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图情动态信息(2018.1)
日期:2020-07-06 07:01:49  发布人:admin 

目录

理论园地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井喷式增长………………………………………………

以产教融合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新时代高等教育急需自我革命

建一流本科教育还需打通哪些堵点

教育部:将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地方高校如何出特色创一流

建设一流学科重在顶层设计…………………

大学文科教学怎样实现角色转变……………………………………………

北大文学博士帮老师开游戏课:让游戏更有人文关怀………………………

 

图情动态

2018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在河北廊坊隆重召开………………………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

我们为什么要做阅读推广……………………………………………

美国怎么做阅读推广?……………………………………………………

德国:不拘形式 全民阅读…………………………………

美国公共图书馆2018年图采调查结果出炉,哪类图书更受欢迎?……

阅读推荐要“对症下药”…………………………………………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升级改造展新颜………………………

 


实践探索

兰州大学现巨幅3D墙绘:由多名学生历时一个月完成……………………

首例3D打印人眼角膜问世:干细胞、藻酸盐和胶原制成墨水………

“晒太阳”为何能增强学习记忆能力?我国学者发现背后原因

依图科技CEO:全中国差不多12个人跟你长得一模一样

 

馆务动态

我校集邮协会成立仪式在图书馆举行……………

皖西学院、六安市客人到我校图书馆考察交流

我校在全国首届大学生中华经典美文诵读大赛中荣获佳绩……………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井喷式增长

——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在京举行

 

产学合作1

524日—25,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对接会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企业的20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培养堪当大任的卓越拔尖人才”的主题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要牢牢把握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高等教育要超前谋划、先导发展,领跑更快一点、公平更高一点、内涵更深一点、变轨超车更坚定一点、高教创新更精准一点。他指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推出“卓越拔尖计划”2.0,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2035年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为帮助更多高校和企业开展合作,更好地推进新工科建设,发挥优秀企业和高校的榜样作用和影响力,推广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案例的成熟做法和先进经验,对接会上举行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合作伙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组织奖”颁奖仪式,并公布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案例”。腾讯、华为、百度等企业被评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合作伙伴,湖北工业大学、青岛大学、重庆文理学院、常熟理工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获得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组织奖。20个项目被评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案例。

产学合作2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徐晓飞详细介绍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实施进展、项目演变和管理规范,并指出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有利于加快促进新工科建设,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校企应加强协同,携手共创教育合作新篇。

重庆大学副校长廖瑞金结合重庆大学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探讨了产教融合的跨界培养模式。他指出,高校应顺应工程教育“跨界”培养、协同育人的大趋势,才能立于工程教育改革的潮头。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中国战略Marketing部部长郭豪翀,慧科创始人、董事长方业昌博士分别围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作“产教融合模式创新支持新工科建设”和“产学协作培养创新人才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主题报告。

25,会议围绕信息、通信、电子、机械、化工、建筑、金融、管理等领域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制造、机器人、区块链、微电子、网络空间安全、虚拟现实10个方向进行了项目群交流研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自启动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来,每年的项目参与企业数量、征集项目数量、资助经费和参与高校数量均实现大规模增长。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介绍,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从2011年开始实施,当年只有8家企业245个项目,提供经费1200,而今年仅上半年的相关数据分别是346家企业、14576个项目、35.15亿元,按比例测算,分别是当年的87倍、121倍和500,按照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今年下半年还会有大量增加。政府搭台、企业支持、高校对接、共建共享,有效激发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下一步,教育部将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三级实施体系,持续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态。彭诗韵/中国教育新闻网

以产教融合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有678所,超过了全国所有本科院校的半壁江山。因此,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北京联合大学(以下简称学校)伴随改革开放而生,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和智力支撑。进入新时代,学校紧紧围绕北京“四个中心”新定位,明确提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北京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确定了校地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学专融合、心智融合“五大发展路径”,着力为北京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智力和文化支撑,办学定位更加聚焦,服务面向更加精准,建设路径更加清晰。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调研市属高校时强调,市属高校要把握好首都发展需求,坚持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林克庆在北京联合大学调研时指出,要扎根京华大地,对接北京要求,解决北京问题,增强办学的“北京味”。作为市属综合型大学,学校在建校初期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累计培养出二十余万各类人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需要高等教育发挥人才支撑作用。市属高校应服务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战略大势,大力加强与区域性社会及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大学更应强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培养精通技术、了解市场前沿和适应企业发展的“懂理论、强实践”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北京联合大学持续加强改革创新,健全对接产业、亲近行业、携手企业的运行机制,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学校始终坚持让自身的发展与社会需求同步,锲而不舍服务北京发展,努力建设产教融合长效合作育人平台,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产教融合纵深长效发展,逐步建立了具有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特色的产教融合育人新格局。2017年,由学校参与起草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专业整合

为适应北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学校专门成立产教融合机构,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引导专业发展与行业产业对接,依托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力争在智能驾驶、功能食品安全检测、智慧旅游、文化遗产保护、北京学等应用型领域取得较大突破。

在服务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坚持以市场需求的产业为导向,改造原有的信息、自动化、机电等按学科设置的传统学院,创建机器人学院、智慧城市学院、城市轨道交通与物流学院。机器人学院在特聘教授李德毅院士带领下,完成从传统工科专业向“人工智能+专业”方向转型;城市轨道交通与物流学院与中铁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适应“一带一路”背景下北京市轨道交通和物流业发展需求,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智慧城市学院在原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基础上,增加大数据方向及移动通信应用方向。在服务北京市文化中心方面,集成全校艺术类教育教学资源,设立艺术学院,探索北京文化与艺术人才培养新模式;历史学专业设置“文遗保护与利用”专业方向;增设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为北京地区培养急需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专门人才;新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互联网与传媒行业高度发达集中的北京培养文化传播专门人才等。

