,伟大的大学必须拥抱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真理。纵观人类历史,凡是改变了世界的人们,无不是推翻了传统智慧的人们,因此,我们不应惧怕那些对我们的思维提出挑战的人们。为此,要敢于面对言论的自由表达。要知道,人们总是从差异中学有所成,而各种差异也应包括思想上的多元化。
巴科提出,身为教师,我们必须向学生提供各种崭新的思想观点去拓展他们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学会欣赏并领会唯有倾听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特别是倾听与他们观点相悖的人们的声音。“我们需要教给他们的是要尽快理解,但且慢判断。”紧接着,巴科又把这句话特意重复了一遍,然后强调指出,作为教师,我们彼此之间也该同样行事。
巴科说,在哈佛,我们一定要身体力行,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做出榜样。如果连我们都做不好这一点,那么在这个世界上就难存希望了。在此,巴科校长向哈佛所有人提出了要为世界做出表率的更高要求。
哈佛就是卓越的同义词
巴科旗帜鲜明地提出,“哈佛,就是卓越的同义词”。他说,我们从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中选拔人才,就是要让校园光彩夺目,让他们在校内外追求与众不同。
但他紧接着对何谓“卓越”进行了详细说明。他说,我们追求的卓越,绝不是单纯的精英主义,也不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更不是从一出生就拥有的那份特权。“卓越是指朝气蓬勃与非凡的想象力,果敢勇气与坚韧不拔。”巴科说,“我们所代表的卓越,唯有通过不懈地追求才能获得。”在一个人取得巨大的成就之前,必须要经过数年早起晚归的时间考验。
巴科指出,我们需要不断提醒国人注意,美国的伟大仰赖于这种对于卓越的不懈追求之中,同时,支持高校校园内的卓越追求,并不与社会中自我感觉不被关照甚至是掉了队的人们的利益相背离。在大学中,学者们都意识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不平衡,社会流动性在下降等现象,并对此提出了警告,他们的观点有助于社会朝着公平迈进。
巴科说,所有领域中的研究都能产生新知识、新的联结点,以及对人类有新认识的真知灼见。我们的目的是要理解生命因何而来,同时更要了解生活的意义何在。既要探究我们何以为人类的分子密码,同时也要探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我们,何以具有人性的文化内涵。
巴科说,将来有一天,当机器时代消失的时候,人们还将继续阅读莎士比亚、马尔克斯,还要继续聆听莫扎特、鲍勃·迪伦,也还会继续思考激发哲学家和诗人上千年的那些问题。何以如此?因为正是我们的艺术、文学、音乐、建筑,恰恰是人类努力前行中最为永恒的作品。作为全美最古老的大学,哈佛肩负着更为特殊的责任,要去捍卫人类的这一智性传统,正是这一传统,定义了自文明诞生以来的知识一代。
为此,教师们不是单单向学生传播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拓展他们的人性,教给青年人如何欣赏艺术、社会与自然之美,还要帮助他们去发现,人生值得去认真度过的原因究竟何在。
高校要成为机遇的代名词
巴科说,所有高校,无论公立还是私立,无疑都得到了美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为此,每个人都要牢记为社会服务的集体责任;同时,也要教育未来的一代又一代人们,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回报社会。为此,他希望所有的哈佛毕业生都能成为积极参与、开明进取与付诸行动的公民。在巴科看来,这实际上是学生们认识更为广阔的天地,去发现用自己的潜能改变世界的绝好机遇。
巴科明确指出,如果我们只从社会的某个小角落挖掘人才,那我们就很难达到卓越的境界。高等院校就必须要去寻找机遇,成为机遇的代名词。从历史上看,高等教育为最有雄心壮志者提供了发展机遇,使他们无论在经济还是社会领域中都能够出人头地。今天,我们要保障高等教育能够继续并持续发挥这样的功用。
巴科特别提出,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告知我们的下一代,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世界各地,要他们铭记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如果他们想走在前列,教育能够把他们带向理想之地。高校使很多人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为此,教师们也有责任去维护并让后来人同样实现他们的美国梦。
在演讲的最后,巴科总结道:“我希望身在高等教育界的人们都能遵从基本价值观——真理、卓越与机遇。不仅如此,还要在世界范围内推进这样的价值观。我们的目标是使国家和世界的未来,能够比今天更美好。”
巴科的正式走马上任,预示着哈佛大学翻开了新的篇章,一所古老的大学从此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郭英剑/《中国科学报》/2018-10-09 )
国家图书馆展出镇馆之宝《永乐大典》
9月28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的“旷世宏编 文献大成——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文献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一展厅正式开展。
《永乐大典》是国家图书馆的四大专藏之一,也是镇馆之宝。这部旷世宏编成书于明永乐之初,重录于嘉靖之末,“合古今而集大成”,远超前代所有类书。然而遗憾的是,历经数百年岁月的兵燹水火,这部大典的正本至今仍下落不明,副本也星散飘零,百存一二。
国家图书馆共收藏有《永乐大典》224册(其中62册现暂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占存世《永乐大典》的一半以上。此次展览展出了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12册,以及其他珍贵善本古籍、金石拓片、名家手稿和舆图,还有各个时期《永乐大典》入藏国图的档案、不同时期出版的《永乐大典》影印本及海外收藏《永乐大典》影印本等。展览分为五个单元,详细介绍了修典的始末、主要人物、永乐大典贮藏地流变等。
此次展览采用全息投影等现代化展陈手段,同时将《永乐大典》各项数据信息可视化,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展览现场还设置有知识展示、字体临摹等互动屏幕,满足不同年龄观众的观展体验。
开展期间,国家典籍博物馆还策划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包括“《永乐大典》系列讲座”、“《永乐大典》知识竞赛”有奖线上答题、现场眷写临摹《永乐大典》书叶、“观《永乐大典》 赏明代石刻”活动等。此外,国家图书馆还推出了以《永乐大典》为主题的近30种文创产品,包括冰箱贴、充电宝、手机主题、文房套装、丝巾、领带等。
本次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国家典籍博物馆每周一闭馆),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底。公众也可在线上观展,阅览地址如下:
电脑版专题:
http://open.nlc.cn/onlineedu/temporary/page.htm?page=yldd_2018
手机版专题:
http://m.nlc.cn/upload/ylm18/index.html (张文静/科学网/2018.9.28)
国家图书馆联合14家单位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
9月28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联合天津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图书馆等14家单位,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免费服务大众阅览和学术研究。
此次发布的古籍数字资源多达8000余部。其中,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古籍影像资源1100多部,上海图书馆发布地方特色古籍资源400余部,天津图书馆在线发布馆藏明清刻本490余部,其他图书馆也都发布了多部珍贵的古籍数字资源。
“此次古籍数字资源的发布,是各图书馆面向学术界、教育界和社会公众的一项重要服务工作。”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表示,“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发布了古籍资源,更显示出各图书馆正在探索如何在保护古籍的同时,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原生性保护之外,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古籍影像保护和发布出来,也有助于保证国家文化资源安全。”
在参与的图书馆中,有一个图书馆的身份显得有些特殊,那就是以科研机构为依托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图书馆。该馆馆长沈东婧介绍说,此次该馆发布的是以中医善本为主题的古籍数字化开放平台。平台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馆藏珍贵古籍资源为基础,为科研人员、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现在,读者可以在平台上获取图文对照、电子书和纯文本阅读等三种不同形式的古籍资源,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虽然体量不大,但我们图书馆也有很多珍贵的特色馆藏。”沈东婧说,“我们正在探索更新的文本挖掘技术,让包括中医古籍在内的珍贵资源与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更好地结合。”
“我们会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古籍数字资源建设和整合力度,更多更快地发布古籍数字资源,努力完善古籍品种和版本,免费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使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为保障国家文化资源安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张志清表示。(张文静/科学网/2018.9.28)
2018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人工智能发展的当下 图书馆让社会更智慧更包容
AI技术日渐发展的今天,探讨颠覆性技术将如何影响图书馆。10月17日至19日,以“图书馆,让社会更智慧更包容”为主题的第九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SILF 2018)在上海图书馆召开。来自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269位代表出席了论坛。
国际图联主席格洛莉亚·佩雷斯-萨尔梅隆作主旨报告。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摄
图书馆人是变革的重要驱动器
何为一所理想的公共图书馆?国际图联(IFLA)主席格洛莉亚·佩雷斯-萨尔梅隆认为,图书馆除了管理图书,还有责任让政府和社会获得信息。开幕式当天,国际图联(IFLA)主席格洛莉亚·佩雷斯-萨尔梅隆(Glòria PÉREZ-SALMERÓN)作了题为《图书馆:变革的驱动器》的主旨报告。
她同时也是西班牙文化联盟主席、巴西科技信息研究所顾问。她任职于巴塞罗那市议会,在其职业生涯中担任过西班牙国家图书馆馆长及该馆理事会和执行委员会成员。在她的领导下,图书馆开发了许多创新项目,比如与西班牙电信公司合作的系统数字化馆藏项目,该项目预计将实现20万册图书的数字化。
“图书馆人无疑是变革的重要驱动器。”格洛莉亚表示,图书馆人除了管理图书,还有责任让政府和社会获得信息,“我们不仅要参与图书馆建设,还要参与社会发展。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思维,我们就不能改变世界。”
她提及,从社会政治角度而言,图书馆人要为市民服务:“我们要考虑他们需要什么信息,同时让人们享有信息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这需要图书管理员有领导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用更多方式宣传图书馆,尤其是齐心协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我们在一个数据化环境中,需要提高人们的信息素养,确保他们得到的资讯是有益的,确保他们有数字化渠道获取信息。”格洛莉亚还表示,图书馆人在文件保护、版权改革方面也需要着力,否则会出现“信息黑洞”。
身为国际图联主席,格洛莉亚表示他们非常希望听取各位图书馆人的意见与想法,“我们现在需要接触全球图书馆人,需要各位的真知灼见,从而寻求全球化为图书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里,我们会听取中国图书馆的声音,而我们需要有很多信息去证明,图书馆对于这个世界是非常重要的。”她说,“比如,在中国有超过30万家公共图书馆,这个数据非常庞大。我们可以用这个数据告诉联合国,我们有很多基础设施,我们有很多图书馆,我们在人类信息接触方面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馆(所)长陈超发言。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摄
图书馆让社会更智慧,更包容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馆(所)长陈超作了题为《智慧与包容:重塑公共图书馆新愿景》的发言。
“我希望和大家一起来思考和探讨,在当前已经形成共识的新一代的颠覆性技术将如何影响传统的图书馆?也就是图书馆如何面对和顺应正在到来的智慧时代?”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则认为智慧与包容才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职能与使命。
在他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本届SILF的主题:图书馆让社会更智慧,更包容,“因为智慧和包容对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而言是存在的理由,是反映我们公共图书馆本质属性的,更是我们图书馆的核心的职能和使命。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图书馆始终守护着人类的知识和智慧。”
陈超说,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公共图书馆就是一个体现社会包容的场所,是人类社会为保障每一个公民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自由和平等而设置的一个专门的机构,“今天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的是仅仅这些认知和理解还不够。我觉得仅仅让图书馆智慧化发展、包容性发展还不够,更重要、更伟大或者是更艰巨的是要‘图书馆让社会更智慧,更包容’。”
他认为,在新的智慧时代,公共图书馆要把持续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作为图书馆人的新的使命,也是新的愿景,“要把持续促进人类社会的包容性发展作为我们真正的使命。这样的智慧图书馆、复合型图书馆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图书馆的服务、业务和管理的智能化程度也在与时俱进,如今智慧图书馆已经呼之欲出。AI能够画画、可以谱曲、甚至微软小冰已经出了第一本诗集。这些还只是弱人工智能,但已经让图书馆有了基于ASRS的自动化立体书库、智能分拣系统、智能书架、自助借还系统、全文检索系统等等。
“那么可以期待,未来的强人工智能,图书馆将不再需要馆员做编目,不再需要馆员负责馆际互借。”陈超说,在前智慧时代,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更多的是管理书籍,而非管理知识内容,如今我们已经看到管理知识内容的希望了。
最后陈超引用哈佛大学新任校长艾瑞莎·弗兰克林就职演说中一段话:“在今天的技术已经过时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阅读莎士比亚和马尔克斯的作品,依然会听莫扎特、鲍勃·迪伦以及富兰克林的音乐,我们依然会思考那些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哲学家和诗人的伟大的问题。”
陈超说,这些都是真正的人类创造力的产物,这些也是人类的永恒的需求。这也是图书馆不变的初心,图书馆人永恒的使命。
论坛收到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论文100篇
此外,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学者包弼德哈佛大学中国历史教授包弼德(Peter K. BOL)作了题为《数字人文与中国学的信息基础架构》的主旨报告,在他看来,图书馆应该是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包罗万象,可以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帮助人们找到信息。
国际图联执委、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程焕文教授,英国威尔士国家图书馆馆长Rhodri Glyn Thomas,美国纽约皇后公共图书馆馆长Nick Buron,爱尔兰科克大学图书馆馆长John Fitzgerald,意大利米兰图书馆馆长Stefano Parise,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图书馆馆长王雪茅等先后作了大会发言。
据悉,本届论坛共收到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论文100篇,收录入论文集的论文共71篇,摘要7篇,组委会选择其中40余篇论文在主旨报告、大会报告以及专题交流会环节进行交流。
论坛以“图书馆,让社会更智慧更包容”为主题,并设立了“数字学术与人文研究”、“公众服务与阅读推广”、“信息技术与智慧图书馆”、“空间设计与服务创新”、“图情出版与专业交流”等5个分会场,论坛聚焦图书馆转型与创新,围绕热点问题、理论研究、前沿技术和最佳实践开展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本届论坛以‘图书馆,让社会更智慧更包容’为主题,这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契机,能够在这里围绕共同的话题和目标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探讨,我们十分珍惜这次各位嘉宾和专家来上海传经送宝的机会。与此同时,我们也衷心期待各位的真知灼见和实践经验能够为两年后建成的上海图书馆东馆,注入更多新的思想、新的力量。”陈超如是说。
上海图书馆连续举办九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旨在打响独具魅力的“上海文化品牌”。通过近二十年的努力,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已发展成为备受海内外图情界关注、影响深远的国际性专业学术论坛,为促进上海乃至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切磋交流的平台。
但是AI也可以取代图书馆中不少岗位。剑桥大学发布的研究中,分析了365种职业被AI淘汰的概率,其中图书管理员以51.9%的概率排在第16位。如何与AI竞争?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提高创造力。过去图书馆在致力于提升人的阅读能力、读写能力,未来要努力提升人的创造力。
创造力可以通过三种素养来培养提升:文化、科学和艺术。文化素养如今已经发展为跨媒体素养,而科学素养又在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重要作用,美育教育一直是图书馆在做的工作。“在今天的技术已经过时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阅读莎士比亚和马尔克斯的作品,依然会听莫扎特、鲍勃·迪伦以及富兰克林的音乐,我们依然会思考那些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哲学家和诗人的伟大的问题。”这些都是人类创造力的产物,也是人类永恒的需求。(图情轩/2018.10.22)
移动阅读用户行为分析,数字化阅读趋势明显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提升,移动阅读也进入了全民化阶段,相关平台都在为抢占市场,积极研究移动阅读领域的阅读需求和倾向。更多的厂商已经敏锐洞察到了中国移动阅读市场用户行为,进而深入解读核心用户群体属性和需求,剖析潜在的消费场景和市场增长点,以为了更好地明确移动阅读市场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近日,就有相关的研究报告面世,现摘录部分主要内容以供参考研究。
移动阅读用户规模稳步增长
2017年,移动阅读市场两大行业巨头完成上市,商业模式较为成熟,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用户层面,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17年底,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3.78亿人,环比增长13.37%。