产业需求导向,创新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邀请和吸引企业融入学校,全程介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在2015版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意见中,强调修订过程要进行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调研、兄弟院校调研等,要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着力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鼓励有条件的专业试点为期一年的实践教学,积极推进“实培计划”,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有机融合。鼓励聘请业界专家和校外名师承担教学任务,逐步实现1/3的专业必修课程和1/3的教学内容由业界专家和校外名师讲授。

学校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进行了多样化的实践探索。机器人学院围绕学校“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发展目标,以“载体汇聚学科专业、以科学任务带动人才培养、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推进新工科学院的建设。

应用文理学院历史学专业与故宫博物院和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三家启动本硕连通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培养及“3+2+2” 七年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合作开设文物保护修复试点班,得到北京市教委批准。2018年与故宫博物院签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

智慧城市学院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内)联合成立校企合作项目班,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行业专家讨论并制定项目班培养方案,并聘请高校、行业内知名企业专家进行论证。通过课程置换的方式,将项目班大学三年级、大学四年级的所有专业课及毕业设计置换为由达内组织的企业项目实训。在项目实训结束后,由达内统一安排真实项目开发实训,承接真实商业项目开发的工作。

夯实基础,建设一线育人平台

学校大力推动产学研用合作育人平台建设。获批北京市首批“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发起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16+1”旅游院校联盟,加入欧亚交通类大学国际联盟,成立了国际产学合作促进中心。北京学研究基地入选首批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围绕“三山五园”“三个文化带”,助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北京政治文明研究基地获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哲社规划办共同认定。台湾研究院坚持服务北京、服务中央,多项成果受到国台办、市台办的肯定。

旅游学院积极建设旅游实践教学中心,以“面向旅游全产业链、产学研合作开发、智慧景区模式设计”为建设思路,该中心2016年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先后与首旅集团、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等多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师范学院通过北京市“高参小”项目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围绕文化建设、课程改革、学生社团、教师成长、教学研究五大方面,系统设计并实施了体育美育素养提升工程。四年来,为7所小学授课4万余课时;编写出版27本小学体育美育拓展型教材;指导四百多人次学生参加区级以上竞赛获奖一百余项,为小学教师开展各类培训达三百余场。健康与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构建了行业需求导向的资源、社群、课程协同驱动的个性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依托上述资源开展课程必做的开放性实验项目,将研究内容转化为课程案例,形成课上课下融通的格局。城市轨道交通与物流学院物流工程专业依托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形成基于能力模块化、过程层次化的校外实践基地群。通过形成基于感知教育、感悟教育、创新教育和应用教育四个层次的基地群,促进校企合作的力度,实现学校、企业、行业的深度融合,构建稳定、高效、双赢的企业实习运行机制,建立了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依托校内市级工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中铁集团等实践基地群,境外俄罗斯乌拉尔国立交通大学、莫斯科国立交通大学等合作高校的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了校内、校外、境外“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校内实践工程化、校外实践实战化、境外实践常态化”的目标,同时制定了其运行机制及城市轨道交通与物流学院的《境外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并开始实施。

注重实践,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制定《关于提高教师专业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实施办法》,将“教师在一个聘期内拥有半年及以上企业实践经验”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之一;出台《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管理办法》,选派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顶岗实习、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在实践中成长为“双师素质”教师;出台《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职务专利等知识产权资助办法》《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与北京市有关委办局合作建立八个科研基地。鼓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课题,提升应用型教师科研能力和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近两年,教师主持横向课题经费数量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加强外聘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水平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学校兼职教师。机器人学院引进高水平行业领军人才担任院长;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师资队伍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指导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聘请行业、大中型企业中专业技术强、实践经验丰富、掌握行业前沿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外聘教师、客座教授,充实学校师资队伍结构。

合理规划,推动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学校制定《“十三五”课程建设规划》,推进课程建设内涵建设。专业和课程建设的目标要与城市型、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相互匹配,校企共同建设专业和开发课程是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示范特色专业和应用型课程建设。继续立项支持校企共同开发建设应用型课程和教材。围绕专业主干课程建设,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教学和教材建设,开发产学合作特色系列教材。“十三五”时期末拟出版二十部左右产学合作系列特色教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人才教育体系;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采用自建课程和引进优质在线课程的建设,通过与“爱课程”和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合作,引入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丰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资源,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引进黑板(Blackboard)平台,丰富网络课程教学的发展。到2020年,形成与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结构合理的应用型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力争建成2门~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上线慕课3门~5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每学期开设230门以上;重点建设60门左右的产教深度融合课程,彰显应用型课程特色;重点推进专业核心课程深化改革,遴选90门左右立项建设;建成一定数量的双语和全英文课程。

保障实施,完善机制建设

强化机制体制建设。严格落实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要求。制定《教育教学研究改革项目管理办法》,促进教师参与教学建设与改革,推进教学研究常态化。每年以通识教育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应用型课程等课程建设和规划教材建设为抓手,设立专项资助经费促进教学改革。学校文件明确提出,研究成果突出、效果显著的校级及以上项目认定级别可上调一档,增加教学投入权重,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建设。近三年,共设立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62项,各类课程建设项目三百余项,校级“十三五”规划教材项目133项,获批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0项。

鼓励引导教师加大教育教学投入。修订岗位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等文件,逐步完善教学为主型教师的岗位设置、晋升和聘任通道;将教育教学类成果明确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岗位业绩条件;制定《教育教学奖励暂行办法》;设立教学优秀奖和青年教师执教能力奖励等专项奖励。

特色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前,学校已建成3个市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4个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院级以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超过200个,基本实现每个专业都有1个及以上的稳定实习基地。学校各专业与科研院所、企业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2015年至今,共有243个毕业设计(科研类、创业类)项目、56个大创深化类项目获得支持。合作科研院所和校外企业超过150家,校外指导教师200多位,校内指导教师近140位,受益学生超过300名。

学生“学以致用”初见成效。通过参加科技项目和学科竞赛活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搭建“院级—校级—市级—国家级”四级竞赛体系,搭建了包含“启明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启明星”系列赛事的“启明星”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2015年—2017年,“启明星”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1,195项,参与学生约6000人次。目前,全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组织校级学科竞赛30余项,每年有7000余人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得市级及以上各级各类奖项数百项,呈逐年增加趋势。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竞赛中成绩优异。2017年1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学校排名在全国普通高校300强榜单内,位居191位。北京地区有21所高校入围榜单,学校排名第13位,在北京市属高校中排名第3位。

以产教融合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就是要建立积极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社会有效对接融合,推动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育人模式。北京联合大学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完善产教融合促进机制、搭建开放式政产学研用合作发展平台、构建“双师双能型”高水平教师团队、推动产学合作共建特色专业和课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学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长效运行机制逐步趋于完善并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将更加聚焦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服务“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更加聚焦内涵、特色、差异化,切实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加聚焦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更加聚焦“研、创、教、考、评、馈”的教育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链条,确保本科教学质量,并将继续把产教融合发展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特色,健全完善产教融合长效运行机制,实现学校与区域良性互动、双赢发展,不断提升培养业界精英的应用型大学办学水平。李学伟(北京联合大学校长/《北京教育》杂志

 

 

新时代高等教育急需自我革命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近些年,中国社会包括高校的政治生态有了彻底的改变,但是高等教育的学术生态问题由于其特殊性、隐蔽性,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教育本来不该有“GDP”,却存在一个又一个“教育GDP”,比如:从追求学位授权学科数量到追求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从要求论文数量到SCI论文再到影响因子再到ESI高被引,从争取教授、博导,到争取各类人才帽子、院士,从评审科技成果到争取国家、省部科技奖励,等等。由于“教育GDP”的影响,大学放松了本来应该专注的人才培养,管理部门一些推动大学发展的本意助长了对“教育GDP”的追求。对这些“教育GDP”的过分追求,使得我们在相当程度上忘记了教育的宗旨、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忽略了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怎样培养简单正直、担当奉献、专注职业的人格品德,怎样真正把办学重心、教师职业重心放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上,怎样营造实事求是、求真致新的学术文化等根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高校的根本任务、基础性工作等提出了明确的、更高的要求。实现这些目标和要求,高等教育急需自我革命,重归大学根本职能,重塑大学学术生态。

一是强化对书记、校长、院士的考核管理,建立大学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学术生态。对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按照教育家政治家的要求,重点考核全心全意工作和班子建设、现代大学的理解和管理能力、师生公认和带动学校发展、是否用行政权力谋取学术资源等。对院士,重点考核教书育人和促进学术发展、严格遵守院士规范与要求等。书记、校长考核已有制度,院士有要求无严格考核。管好了大学书记、校长和院士这些“关键少数”,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风清气正和健康发展。

二是各级行政部门要真正落实“放管服”,让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大学要按照党中央和国家法律的要求依法办学,同时,各级行政部门要依法管理,不要设置各类人才帽子计划、各类奖励计划,和除中央批准外的其他各类工程和计划,发表国际上广泛认同的论文、解决业内公认的难题,与奖励、帽子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要在大学考核评价过程中强化奖励、人才帽子等衍生性成果,论文、专利、报告等原始性成果才是科学研究的表达形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取消这些评价指挥棒的干扰之后,教师就会少填很多表、少开很多评审会、少跑很多关系,更多致力于培养人才、解决科学问题和攻克技术难关;高校就会静下来更多思考中国大学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培养更多更好的学生,产生更多更好的教授和科研成果,也会产生一批新时代的教育家。

三是大学要不忘初心、专注教书育人。大学要把党的建设与教学科研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加强制度文化、职业文化和科学文化教育,培养未来爱国为民、崇德守法的社会精英和领导者,科学技术的推动者和发明创造者。大学要把办学重点回归人才培养,建立以人才培养新思想新举措、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效果为主体的大学评价体系,让学校、学者专注于人才培养。大学要制定严格可操作的学术自律、学术平等的制度体系,建立体现教师职业尊严的科学合理的聘用、评价、晋升、薪酬制度,促进教师提高职业修养和学术水平。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自我革命要建立大学宁静办学、教师安心教书潜心学术、学生刻苦学习追求创新的制度环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新发明新发现。(赵跃宇(广西大学校长/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建一流本科教育还需打通哪些堵点

  大学生招聘会

“本科教育”与“本科教学”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质的差别,将本科人才的培养置于大教育的视野中,才能打通过去存在的一些“堵点”。那么,本科教育要打通哪些“堵点”,才能达成一流呢?