有声阅读市场在2017年一方面不断获得资本青睐,有声阅读专业平台完成融资;另一方面厂商拓宽商业布局,移动阅读平台——微信读书、当当云阅读也纷纷上线听书功能。厂商多方布局拉近了用户和内容的距离,用户总量稳步提升。
数字化阅读趋势进一步增加
2017年国民综合阅读率达80%以上,国民阅读需求正在提升。自2009年开始,成年国民数字阅读接触率连续8年持续增长,至2017年,进一步提升至70%以上,由此可见,数字化阅读方式市场接受度良好。从数字化阅读行业来看,数字化阅读内容丰富度正在扩充,用户消费需求和付费意愿都有明显提升,用户活跃度、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和使用次数数据表现良好,数字化阅读成为用户阅读的一种重要渠道。
得益于庞大内容基础和优质运营,QQ阅读人均使用行为表现亮眼
女性用户崛起,对游戏偏好较高,未来可尝试“文游联动”运营+改编
应用领域偏好
QQ阅读:
使用QQ阅读的用户对中小学类教育具有显著偏好,表明用户较为年轻;对短视频聚合平台、FPS、游戏中心、MOBA、沙盒等娱乐性领域偏好明显,表明用户娱乐化需求较高,多为年轻用户;支付偏好明显,表示用户具有付费意识和付费能力。
掌阅:
掌阅的用户对综合社区论坛、OFFICE系列等领域偏好显著,表示用户较为成熟,对知识分享和获取需求较高,一般为在校大学生和白领阶层,具有较好的付费意识和付费能力;同时对中小学类教育、二次元偏好明显,表明用户相对年轻;此外对移动电台具有偏好,综合来看,用户年龄覆盖范围广。
咪咕阅读:
咪咕阅读用户对控制、安全管理、输入法等自带工具类应用领域偏好最为显著,表明用户年更为成熟,娱乐需求不高;同时中小学类教育、动漫等领域偏好,用户比较年轻,综合来看,用户年龄跨度大;营业厅特性显著,咪咕旗下产品具有明显的用户导流作用。
书旗小说:
书旗小说用户对FPS、MOBA、综合视频等领域偏好显著,具有较强的娱乐需求和较多的空闲时间,年轻用户居多;对中小学类教育和动漫领域具有偏好,同时说明用户年轻化;对有声阅读具有偏好,表示用户阅读需求较为明显。
另据金羊网马化展报道:8月28日,字节跳动公共政策研究院在北京发布基于今日头条大数据的《城市光谱---2018年上半年网民阅读偏好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广东地区年轻的网民对基于移动互联网阅读的依赖度很强,而中老年人群体更爱阅读的群体集中在东北地区。
这份研究报告对全国366个城市移动互联网用户2018年上半年在今日头条客户端上的阅读数据进行分析。报告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群阅读偏好差异。18-23岁对应人群中,居住在西南地区和广东地区的网民对基于移动互联网阅读的依赖度更强。而随着年龄层的逐渐升高,对移动互联网网上阅读依赖度最高的群体逐渐向东北移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最爱进行手机阅读的人群集中在东北。女性喜好在晚间进行“夜读”,而男性更喜欢“深夜读”。
报告还显示,一个地区网民的阅读内容偏好与城市规模有关,城市规模越大,其网民对科技、财经类内容的关注度越高;地理位置相近的城市群,其人文气质可能存在巨大差异,例如同处东北的黑吉两省与辽宁风格迥异,这也体现我国相关部门在规划城市群时将东北城市群分为哈长和辽中南两个城市群的科学性;沿长江经济带和东南沿海对科技的高关注度,已经成为相关地区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报告发布方字节跳动公共政策研究院方面表示,“希望在调查基础上和社会各界广泛合作,为社会治理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提出,“基于大数据的平台公司,应该更多提供公共产品,将专业性介入到公益性,将数据产品变成思想产品。以阅读数据切入去关注城市、关注城市中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命状态,反映社会发展的脉动。”
(图情轩/2018.10.24)
亚洲大学联盟图书馆馆长齐聚清华对话发展与交流
2018年11月1日,亚洲大学联盟图书馆馆长对话活动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13位图书馆馆长出席了活动。
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是各国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互补。为进一步加强亚洲大学联盟图书馆馆际合作,清华大学图书馆于2017年11月发起了亚洲大学联盟图书馆馆际文献传递合作项目。本次亚洲大学联盟图书馆馆长对话活动以馆际文献传递合作为重点,交流各国大学图书馆发展经验,探讨各国大学图书馆深化交流合作的内容与形式。活动主要分为三部分:图书馆馆际文献传递签约仪式、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讨论与图书馆馆长圆桌对话讨论。
活动中,清华大学国际处副处长、亚洲大学联盟秘书长张传杰代表清华大学向各位亚洲大学联盟图书馆馆长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亚洲大学联盟的成立和发展情况,重点说明了图书馆在亚洲大学联盟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亚洲大学联盟业已开展的交流活动进行了介绍。
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王有强介绍了近一年来亚洲大学联盟图书馆馆际文献传递项目的发起和进展情况,以及此次馆长对话活动的筹备情况,希望各馆以本次对话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交流与合作,为亚洲大学图书馆、乃至世界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随后,清华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蒋耘中主持亚洲大学联盟图书馆馆际文献传递签约仪式,王有强馆长分别与7位亚洲大学联盟图书馆馆长签订了馆际文献传递合作协议。
对话活动中,清华大学亚洲大学联盟图书馆馆际文献传递合作项目负责人张坤竹围绕项目执行情况、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今后的合作前景与建议作了报告。国立首尔大学图书馆、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分别对其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以及特色资源服务平台进行了介绍。与会嘉宾围绕报告内容,从图书馆建设、馆际互借、版权保护、大学与图书馆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
11月1日下午,亚洲大学联盟图书馆馆长对话活动举行圆桌论坛,各图书馆馆长分别介绍了各自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和服务情况,并针对图书馆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亚洲大学图书馆的合作模式、以及建立亚洲大学图书馆联盟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初步共识。馆长们表示,希望未来进一步加强合作,增进交流,共同为亚洲大学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11月2日,与会嘉宾赴北京大学图书馆,听取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关于CALIS、文献传递服务等方面工作的介绍,并参观了沙特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北京大学分馆、古籍图书馆和外国语学院图书馆。
亚洲大学联盟是基于亚洲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由清华大学倡议发起、来自亚洲14个国家和地区的15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共同建立的高校联盟,创始主席单位为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担任联盟创始主席。联盟旨在通过加强成员高校间的合作,共同应对亚洲与世界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经济、科技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联盟创始成员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缅甸仰光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阿联酋大学、沙特国王大学、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清华新闻网/2018.11.6)
中国书法讲座在纽约图书馆受欢迎
2018年11月2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周斌教授主讲的中国书法艺术讲座在皇后区新鲜草原图书馆(Fresh Meadow)举办。本次主题为“笔尖上的文化”讲座吸引了当地社区众多喜爱中国文化的各族裔民众踊跃报名,数十名中国文化爱好者参加了本期学习。
周斌教授从中国书法最基本的握笔、运笔方式开始,一笔一划示范,循序渐进地介绍中国书法传统的要领、以及字体的整体结构与布局把握,努力为初学者正确系统地掌握汉字书法要领、欣赏中国书法艺术打下扎实的基础。
周斌教授还结合笔尖用力介绍了中国气功,讲解中国书法与中国气功相互促进的基本原理,解说正确握笔方法、正确用力,对写好中国书法以及练就书写者专注、平和的内心世界,达到中国传统文化修身养性境界的重要性。
针对较多美国非华裔人员参与,周斌教授还增添红灯笼中国文化元素,鼓励学员学好书法,将“福”字书写到红灯笼上,在即将来临的圣诞期间挂到家中,营造节日气氛。美丽的书法线条和红灯笼立即拉近了中国文化与美国人的距离,促进了参与者对中国“福”文化的了解。
本次讲座将多媒体与现场演示相结合,并配备了对中国文化有深刻认识的英文翻译。周教授通俗易懂、化繁为简的现场传授,让初次接触中国书法的学员很快抓住要领,多次引起教员与学员的热烈交流,提问与解答频频互动,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学员们纷纷表示“希望能多安排一些这样的项目”。
“笔尖上的文化”中国书法艺术讲座,是驻纽约总领馆与纽约市公共图书馆开展的“今日中国”系列文化活动之一,今年已连续三年深入社区图书馆举办中国书法艺术讲座。本次讲座分为四次,11月9、16、30日还将在新鲜草原图书馆举办三次。( e线图情/2018.11.7)
美国UCLA东亚图书馆发现乾隆帝亲自参与编著的《西清古鉴》
《西清古鉴》乾隆皇帝的卸制,
中国魂在这里,
熟悉,亲切,惊喜。
穿越了前世的记忆,
谁的笔墨抹在了我的心上,
我眼睛就变成了黑颜色剔透的玉,
我带您上路,
向来时奔去,请跟我来,
在寻根的路上寻觅......