堵点 大学生学业轻松

对策 有效增负,严把出口关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是轻轻松松、玩玩游戏就能实现的。”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如是说。

根据中国大学生学习发展研究和全美大学生学习的数据调查和分析,我国大学课堂的挑战性和美国高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高校还存在一些内容陈旧、轻松易过的“水课”。一位从美国纽约大学交换到北京某一流高校学习的学生对此深有感触,她觉得中国学生都是“学霸”级的,但在学习上并不那么较真儿,“在纽约大学,我们都有一个基本的学术底线,就是决不生产学术垃圾,写出的东西一定是别人没有写过的。但我看到中国的很多大学生在写课程作业时东拼西凑,糊弄了事。而且,我觉得我们上学要比中国学生累多了。”

有人把中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和大学生轻松的生活形象地比喻为“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同时,高校要严把出口关,改变学生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陈宝生说。

目前,我国大学生只要进了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的现状,正在困扰着急欲提高质量的办学者。根据厦门大学教授邬大光研究团队对全国820所高校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的统计,两者分别平均达到了97.75%96.90%。而美国排在前50名的高校六年毕业率平均有89.7%,而排在51100名高校六年毕业率平均只有56.2%。虽然美国如此低的毕业率有其自身原因,但轻轻松松毕业在研究者看来正是影响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原因。

在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一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比较研究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或高阶思维能力,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大学生只要上了大学几乎都能按时毕业,几乎都能拿到文凭,这使得他们没有动力去努力学习。记者近期采访高校人士时也发现,大学生缺乏“内生动力”是他们当前最头痛的事,而缺乏“内生动力”不仅出现在学业成绩一般的大学生身上,也出现在成绩优秀的大学生身上。

学生的第一任务就是读书学习。据了解,目前一些高校在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可选择性,并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兴趣上进行了尝试。同时,高校也在探索如何在学生的学业管理上既有激励也有约束。改变考试评价方式,严格过程考评,通过鼓励学生选学辅修专业、参加行业考试等,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读书、了解专业、掌握思维方法上,实现更加有效的学习,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在教育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

堵点 教师评价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

对策 改革评价体系,加大教学权重

“我必须专注于科研,以便在未来几年可以发表更多的文章,否则我将会失去在这所大学的职位。”在采访中,一位中青年教师这样跟记者“吐槽”,他的心态代表了当前许多大学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学术生存状态,即在大学高度量化的学术锦标赛中生存。

“不是所有能被计算的东西都重要,也不是所有重要的东西都能被计算。”50年前,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卡梅隆就曾批评过度量化对社会科学研究的严重危害,然而,在全球化时代,大学正在经历急剧的变革。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全球排名和科研评估已经绞合成势不可当、无处不在的强大体制,系统地控制了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生态,越来越多的大学正不断沦陷为发表论文尤其是英语论文的量产工厂,教育和社会服务的人文功能日渐异化。我国大学也概莫能外,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一些学校在评价教师时,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过度强调教师海外经历、国外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等。重科研轻教学的“指挥棒”,影响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研究员陈先哲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在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对科研和教学的投入给出的比例是73

在量化评估的风潮下,如何让最不好量化的教书育人成为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的“指挥棒”,是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据了解,目前高校正在大力推动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并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完善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实现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在鼓励高校改革评价体系,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明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加强对教师育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与考核。加强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施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加大对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中把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的依据,对主要从事教学工作人员,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额度,保证合理的工资水平。

“我们对教学工作的要求要硬一点,教学工作达不到平均水平,就不能晋升职称,要真正将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到实处。”陈宝生说。

堵点 输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对策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

四处张贴着托福、GRE、考研、公务员考试的小广告,是大学校园独特的一景。在图书馆和教室苦读的学子,大多被包围在英语和考研书籍中,习惯了在种种考试和竞赛中比拼的他们,在大学四年中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漂亮的成绩单,以及对自己的就业、考研、出国留学有益的校内外活动中,精心计算着积点分数,只做对自己未来有好处的事。“一旦进入工作岗位,他们便精心计算,只做可能给个人升职带来好处的事,对他人和办公室的公共事务毫不关心。”一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国企员工告诉记者。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不是我国的“特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华尔街之狼”们过分贪婪,为追求利润钻制度的空子,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毕业于美国常春藤名校的“常春藤的绵羊”。

只顾学生的学业而忽视学生的德行培养无疑是危险的。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本科教育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必须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专业课教师。我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先生的家庭学术沙龙一直被传为美谈。作为享有盛誉的名导师,潘懋元带的研究生很多,其家庭学术沙龙就是他与学生开展经常性互动与交流的重要途径。沙龙开始于1985年,属于典型的“漫谈式”,既谈学问中的人生,也谈人生中的学问。30多年来,只要不出差,每周六晚潘懋元家里都会上演这样的一幕。漫谈中,一篇篇论文和一个个成果渐渐孵化催生,一个个学科中坚和骨干从这里走出,沙龙带来的师生之间良性互动十分见效。

在大学人才培养中,如何像潘懋元这样守住教书育人的初心,是值得高校和每一个从教者学习的。“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陈宝生说。对高校而言,要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过程中,推动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对教师而言,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人人讲育人。

堵点 就业和大学专业不对口

对策 深化协同育人,建设一流专业

针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将近半数以上的毕业生专业不对口。虽然这种不对口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但专业所学非所用,对个人和高等教育资源而言,都是巨大的浪费。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引发世界格局的深刻调整,不仅重塑了国家竞争力在全球的位置,重构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也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在陈宝生看来,应对挑战,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在一些领域大胆改革、加快发展,形成领跑示范效应。2017年教育部推出的“新工科”得到了产业界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表明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不仅在理念上得到社会认同,也在实践中愈加深入。据了解,在医生、农林人才、法治人才、新闻传播人才、教师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上,协同育人在拓围、提质、增量、创新上,采用不同以往的方法、路径、理念和标准,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一流本科人才。

与此同时,在“双一流”建设的布局中,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对此,陈宝生说:“我们要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强一流本科教育。学科一流并不代表专业一流。一流大学建设必须聚焦人才培养,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反哺人才培养,建设一流专业。同时,应用型高校也要加强一流本科教育。”

据了解,下一步教育部将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即建设1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1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引领支撑高水平本科教育。(王庆环/光明日报)

 

教育部:将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教育部发表会

近日,教育部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有关情况。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下一步,教育部将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即建设1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一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是建设一流本科、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吴岩表示,各高校要把建设一流专业作为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抓手。要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标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养老护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率先建成一流专业,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努力建设一流专业。

 

当前,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吴岩指出,将规划建设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1000项左右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要推动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即建设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建立慕课学分认定制度,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共享。

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表示,学校将聚焦学生和学习,切实落实“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推进“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上课的就座率、抬头率;坚持“全过程学业评价-非标准答案考试”,推动学生主动投入、创新性思考,学到真正的本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努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复旦大学正在教育部指导下,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着力推进“以德育德”“以智育德”“以美育德”“以体育德”“以行育德”的“五维育德工程”,把一切育人元素调动和利用起来,有效贯通从教室到书院、科研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海外游学、网络新媒体等六度育人空间,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融合育人系统,使多渠道、多手段的教育形式最终回归到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上。(李依环/人民网)

地方高校如何出特色创一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国家发展同大学发展相辅相成,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办好高等教育,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办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在体现中国特色上下功夫。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双一流”和“四个一流”建设,大力推动高校特色办学与内涵式发展。为进一步增强陕西省属高校的特色发展意识,提高特色发展质量与水平,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基于“陕西省高等教育管理重大问题研究课题”,设立了“陕西高校特色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近日,该课题组邀请部分省属高校书记、校长围绕“办学特色”主题展开讨论,共话新时代特色发展方略。

主持人:

陕西省委高教工委书记董小龙

西安邮电大学纪委书记孙冰红

 

宾:

西安理工大学校长李孝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刘晓君

西安科技大学校长蒋林

西安石油大学党委书记赛云秀

西安邮电大学校长范九伦

 

明确办学特色内涵,坚持特色发展方向

主持人:办学特色是大学发展的重要方略,你们对办学特色怎么看?

蒋林:办学特色是一所高校所特有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办学举措的集合体,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主要体现在学校、学科、学者三个方面,三者相辅相成,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范九伦: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不断积淀并凝练而成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为大学办学水平、社会声誉等要素构成的核心竞争力,具备独特性、卓越性、传承性等特征。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基本功能,均应充分体现办学特色。

主持人:“特色发展”是否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李孝廉:是的。一所大学要保持并强化办学特色,就必须把内涵建设放在首位,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办学优势。因此,高校必须坚持特色发展战略,推进内涵式发展,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特色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为支撑,以独特精神文化为土壤,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与质量。

赛云秀:特色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决定的,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只有真正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才能适应当前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社会需要,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才能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及社会发展要求。

 

实施特色办学方略,总结特色办学经验

主持人:在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工作中,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经验?

刘晓君:坚持差异化发展,突出特色优势是学校的立身之本和兴校之基。为了保持特色学科专业,学校要结合自身发展历史和学科专业实际,根据行业和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科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贡献,通过差异化发展,确立自己的比较优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以专业集群对接新型建造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在充分考虑影响专业建设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根据转型期建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与换代维度,纵向全产业链延伸维度,横向业务渗透与交叉维度,探索了一条专业集群建设的有效路径。

 

李孝廉:教学与科研并重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理念。经过长期的探索,学校取得了“三个并重”实践经验:一是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着力促进教学与科研“和谐共生”;二是坚持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确立了办“陕西最好的本科教育”和“一流研究生教育”目标定位;三是坚持科学理论研究与技术成果转化并重,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

赛云秀: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学科群,是推进高校转型发展的着力点。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尤其是行业院校要谋求相应的转型发展,就必须在特色学科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学科群建设,以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促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生长,为学科发展保持活力和持续动力。西安石油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依托石油石化行业,形成了鲜明的石油石化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方面,构建了油气勘探开发与加工学科群、石油仪器与装备制造学科群,以及以数字油田建设为核心的数理信息学科群,以国际化油气企业管理与文化建设为核心的人文社科学科群,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内涵式发展。

范九伦:地方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核心就是“行业特色”,西安石油大学坚持“石油石化”特色,西安邮电大学也突出“邮电”特色,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邮电大学。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保持并强化学校的“邮电行业”特色;二是凸显各学科专业的“邮电”特色;三是注重信息科学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特色。

 

加强特色内涵建设,避免同质化倾向

主持人:近年来,不少地方高校按照办综合性大学的思路,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学科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各校在办学中是如何避免同质化问题的?