走进美国位于洛杉矶ucla的东亚图书馆,看看这些宝物。
UCLA是UC系统中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是美国最好的公立大学之一,08年UCLA 虽然全美排名列25 位,公立大学排名第3位,东亚图书馆就在这座世界名校里。
这本书的来历
清乾隆十四年(1750),乾隆皇帝下旨,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工部尚书汪由敦,率翰林仿宋宣和年编制的《博古图》样式,收录乾隆帝平日对青铜器的品题,“以内府所藏古鼎彝尊罍之属案器为图,因图系说,详其方圆围径之制,高广轻重之等,并钩勒款识,各为释文。摹绘精审,毫厘不失,则非往之图谱所能及。”历时两年完成,全书21册,分40卷,共收录青铜器1529件。
乾隆帝亲自参与了《西清古鉴》的编著,和硕庄、和硕果亲王担任监理。编纂除梁诗正、蒋溥、汪由敦外,还有嵇璜、裘曰修、金德英、观保、于敏中、董邦达、王际华、钱维成等重臣,涉及吏、户、工、兵、礼等五部。摹篆、绘图、缮书、校刊、监造等,“虽兼取欧阳修、董逌、黄伯思、薛尚功诸家之说,而援据经史,正误析疑,亦非欧阳修等所能及” 。从内容到画工、书法、款识及刊制都代表了当时国家成书的最高水准。
乾隆皇帝御制的西清古鉴上有和硕果亲王、和硕庄亲王的名字为此书监理。
❖和硕果亲王
和硕果亲王是清朝世袭亲王。雍正元年(1723年),康熙帝第十七子胤礼被封郡王(雍正六年(1728年)进亲王),封号果,死后谥号毅,未得世袭罔替,每次袭封需递降一级。一共传了八代十位。
❖和硕庄亲王
和硕庄亲王为清代铁帽子王之一。始祖为太宗文皇帝第五子硕塞。顺治元年十月封多罗承泽郡王,寻进亲王。七年以无号故改称郡王。八年二月晋和硕亲王。
据陈肃馆长说,这是鲁道夫捐的,他是在哪买的不确定,可能在成都买的,当时他在中国一年多,在北京琉璃场有很多人卖东西给他,他在中国收了很多东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打了十多个包,一个包也没少全部都寄运到了美国。
UCLA东亚图书馆的建立
鲁道夫大约在1947年到了UCLA大学他会流利的中文,他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了解,是他发起建立了UCLA东亚图书馆。他有超前的眼光,成了东亚图书馆第一人。Richard C. Rudolph的命名來自于正1948年担任UCLA东方语言研究所(the Department of Oriental Languages)的所長Richard C. Rudolph,由于他的努力才有今日东亚图书馆。
沿用此书体例,清朝又编纂了《西清续鉴》和《宁寿鉴古》两部书。《西清古鉴》成为文物图谱编纂的范本。
陈肃馆长说,我是第五任东亚馆馆长,非常幸运有机会初步整理我們的中国善本特藏,这些好宝物都在库房里,待整理的太多了。UCLA是一個年轻的学校,沒有人相信我們会有宋本,更別提唐代敦煌卷子,清代卷子,乾隆皇帝御制了,自2015年起,我开始初步整理,经过邀请,请教众多专家,给这些珍品正确弄清楚出处和来源,把它们的故事归集、分类、归档。
清乾隆皇帝十分重视文物典籍的收藏与整理,命将内府庋藏的鼎、尊、彝等青铜器分门别类,仿效《考古图》、《宣和博古图》体例荟辑成编。绘图精审,毫厘不失,器物的方圆围径、高广轻重记载详明,对古器物的铭文均钩摹注释。考证虽兼取欧阳修等众家之说,但又非诸家所能及。书中驳斥了历代著家之谬误,解释疑难,补充遗漏,使三代古器物如现目前。
《钱录》是对历代货币进行著录,书后附跋语一篇,署名梁诗正、蒋溥诸臣。上谕末钤“乾”、“隆”、“静挹山庄”3玺。
乾隆内府刻本《西清古鉴》传世稀少,书内虽收录部分伪器,但因器物均深藏于清内府,为世间所罕见,因而此书对后世的青铜器研究影响很大。
《西清古鉴》不仅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宝贵的图文库,而且既可以赏读,又具有实用价值,是一本了解历史,欣赏艺术的好书。(图情轩/2018.11.12)
致力推动全民阅读,郑州东区最大复合型书店开业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而散落在城市街角的书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大众的“图书馆”,是人们精神栖居的应许之地。
2018年11月12日,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坐拥15万册图书的尚书房海汇中心店盛装启幕。作为首次围绕都市文化需求,量身定制的城市文化空间,尚书房海汇中心店填补了郑州东区新型复合式书店的空白,成为郑州文化新地标。
刚踏入书店,大家就被它的“颜值”所吸引,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橙黄色的灯光照射在一本本书上,不经意间让人放慢了脚步,徜徉在书香气中。不同于以往社区书店,尚书房海汇中心店除了书籍、文创、文具,咖啡、轻食外,将文创美学、咖啡餐饮、文化策展、阅读沙龙等多种交流体验活动融为一体,让市民在舒适文艺的环境中亲近图书、爱上阅读。
目前,尚书房海汇中心店开放在架图书15万余册,涵盖人文、社科、艺术、少儿、教育、生活等3万多个品种。据了解,今后这里还将举办丰富的名家讲座、读书分享、艺术交流等文化活动,使这里成为集文化交流、创意集聚、时尚展示于一体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阎连科、刘震云、南丁、李佩甫、二月河……在尚书房海汇中心店,一面书墙集中展示了河南籍作家、河南出版社的作品,吸引了不少读者驻足。
这是尚书房此次专门打造的“出彩中原、文化河南”特色文创展示区,他们希望为读者展示河南文化作品,提供本土书籍,增强本土文化影响力,响应“出彩中原人”的号召。其中,一套包装精美的《豫荐好书》让很多读者感兴趣,原来这是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将入围中国年度好书榜的5本集团版图书,和河南籍作家李佩甫的《平原客》、马红丽的《食林广记》等共9种图书汇集成套,成为极具文化味的“河南礼物”。
除了河南籍作家的作品,书店还专门集合了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浚县泥咕咕、中原钧瓷等河南特色文创产品,同样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近年来,故宫文创一年的销售已超过10亿元,河南也出现了豫游记、织耕堂等带有河南文化IP的文创品牌,尚书房也希望通过有地道“河南味”的文化的衍生品进行充分展示,让人可视、可感、可体验,感受中原文化的多层意蕴和深厚魅力。
“希望书店成为展示中原文化的窗口。”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总裁王庆介绍,河南文化资源蕴藏丰富,集中展示中原文化成果,有助于增强中原文化的认同和共鸣,也有助于增强河南文化自信。未来,河南省新华书店将持续通过创新文化服务终端,把书店开到更多的社区门口和经济中心,扩大文化服务覆盖面,构建文化服务阵地体系,满足市民对精神文化消费实际需求,大力推动全民阅读,为书香中原建设助力。(温小娟,赵媛/河南日报/2018.11.12)