李孝廉:避免同质化,要发挥特色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以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依据,促进学科的合理布局,形成特色优势。西安理工大学以水利类、机械类、电力电子类学科为主线,按照“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的思路,整合学科资源,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依靠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或领先方向的学科带动相关学科群建设。

蒋林:注重内涵式发展,避免同质化办学,关键是要坚持符合自身传统优势和未来发展需求的办学定位不动摇。一是要处理好特色与一般的关系,在学科群内部、不同学科群之间培育学科交叉点和新的增长点,形成错位发展;二是依托特色学科构建学科专业体系,着力构筑特色学科群,建好特色专业;三是依托学科优势培养特色人才,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教材与课程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四是依托学科优势提高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赛云秀:大学办学特色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大学的办学特色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办学要避免同质化,就要求高校必须赋予办学特色以新的内容,创新发展。2010年以来,西安石油大学主动进行专业调整,停招了6个与学校整体发展、特色发展关联度低的专业。与此同时,新增了与学校特色吻合度较高、具备学科内在支撑性的7个专业。

 

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提升特色办学水平

主持人:作为地处西部内陆的地方高校,在特色办学的过程中,学习、借鉴了哪些国内外院校的经验?

李孝廉:我比较欣赏耶鲁大学,这所世界一流大学反对盲目综合化,坚持争取优异而非强求综合性的指导理念。另外,加州理工学院遵循“学科不求过多,范围不求过宽,严格保证学生入学和学习质量,宁缺勿滥,精益求精”的办学方针,形成了“小规模、高质量”的口碑。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范九伦:西安邮电大学一直注重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成功经验,如德国洪堡大学“学术自由、教研一体”的办学理念;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有所为有所不为”,走集约式、异峰突起的发展道路;英国华威大学将企业家精神熔铸于办学思想中,构建“产学研合作大学”服务企业和社会的办学实践。另外,学校还注重借鉴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同类高校的特色办学经验,保持并强化邮电高校特色。

主持人:作为地方高校,如何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学校办学特色?

刘晓君:高校要有放眼全球的视野、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强化办学特色。学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方式开展深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与南澳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德学院”。安德学院是高水平大学特色发展的重要探索,对进一步深化特色办学,深化综合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赛云秀:高等教育要创建一流,必须立足与国际发展同频共振,把国际化作为重要抓手。近年来,西安石油大学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俄罗斯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开展了多层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目前,我校已成为“中俄工科大学联盟”观察员院校和“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校企联盟”成员高校,年均来校留学生规模达到750余人。通过大力培养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国际化人才,不断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潘新兴 杨向卫/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建设一流学科重在顶层设计

“双一流”(Double First-rate)建设就是要在我国进行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这是党中央提出的教育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我国能够进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学校为数不多,大量的学校主要是进行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即使进行一流大学建设的学校最终也必须将一流大学建设落实在众多的一流学科建设上。因此,如何在大学中进行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就成为了各个学校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说依赖于本国的各个学科的建设状况。如果一个国家的每个学科都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那么这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必然处于领先地位。而各个国家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主要着重于某一或某几个学科领域的建设和发展,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可以称这种建设模式为分工模式;另一种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在多个学科建设领域进行建设和发展,追求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系统性,可以称之为综合模式。实际上,建设一流的大学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上主要采取的是综合模式,而在一个大学内建设和发展一流的学科可以说是分工模式。在一个国家的学科体系中,主要的状态应该是分工模式,也就是说每一个学科建设的主体都只是在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科领域进行建设和发展,集中力量办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从微观的视角看,每个学科建设主体只是进行了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由于集中力量建设、发展优势和特色学科,就比较容易成为世界一流;从宏观的视角看,每个学科建设主体都能将自身的某一个和某几个学科建设和发展成世界一流学科,就会使一个国家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整体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更为重要的是,在每个学科主体进行有效分工的基础上,开展学科建设还可以实现整个国家学科建设的整体协同效应。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顶层设计:

必须规划好学校学科建设的蓝图

学科建设蓝图就是要确定学校建设和发展哪些学科,找好学校学科发展的方向。一个学校学科发展的方向不明,就会像大海上航行的船只找不到彼岸而最终迷失在大海上。就我国大学而言,一方面,在学科上出现了同质化的倾向;另一方面,每个大学都想追求大而全,走综合大学的路子,这显然不符合集中力量建设、发展优势和特色学科的学科建设理念。历史地看,我国的大学过去都是在部门办学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行业特征,这恰恰是我国大学学科建设所具有的优势所在。在大学合并和改变行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后,不少大学规模扩大,并交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管理,大学的行业特征逐渐淡化,规模的扩大又增强了综合化的趋势,从而使得许多大学的特色优势不甚明显,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方向不甚明确。在国家建设一流学科的大战略下,每个大学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上以大而全或小而全为背景实现学科建设的世界一流水平,这实际上是一种难以实现的愿望。所以,各个大学为了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相对集中,做到这一点所要树立的根本理念就是要坚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就是要将已有的学科体系中那些与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科关联度不大、未来进一步发展缺乏基础的学科进行必要的舍弃,将学校的资源集中到优势和特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上。舍弃是痛苦的,舍弃也是一种利益再分配,必然面临较大的阻力,但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前行,学科的水平才能不断地提升。这里关键是要确定优势和特色学科,确定的原则既要看传承,又要看发展。每个大学都有自身发展的历史轨迹,岁月所沉淀的就是那些在社会中留下深刻影响力的学科,特别是在我国由于行业办学的传统,这些学科一般就集中在一个或者几个学科领域,形成了传统的优势并延衍至今。就北京工商大学而言,它是由过去的北京商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很显然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是特色学科,即是商科和轻工学科,合并组建后,学校时至今日仍然是离不开这两个学科的传统影响和学科实力。正因为这样,学校也把这两个学科作为学校重点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其他的学科都要紧紧围绕这两个学科确定自身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路径,从而构建了以商科和轻工学科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学科建设和发展在传承历史优势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要,也就是学科方向的选择最终还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吻合,即便是商科,必然要考虑互联网出现所形成的影响,而轻工学科也必须要考虑工业智能化和生活安全化的要求。一个历史传承上有优势的学科进一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要相结合就可以产生出既有优势又具有特色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彰显每个大学自身的个性,也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以最高的效率建设一流的学科。

必须确定好学科建设的层次

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谓建设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必须要明确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世界一流;另一方面,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分阶段进行,这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当一所大学在瞄准了世界一流学科的水平进行建设的时候,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也在动态发展之中,其水平在不断提高。从这个意义出发,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从整体上说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过程。既然如此,世界一流的学科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坚持不懈,永远前行才是必然的选择。尽管如此,在一个时期内还是要明确建设的目标,这里的目标就是指学校学科建设的层次。通常可以分为地区一流、国家一流和世界一流,每一个层级的一流水平都有可参照的学校,通过与参照学校一流学科的建设水平进行比较、寻找差距,提出赶超的措施并实施赶超,这就是一种动态的建设过程。当然,也可以实施超越式建设和发展,学校可以根据现实的需要和各种相关资源的可动员力度,对某一和某些需要特别发展的学科实行超常规的建设,从而可以实现从地区一流直接向世界一流的水平迈进。在这里最为重要的是必须要实施资源的集中使用。在发达国家中,学校资源的配置方向与学科建设的方向是一致的,而资源配置的多少是与学科建设的水平或者效率高低相联系的,也就是说要将更多的资源配置给学校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同时也要将优质资源配置给学科建设水平高的学科。在学科建设的层次上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发挥其优势,对于传统的优势学科要达到建设和发展的高层次水平就是要必须奋力前行,不断地追赶和超越;对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新需要的新兴学科,关键是要敏锐地发现新需要,迅速地构建新的学科方向并有效地动员相关的资源实施快速发展从而使其持续地成为“领头羊”。北京工商大学在确定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层次上并不要求齐头并进,都创一流。对于优势、特色学科必须要按照不同层级的一流水平逐步建设,最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而对于与优势、特色学科相配套的其他学科,一方面,要满足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顺势而为,尽可能争取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必须选好学科带头人,组建好学科团队

学科建设和发展最终需要人来进行,这里的人首先是学科带头人,其次就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所建立的学科建设团队。正如民间所传播的,一个企业搞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而一个学科能不能建设发展好关键就在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可以是一个,但更多的时候是多个人组成的带头群体。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背景词是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带头人或者带头群体,并且要使本学科在世界持续地保持一流的地位,学科带头人或者带头群体在世界的一流地位也必须可持续性,也就是学科带头人后继有人,而且也必须是处于一流的水平。一流的学科带头人可以通过学校和国家进行培养,也可以通过引进的方式取得。现在的问题仍然在于,在学校层面,如果每个学校都要进行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就必然要引进一流的学科带头人,在一定的时期,一流学科带头人的数量总是有限的,各个学校就会对一流学科带头人进行恶性“争抢”,使得一流学科带头人的要价不断攀升,而一流学科带头人的水平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实质上的提升;在国家层面,国内各个大学之间“争抢”一流学科带头人可能改变的只是各个学校之间一流学科带头人的分布,但就整个国家而言,一流学科带头人的总量在短期内不会有很大变化,这种“争抢”的结果既不能增加整个国家一流学科带头人的数量,也不能迅速提高相应的质量;在全世界层面,国家和学校都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政策从全球范围内引进一流学科带头人,在引进的过程中必须要防止各个学校相互竞价的现象,国家应该在政策层面对所有公立大学制定大体一致的引进底线政策标准,并给予各个大学就引进学科带头人所必须要履行的职责与相应可以取得报酬的决策权,这种决策权就是为了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所获得的待遇必须要区别对待的要求。所以,建设一流的学科所需要的一流学科带头人一定要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培养为主的原则。一流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不仅要保证他们在学术上的一流水平,而且还必须要使他们具有真正引领学科的组织能力和带头能力,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让学科带头人能够真正履行学科带头责任,特别是要享有相应学科建设的权利。必须要改变传统上学科建设主要由行政主导而不是由学科带头人主导的旧体制,教授治学的大学管理体制首先必须体现在学科带头人的基本自主权上,凡是涉及到本学科发展的基本权利都应该由学科带头人为主来行使。学科带头人就是要在充分承担责任和有效使用权利的过程中茁壮成长。在学科带头人承担责任享有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实现优者重奖、劣者淘汰,从而形成一个学科带头人不断勇于进取和赶超的局面。有了一流的学科带头人还必须建设一流的学科团队,学科团队成员是学科建设的原动力和主体,不仅在于学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在于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学科建设不是一人之力就能完成的,需要学缘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同的成员组成团队精诚合作、不断努力。学科团队类似于金字塔,塔尖上的带头人能够高瞻远瞩为学科建设制定出蓝图。塔中必须有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团队中承上启下,既能理解学科带头人的意图,又能把这种意图转化为实际的研发行为。塔基就是其他参与学科建设的基础人员,他们是研发行为的具体实施者。要使学科团队有高度的凝聚力和研发能力,不仅需要选好一流的学科带头人,而且必须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团队学科建设成效的考核机制,这种机制必须有助于真正形成学科团队的团队力,学科团队的考核不是仅仅局限于学科带头人和团队每个成员的考核,而是要强化对团队整体研发能力的考核以及团队每个成员在团队中作用发挥程度的考核。