高校也有了“不打烊”的图书馆
24小时书店、24小时阅览室、24小时“阅读空间”……如今,北京市内24小时的阅读平台悄然增多,一些图书馆也相继开放了24小时阅览区。日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将一层整层设置为24小时开放阅读区,吸引了不少在校生和校友。
周五晚上8点,夜幕笼罩下的北航校园格外宁静,星星点点的灯光中,北航图书馆的大楼亮着明黄色的光,陆陆续续有学生进入馆内。外语学院的两名女生抱着《考研英语词汇》和电脑匆匆赶来,英语专业大四学生小宇告诉记者,进入11月以来,自己和好姐妹每晚都准点儿“打卡”,“考研初试时间快到了,我俩就想最后拼一个月,但是教室关门早,在宿舍学习又怕影响室友休息,我们就想到了学校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据小宇介绍,备考时期“研友”们经常来这里自习,由于图书馆“不打烊”,同学们可以在任意时间进来学习、休息。另一位航空学院的男生告诉记者,从图书馆开设24小时开放区开始,自己就在这里“扎了营”。
记者注意到,当晚进入图书馆的人中,还有几位已经毕业了的校友。晚上8点半,北航2013级校友张先生手提电脑包匆匆赶来,“我有个工作文件要修改,应该要改到后半夜了,这么晚别的地方都打烊了,我也不知道去哪儿,就想起前阵子听说北航图书馆24小时阅览室开放了。”他告诉记者,“毕业了还能再回母校‘上学’,这种感觉真好。”
北航图书馆馆长姚仰平介绍,自今年10月起,图书馆将一楼整层设置为24小时开放区。作为北京首个24小时开放的高校图书馆,初衷是为了解决同学们早晨在外排长队等待开门的难题,“随着24小时开放区的有序运行,我们意识到应该将图书馆的资源有效利用起来,让更多人在更多时间,想看到书的时候就能看到。于是我们调整了读者群体,让图书馆也面向校友开放。”
记者从图书馆的夜班巡查登记表上看到,近一周以来,从晚上10点到次日早上8点,图书馆一层的在馆人数没有下过两位数,值班人员还会将夜间每个时间段读者的动态详细记录下来,甚至详细到有几人在睡觉、在椅子上还是在沙发上睡。“这种感觉就像家一样,总有灯亮着,总有人在等你。”姚仰平说。(北京晚报/2018.11.20)
阅读是教育的一扇正大门
曾经有一位新上任的校长跟我聊天,谈到办好一所学校的“抓手”问题。作为一位新校长,为谋求新作为新面貌,想找到一个好的“抓手”,其心情和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面对这个问题,我不假思索地对他说,如果说只选择一个“抓手”,那就是抓阅读,抓师生阅读。
因为,我认为,抓师生阅读,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对于一位校长而言,无论你有无办学治校的经历或经验,这也是一件非常“靠谱”的事情,尤其是对于一位新校长来说,更是进入“领导学校”这一特殊角色的最佳途径之一。
阅读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不少专家学者都有精辟论述。对我震撼最大的,有3个人的论述,无论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阿莫纳什维利的“培养儿童对阅读的热爱,这是涉及教师人格的大事”,还是朱永新教授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都是见血见骨的。在这些论述面前,我们似乎找不出比这些更好的语句,来阐述阅读之于学校教育的作用与意义了。
事实上,中外众多教育家在他们的教育实践中,无不是把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与能力摆在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他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不管你教的是哪一门学科,你(只要你想成为学生的真正的教育者)都应当使书籍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其实,上学“读书”,原本就是一个常识。在我们的语境里,一个人去上学,去接受教育,就是说他去“读书”。而这个读书,显然不只是读读“教科书”而已。
但是,阅读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活动,却被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比如,中小学生们究竟有多少时间能够去潜心阅读,还是在忙着“刷题”?如今,没有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大学毕业生并不鲜见,一年到头不去读一本书,你能说他是一个真正接受过教育的人吗?在兴趣激发与习惯养成最为重要的中小学阶段,他究竟接受了多少有关阅读的引导?究竟有多少“自由支配时间”去遭遇“那种震撼他的理智和心灵、激发他去深思生活和考虑自己前途的阅读”?
曾经听一位朋友讲,他的一个邻居跟他说起一件颇为苦恼的事情,就是在为已上初中的孩子找一个训练朗读的培训机构而发愁,因为孩子几乎不会朗读,总是结结巴巴的,更谈不上什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其实,这样的学生并不少。所谓阅读,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阅,一是读,用眼睛看,用嘴巴读。遗憾的是,现在不少中小学校忽视了学生的朗读,忽视了这种“童子功”的养成,校园里少了一些声声入耳的读书声。
殊不知,朗读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那些朗读很呆板、很紧张、很费劲的学生进行了长时间观察和研究,发现他们是由于“不能通过视觉和思维同时感知一个以上的词。一下子感知好几个词,特别是一个长句的逻辑上的一个完整部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不能胜任的”。他得出一个结论:“不会阅读并不是智力发展不正常的结果,相反,是不会阅读阻碍了智力的发展。”所以,他在学校听课时,曾提出一个专门的目的:“听学生的朗读。”
缺少了琅琅书声的校园,绝不仅仅是一个尴尬的“寂寞”而已。日本东北大学教授、“脑机能影像技术”权威川岛隆太认为,朗读能“让脑袋变聪明”。他们经过科学测算探明,朗读“能激活60%—70%的大脑皮质”。他们曾经进行“默读”和“朗读”两种实验,结果发现,“出声朗读时,以前额叶皮质区为中心的广泛区域比默读时更为活跃”。而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区“担负着赋予我们人类特征的重要功能”。所以,他指出:“大声朗读意义非凡!”
然而,在一个崇尚花样翻新、追逐炫目概念的氛围里,如果我将“抓阅读”甚至是“抓朗读”,作为一个办学的“抓手”推荐给校长,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乐意采纳。不过,教育真正需要的,显然不是花样翻新与眼花缭乱,而是执着的坚守与朴素的践履。我们常常说要让教育回归本原,那么,究竟是该回到哪里去呢?真正的读书,至少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回归点。因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恐怕很难说他们能够真正地遵循教育规律。
在教育的殿堂里,阅读无疑是一扇正大门。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带着莘莘学子从这里虔诚地走进去,那么,他们以后无论是从事什么职业,在他们的身上,一定都会有一股不一样的浓浓气息,那正是一种受过教育的气息。(中国教育报/2018.11.19)
(作者系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主任,入选“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阅读:“戾气”的消除剂
说到读书意义,很多古人说得透澈亮堂,西汉刘向的论述尤为经典,切中要点,“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无论是人类历史发展,还是一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是去“愚”化的过程,都离不开读书。任何一个时代和阶段,读书都具有“医愚”的功能。
今天的时代与刘向那时已完全不一样,然而,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愚”,有些是人们一直在寻求解决却未解决的问题,还有一些是今天的时代才涌现出来的,具有“时代特征”。“戾气”,就是现代社会转型中典型的“愚”。有些公职人员有“戾”,无视法律、公权私用、藐视职责;有些个别民众的“戾”,无视社会规则和法律。比如前不久传得沸沸扬扬的几起动车霸座事件,比如暑期多起擅自闯入独特自然保护区域事件,践踏破坏,拍摄视频,网上炫耀;有的是富裕或权贵阶层的“戾”,自恃财大气粗,恃强凌弱、炫富欺贫。
“戾气”问题的成因极其复杂,不是一言两语能说得清的,不过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阅读太少。当前中国的社会阅读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还是不令人乐观,人均阅读量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阅读还没有成为国民爱好,人们对于阅读的嗜好远没有像加拿大作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所说的“阅读,几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
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在其文章《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中写道:“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电子书。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早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在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大部分人要么在穿梭购物,要么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因此她下了这样的一个结论:“现在的中国人似乎都无法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或许有些夸张、偏颇,但这确是当今很多中国人的阅读现状。
社会学家滕尼斯在面对工业化社会的来临时,曾忧心于人类社会的未来:“即在工业社会,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们之间机械地组合在一起;过去人们长期相处所形成的家族、村落等共同体消失了,公共规则亦随之远去,社会如何可能?”工业化时代如此,信息化时代和现代城市生活呢?这样的担心正在加剧,原因在于信息化和城镇化将人与人的空间隔离得更远,人们连机械地组合在一起的空间也日益稀缺,更不要说共同体了。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媒介是阅读,超越时空的藩篱,突破孤岛的现象,将人类的文明和价值观传递给每个人。
一般来讲,世界上美好的文字都蕴藏着积极向上的元素,如善良、正直、宽容、勇敢、坚强……即使是人的劣性,也是以批判的形式出现。阅读最大的功能是培育德行,就是美德。具有德行的人,常常具有敬畏感,敬畏天命,敬畏规则,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法律……他们断然不会将一己之欲,超越在公序良俗之上,凌驾在法律制度之上。
这种养成有时是天生的,但是很大程度是依靠外界的约束和培养,如信仰、家庭、榜样等,无疑阅读是很重要的途径。伊塔洛·卡尔维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关于阅读对德行作用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这种青少年的阅读,可能(也许同时)具有形成性格的实际作用,原因是它赋予我们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或形状,为这些经验提供模式,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比较的措辞,把这些经验加以归类的方法,价值的衡量标准,美的范式:这一切都继续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哪怕我们已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我们年轻时所读的那本书。
或许梭罗的话更为直接:“一本真正的好书教给我的远不止阅读它,我必须将它放在一边,然后按照它来生活。我始于阅读,终于行动。”这或许就是阅读的价值和本质。当我们在书中经常遇到善良的人,我们就会慢慢成为善良的人;当我们在书中常常遇到正直的人,我们也就变成了正直的人。我们的阅读是为了塑造自我的世界和行为方式。爱读书的人自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气,当然不是“戾气”,而是底气、和气、锐气、才气、志气……(作者系上海市三林东校党支部书记)
《中国教育报》2018年10月29日
新研究称宇宙还能存在1400亿年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称,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角度分析,宇宙的寿命还有1400亿年。
综合共同社、时事社等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国立天文台、东京大学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阿奇夫论文预印本网站(arXiv)上发布了这一新成果。
这项研究认为,宇宙中不存在足以引发再度收缩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会持续膨胀下去,并在1400亿年后达到无限大,走向终结。
目前公认的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38亿年前的大爆炸,随后开始膨胀演化。不过,关于宇宙将如何走向终结存在多种假说,包括再度缩成一点的“大坍缩”和膨胀至无限大的“大撕裂”等。
研究团队利用架设在美国夏威夷的昴宿星团天文望远镜观测分析了约1000万个星系的引力透镜效应,对宇宙中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分布进行了迄今最全面的解析,绘制了暗物质的立体空间地图。他们通过一系列计算评估得出结论认为,宇宙的寿命大概还会持续1400亿年。
引力透镜效应是指光线在通过大质量天体附近时会发生弯曲的现象,就好像一个“宇宙放大镜”,可以帮助研究宇宙中最早和最遥远的星系。而暗物质和暗能量对星系的形成和宇宙膨胀起到了关键作用,是预测宇宙未来的重要依据。(新华社/2018.9.27)
我国首次在天宫二号完成植物生长全过程实验
我国首次在天宫二号完成植物生长全过程实验 在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实验室里拍摄的拟南芥,用于与天宫二号上种植的同一品种拟南芥进行对比研究(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天宫二号在轨运行两年多来,开展了众多空间科学和应用实验,其中包括完成我国首次高等植物“从种子到种子”的空间长周期培养实验,为发展空间植物培养技术、探索保障人类长期空间生存,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据课题负责人、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郑慧琼研究员介绍,高等植物是空间生态生保系统的关键因素。如何利用植物在空间生产粮食与蔬菜,供人类长期空间生活需求,是载人航天必须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
以往,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也曾开展过多次空间搭载飞行实验,但由于在太空中时间有限,最多只能展开种子萌发、幼苗生长阶段的实验。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在发射之际,搭载了一个由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微型培养箱,里面种植有粮食作物的典型代表水稻,和绿叶植物的典型代表拟南芥。
除了部分植物样品于2016年11月18日随着神舟十一号返回地面,大部分植物样品至今仍然留在天宫二号。科研人员成功地通过地面遥控,对留在太空中的培养箱进行温控和浇水,启动了拟南芥和水稻生长,并顺利开花结果。这是我国首次在太空中完成“从种子到种子”全过程的空间植物培养实验。
郑慧琼表示,此次实验验证了利用植物光周期反应原理调控空间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设计思想,为有效利用空间有限资源进行最大化的植物生产,提供了重要空间实验证据;首次成功获得了拟南芥和水稻在“长日”与“短日”条件下,生长发育全过程的实时图像数据,有多项新的发现;在国际上首次成功为基因信息安装了“追踪器”,利用植物开花基因“启动子”带动绿色荧光蛋白,在微重力条件下表达并获得实时荧光图像;首次获得微重力在叶维管组织发育作用的证据,并对其进行了转录组分析;首次对水稻吐水、拟南芥寿命和根的“向触性运动”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通过与地面上同步种植的水稻与拟南芥进行对比研究,科研人员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现象:例如,由于在太空中没有地球上的重力引导,植物方向感差,根的定向生长运动明显受阻,太空中的水也不能有效地回到土壤中。但在太空微重力的条件下,水稻的吐水活性却显著增强。利用这一特性,未来可应用于空间制备净化水或空间制药。
“点头运动”是植物细胞周期性生长的外在表现,其过程受到生物钟基因的严格控制。研究发现,太空中生长的拟南芥花序轴的点头幅度和频率,都明显小于地面对照,说明微重力抑制了植物的点头运动。
研究还发现,植物在太空中虽然开花晚,长得慢,但衰老速度慢,寿命显著延长。太空中拟南芥在“长日”条件下,植株比地面对照多活65天,“短日”转“长日”,植株则比地面多活456天。在太空中,水稻的第一和第二叶片衰老也慢于地面。(张建松/新华网/2018.9.29)
科学家成功“驯化”出番茄新品种
过去,人们把狼驯化成狗,更多地是为了让它看家护院;现在,如果让我们重新驯化狗,可能我们更需要它的陪伴,甚至把它看作一名“家庭成员”。时代不同,需求也不同。那么农作物是不是也可以重新“驯化”,使之更加符合我们的需求呢?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研究组与高彩霞研究组合作,从大自然中选择了四种野生番茄,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根据人们的需求,重新“驯化”出了一种同时具有天然抗性(野性)和优良产量、营养性状的新型番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10月1日《自然—生物技术》。
以前,人们“驯化”农作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产量以获取更多的食物。“当时人们只是为了吃饱肚子,所以最初驯化野生植物时,首先考虑的是产量。为了能够生存,人们甚至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和照顾作物。结果使得作物比它们的祖先(野生植物)越来越“娇贵”,一旦脱离人的照顾难以生存。”许操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为了提升作物的抗逆性,传统育种做出了巨大贡献,它主要通过杂交的方式,将野生种的抗逆性状导入栽培种,这种方式需耗时多年,而且常伴随连锁累赘,导致抗逆性状的导入降低了作物的产量或品质。
如今,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农作物特性的需求也有所变化。需要全新的作物品种,能够把人们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因此,我们希望利用现代生命科学技术,设计一种快速精准的方法,从头开始,‘驯化’出符合人类需求的新作物。”许操说。
研究人员在大自然中寻找到了具有天然抗逆性的野生番茄品种——醋栗番茄,在不牺牲其抗逆性的前提下,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精确靶向基因编码区及调控区,将产量和营养性状精准地导入野生番茄,将其“驯化”成了新的作物类型。
这种重新驯化策略的优势在于,它是从大自然中寻找的、具备天然抗逆性状(野性)的、“血统纯正” 的野生植物,使用现代生命科学技术进行精准驯化,在保证“血统纯正”的前提下,获得符合人们需求的新型作物。
“我们通过这一研究重新驯化获得的番茄新品种,保持了它“野生血统”中的抗盐碱和抗细菌病害的能力,同时又提升了产量和营养。”许操说。(辛雨/科学网/2018.10.3)
走出节水困境:关键在制度设计
高灌溉效率并不一定会带来农业耗水的减少,政策制定者们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先行的农业灌溉政策了。
日前,来自全球8个国家的7所大学和3家国际研究机构的11名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共同提出:当灌溉效率增加时,用水也随之增加,现行灌溉效率政策通常不会减少耗水量。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上。
“回归水量”减少,耗水量增大
在有限的淡水资源条件下,满足更高的淡水需求,目前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困境之一,在农业领域尤为如此。
农业作物灌溉用水占全球地方水用量的70%,鉴于此,政府通常支持提高灌溉效率,推广先进技术以提高作物产量,希望把每滴水“用在刀刃上”,从而将“省下”的水可重新用于城市、工业和环境等其他领域中。
然而,当灌溉效率提高时,灌溉引水量中会有更大比例的水用于作物生长,即作物的耗水量比重增加,那么原先的地下水补给量与回到河道中的水量比重将会减少,由于这部分水不用于作物的生长,不能提高作物产量,因此农民视其为“损失”。
实际上,这些被称为“损失”的水是回归水,回归水将会在流域或集水区的其他地方被重新补给和利用,所以回归水是有价值的。
论文作者之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亚华教授是水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导致节水困境的机制在于,先进灌溉技术在提高灌溉效率的同时,增加了耗水量比例,而耗水量比例的增加会使回归水量比例减少。”
这意味着,节水灌溉技术会“鼓励”农民种植更多的水资源密集型作物,从而增大作物用水量与灌溉面积,使耗水量增大,这些人类活动又会减少回归水量,那么用于生态环境和其他方面的水量将减少。
原因在于不当的灌溉补贴
“过去几十年里,节水灌溉快速发展,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灌溉效率,但是不当的灌溉效率政策,如补贴方式等,会促进农民扩大生产,消耗更多的水资源。”王亚华告诉记者。
此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曾对世界上13个国家的灌区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又对印度、摩洛哥、巴西以及美国的爱达荷州等国家的灌区进行了研究,结果均表明“现行灌溉效率政策通常不会减少耗水量”。
研究指出,决策者通常不知道流域尺度水资源核算的重要性,或不理解农业灌溉者对旨在提高灌溉效率的补贴所做出的行为反应。
“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王亚华表示。该研究同时指出,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对灌溉回归水量有直接的影响,那么节水灌溉技术对灌区的蒸发量、散发量、地下水渗流量和地表径流量是如何影响的?影响的程度有多大?“这些水资源核算问题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科学理解节水困境,说明有必要对于提高灌溉效率补贴而增加公共支出的做法进行全面评估。”论文第一作者、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昆廷·格拉夫顿教授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强化制度约束 实现真正节水
“Water cannot be ‘saved’.”昆廷·格拉夫顿告诉记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改变谁以什么形式,以及何地、何时获得水。”
王亚华告诉记者,在现行灌溉效率政策下,获益者希望维持现状,而大量旨在提高灌溉效率的补贴,又促进了这些人的寻租行为。“这是导致节水困境难以打破的重要原因。”
“破解困境的关键就在于制度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约束,真正实现节水。”王亚华说。
对于该研究提出的节水困境,我国农业节水中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例如:节水灌溉的推广使灌溉回归水量减少,对下游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可利用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此外,中国在农田和灌区层面的水资源核算尚不完善,这些都增大了节水灌溉政策制定和推行的难度。
王亚华表示,未来中国的农业节水政策,可以从该研究中获得重要启示。第一,要以精确的综合水资源核算为基础,设置从农田到灌区不同尺度的水资源账户,弄清计算单元内的蒸发量、散发量、地下水渗流量和地表径流量;第二,要对水资源的引用量和农田灌溉面积进行严格的总量控制;第三,诸如补贴、工程设施建设等节水灌溉政策要以成本-收益分析为基础,确保节水灌溉政策所产生的公共利益大于成本;第四,评估灌溉效率提高所带来的风险,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要防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五,加强对灌溉者行为机制的研究,深入理解节水灌溉政策对灌溉者行为产生的影响。(韩扬眉/科学网/2018.10.8)
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减排新战场
提起垃圾填埋场,你第一反应或许是挥之不去的恶臭。殊不知,除了臭味,垃圾填埋场还是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来源。
为此,科研人员正试图开展垃圾处理领域污染物跟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的研究。
减排压力带动技术革新
甲烷在近200年内呈加速上升态势,水稻田、反刍动物、垃圾填埋等成为甲烷主要的人类活动释放源。
而垃圾填埋场就是最大的人类活动甲烷释放源,垃圾填埋场内的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垃圾填埋气。
“通过垃圾处理方式的优化,减排潜力巨大。”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英国、德国能够‘模范’地完成《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在废物领域所做的工作。”
这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垃圾填埋场是中国重要的甲烷人为排放源。我国生活垃圾总体呈现含水率高(40%~60%)、易降解有机物含量大(50%~70%)等特征,在厌氧填埋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甲烷。
“一方面,我们产生垃圾的量大;另一方面,容易降解产生甲烷的垃圾比例又高。”因此,在刘建国看来,借鉴欧洲国家的成功经验,我们在废物领域可以“做文章”的地方很多。
减排目标带动了垃圾处理技术的革新。近年来,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正在成为国内外竞相研究开发的热点,如收集垃圾填埋气用于锅炉供热或并网发电、经火炬燃烧后排放等。
刘建国表示,甲烷减排技术既包括对填埋气的直接捕集氧化去除,也包括通过源头的有机物分流处理和替代填埋方法等来降低有机垃圾的直接填埋量。
城乡与东西部现状“两重天”
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城市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经达到了97.1%,也就是说,接近100%都进入符合国家相应规范标准的设施中去处理。
“我国在垃圾处理领域整体上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刘建国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国内大中型填埋场的建设水平、运营管理,特别东部、中部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
“但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各方面的地方差距很大。”他说,“有好的设施但没有足够的资金运行好,有的还没有专业的技术,比如西部地区。这种不平衡的问题特别突出。”
他同时指出,农村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跟城市是“两重天”。“由于长期在管理体制上没有理顺,农村的小填埋场好多都是不太规范的。”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蔡博峰等研究发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发达地区,由于城市化的进程较为成熟,生活垃圾排放量相对较大且集中,是填埋场甲烷排放较集中的区域,且很大一部分来源于Ⅰ类填埋场(填埋量≥1200吨/天),其他地区的甲烷则多来自于Ⅱ类(填埋量为500-1200吨/天)和Ⅲ类填埋场(填埋量为200-500吨/天),其中西南、华中、西北地区尤为显著。
研究表明,填埋场规模和甲烷排放模式受经济水平影响最为显著。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例如西北和西南地区,垃圾主要以填埋方式进行处理,再加上随着经济和消费结构的改变,直接导致固体废弃物产量急剧升高,填埋场的甲烷排放量也有所上升。
垃圾分类及预处理减排效果最佳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气候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等,在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和环境健康影响领域开展了近6年研究工作,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他们的结论是:中国垃圾填埋场实施低碳情景可减排54%的甲烷,同时可使近1000万人免受填埋场恶臭影响,温室气体减排与环境健康协同效益显著。
“能够减排污染物的技术措施或者技术路径,通常也能减排温室气体,因为机理是一样的。比如,垃圾填埋场厌氧降解产生甲烷、二氧化碳,过程中同时产生恶臭气体、高浓度的有机废水等。”刘建国表示,无论处理系统的优化,还是单项技术的提升,都同时具有污染物减排和碳减排的双重效果。
事实上,为了把恶臭控制住,垃圾填埋场普遍都采取了很多技术措施,投入了很多资金。
“但如果进入填埋场的垃圾的特性不改变,还是含水率很高、可降解的有机物含量很高,控制起来难度就很大。”刘建国坦言。
为此,他认为,最有效的还是源头控制。“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通过垃圾分类、预处理等,改变进入填埋场的垃圾的性质。”
这也正是欧洲国家采取很多措施来做的事。“如果从源头减少易降解物质进入填埋场的量的话,就可以从源头控制温室气体的产生。”刘建国说,“垃圾分类对于温室气体减排有很重要的意义。”(陆琦/科学网/2018.10.9)
图书馆举办“感恩黄淮”朗诵比赛
9月25日下午,图书馆“感恩黄淮”朗诵比赛在南楼二楼会议室举行。图书馆馆长弯红地、副馆长汪利锋及全体职工聆听了朗诵。
经过初选和预赛,图书馆有四名同志参加了比赛。馆领导汪利锋带头参加朗诵,他用诚实的语言和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把黄淮学院的发展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的惟妙惟肖,感人动人,朗诵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曾经在全校演讲获二等奖的袁俊艳、侯志萍,用她门亲眼看到和亲身感受到的黄淮学院取得的成就和热爱图书馆本职工作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初来图书馆的徐敏,感受到来了黄淮学院如到家的感觉,把朗诵推向了高潮。
通过此次“感恩黄淮”的朗诵比赛,充分表达了广大职工热爱黄淮学院的心情以及表达了黄淮学院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今天辉煌成就,让大家从心眼里热爱黄淮。大家都希望,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黄淮学院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驻马店市女书艺术研究会揭牌仪式在图书馆举行
2018年10月10日上午,驻马店市女书艺术研究会揭牌仪式在图书馆南楼4楼举行。驻马店市文联副主席禹静、黄淮学院宣传部部长洪军、副部长杨新锋、图书馆馆长弯红地及研究会会员等出席仪式。
女书是湖南江永女书专用的汉语方言音节表音文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妇女专用文字,其载体分纸、书、扇、巾四大类,内容大多是描写当地妇女的婚姻家庭、社会交往、乡里逸闻、歌谣谜语等。女书被专家誉为“三大奇观”。2006年5月,女书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淮学院石浅老师潜心研究书法多年,经过精心筹备,成立了驻马店市女书艺术研究会。此次驻马店市女书艺术研究会的成立,为女书艺术爱好者搭建了良好的笔会交流平台,更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发掘书法艺术魅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书馆在向“知识学习中心、文化传播中心、情报检索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转型发展过程中,致力于打造服务市民与读者的文化平台。女书艺术研究会的成立与运作,对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将发挥积极作用,图书馆将提供更好的便利条件和服务,推动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
“文化与艺术”集邮文化进高校活动在艺术设计学院举行
弘扬艺术喜相逢,方寸之间结友谊。10月19日上午10点,由黄淮学院集邮协会与驻马店市集邮协会联合主办、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图书馆及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河南分会承办的“文化与艺术”集邮文化活动进高校展览活动在艺术设计学院一楼大厅举行。
副校长兰军瑞、工会副主席李纪周、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部书记李信生、图书馆馆长弯红地、驻马店市邮政分公司副总经理梁满、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河南分会会长王红专及艺术设计学院师生、读书协会会员以及我市集邮爱好者200多人出席了开幕仪式。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陈向阳主持了仪式。
我校集邮协会会长弯红地在致辞中,指出邮票是凝固的文化艺术,是流动的社会乐章,也是开展艺术素质教育的理想载体。希望通过举办邮展,激发学生对文化和艺术的浓厚兴趣,更全面地提升文化素养,在同学们的校园学习生活中、在未来的创新创业中、在校园文化的形成提升中、在学校的转型发展中,发挥潜移默化的文化促进作用。
驻马店市邮政分公司副总经理梁满、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河南分会会长王红专分别发表致辞。王会长表达了对我校转型提升的赞许和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向我校集邮协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赠送了集邮书籍、邮品,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副校长兰军瑞宣布“文化与艺术”集邮文化进高校活动开幕,随后与参会者共同观看了邮展,鼓励多举办这样有益学生的丰富多彩活动。
在邮展举办的同时,王红专会长还为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和集邮爱好者举办了《邮票与市场开发和设计》专题讲座。
黄淮学院图书馆动画分馆举行揭牌仪式
11月1日上午10时,在动画学院一楼举行了黄淮学院图书馆动画分馆揭牌仪式。副校长张艺迪、工会主席曹忠义出席并为分馆揭牌。
仪式由图书馆馆长弯红地主持。议程简洁明快,气氛庄重而热烈。介绍完参加仪式的领导和师生,张艺迪和曹忠义就共同为分馆揭牌,教师韩枫、学生张硕代表读者进行了在分馆借书的首次体验。
动画学院是我校成立较晚的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学院领导十分重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着力提高师生的阅读、学习环境,积极筹措提升办馆条件,主动对接图书馆进行业务指导,并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建成了我校第一个图书馆分馆。目前,动画学院分馆建有藏阅空间和研修室各一个,总面积100多平方米,藏书5000多册,提供书报刊电子阅读平台,含4000多种期刊、25000多种图书、200余份报纸。馆内环境优雅,氛围和谐,深受读者喜爱。
主分馆建设,是我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学院资料室升级改建为图书馆分馆,建立网络化的图书资料配置与服务体系,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全校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这有利于提高对教学和科研、专业建设等工作的文献信息保障能力,有利于拉动读者需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营造学习氛围,塑造良好学风,有利于推动我校图书资料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动画分馆是这一建设构架体系当中的首个投入运行的分馆,在我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建设工作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图书馆举行“青春有我 展望未来”演讲大赛总决赛
12月7日晚,由校团委、图书馆主办,读书协会承办的“青春有我 展望未来”演讲大赛总决赛在图书馆南一楼118室举行。图书馆馆长弯红地、校团委副书记汪莹莹及相关部门领导担任本次大赛的评委。
本次活动旨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锻炼学生们的演讲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风气氛,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舞台。历时一个月,最终有9位选手进入总决赛。选手们紧扣主题以自己的人生感悟诠释青春的含义,以饱满的热情描绘美好的愿景,表达了选手们对生活真挚的感触,对青春与未来的思考。通过评选,李冰玉同学荣获一等奖,王馥润,钱富家,张金科3位选手荣获二等奖,曹梦琦等5位选手荣获三等奖。
图书馆馆长弯红地针对每个选手逐一作了精彩点评。提出“青春有我,我即青春”的观点,鼓励同学们多看书学习、多到图书馆拥抱书籍,不辜负青春这段美好时光。并以“只要有一颗青春的心,人生会永葆青春;青春是要享受的过程,一切梦想皆有可能”与同学们共勉,愿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对青春与未来有新的转变新的开始。
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表示自己从此次比赛中收获了很多。读书协会辩论演讲部成员杜琰说道:“选手们的演讲让我明白青春应该有意义地度过,不浪费青春里的每一刻时光,这是我观看此次比赛的最大的收获”。
- 上一篇:图情动态信息(2019.1)
- 下一篇:图情动态信息(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