必须搭建可支撑学科建设的研究平台

当今,学科建设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建设研究平台,学科建设成果和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研究平台层次的高低。正因为这样,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会积极地鼓励和支持各学科团队搭建高层次的学科研究平台。这样一个高档次的学科研究平台至少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必须要有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一流水平的实验设备。科学研究的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一流水平的实验设备是形成一流研究成果的前提和重要条件之一。二是必须要构建一个在本学科领域最为全面和完整的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不仅可以了解全球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变化情况,而且以这个信息系统支持本学科的研发活动。通过该信息系统还可以形成引领学科的态势,使学科在全球形成良好的影响力。有关学术的信息系统还应该构造高层次学术成果发表的平台,包括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平台和高质量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杂志,会议平台和学术杂志既可以展示本学科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使全世界最前沿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汇聚到本学科平台,为自身的研发提供强大的支撑。三是在研究平台上应该有大量的硕博研究生参与平台的建设和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平台成为研究生的培养基地,而且也为平台的研发活动提供了基础的研究力量。在现实的实践中,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许多具体研究工作都是透过硕博研究生展开的,他们的参与既为学科建设提供了雄厚的基础力量,也为学科梯队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

必须要构建一整套有效的学科建设机制

一流的学科建设最后能不能建、建得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不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科建设机制。这套机制至少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学校的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必须以学科为基础。学校在制定学科发展蓝图的基础上,必须要紧紧围绕蓝图中所规定的学科进行各种资源的配置,要根据学科建设的好坏确定各种资源配置的多少,基本的理念就是钱跟着事走,也就是要跟着学科走;钱的多少要跟着效率走,也就是要跟着学科建设的好坏走。一个大学的特色及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就是由其学科的特色和学科建设水平的高度所决定的,正应为这样,大学的资源配置就必须要跟着学科及其学科建设的效率和好坏走。二是在学校的人、财、物等资源以学科为基础配置到位的前提下,必须要建立高度的学科建设放权体制,凡是按照制度规定或者预算标准配置到各个学科的人、财、物等资源,都应该由各个学科及其学科负责人充分地享有支配和使用的权利,总的管理模式是“黑箱管理”,其基本特征就是学校将人、财、物等各种资源交给各个学科团队,学科团队自主使用这些资源,学校不得干预。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科团队使用资源而形成的产出进行有效管理,只要投入的资源通过团队使用后达到了预期的学科建设效果,资源的使用就被视为合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科带头人搞学科建设、教授治学的目标。三是在充分尊重学科团队治学权利的基础上,必须要加强对团队学科建设效果的考核评价,并且要将考核评价的结果与下一轮学校的资源分配挂钩,与学科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的业绩挂钩。学科团队建设得越好,学校配置资源越多,学科团队带头人获得的报酬和各种荣誉也越多。对学科团队带头人的考核既要考核个人的业绩,更需要考核作为带头人带领团队在学科建设上所取得的成绩。

建设一流学科重在顶层设计,而这种顶层设计就是要解决一个大学要建什么学科、建什么层次的学科、由谁来建设学科、在怎样的平台上建设学科、依靠什么样的机制建设好学科等问题。在建设什么层次的学科上,就是要按照地方、国家和国际一流的要求设立相应的建设标准,并以该标准为基础组建团队、搭建平台、构建机制。(谢志华(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北京教育》杂志)

 

 

大学文科教学怎样实现角色转变

 

   文科

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建设高水平的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建设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涉及许多环节,课堂教学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我们需要借鉴欧美大学的教学经验,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实现大学文科教学从老师教为主转向学生学为主。

怎样实现主角转变?课堂教学的引导性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改革我国的文科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唤起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好奇心、探究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每门课程的第一讲。学生听了第一讲要知道这门课程是研究什么的,这门课程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有什么作用。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认为,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的好坏往往会影响以后的交往。其实教学也存在“首因效应”。每门课程的第一讲如果能吊起学生的“胃口”,就为学生建立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打下了基础。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不经意的问题中提出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唤起学生的探究欲;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理清研究主题的结点和逻辑结构。读书要把厚书读薄,讲课把复杂问题简约化。教师上课的作用如同将一本厚书还原成最初的写作提纲。教师课堂教学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了解研究主题的线索、发展逻辑。学生学习一个研究主题,最大的障碍往往不是理解某一个知识点,而是从整体上把握研究主题的框架结构。教师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理解研究主题后,就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了基础。同西方大学相比,我们的文科老师在课堂上讲太多,讲太细。一位出生在陕西,现在英国大学教书的老师曾说:“我在英国讲一节课,相当于国内两节课的容量。”

此外,由于文科研究的特殊性,学生在海量的文献面前会显得不知所措。因此教师有必要向学生推荐阅读文献,帮助学生熟悉研究现状。然后,由教师精心挑选推荐有代表性的高质量研究文献,引导学生接触、了解研究主题的最前沿。而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教师的推荐文献,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升华理解研究主题,了解不同观点,学会质疑、发现问题。我在教学中深深感受到学生巨大的学习潜力。我曾向大一大二的学生推荐许多论文,并要求学生做课件,报告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讨论。令人惊喜的是学生能读懂不少深奥的论文。

大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要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就必须具备自学的能力。学生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阅读,逐步学会充分利用图书馆及各种数据库,学会学习,提高思维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研究性思维,提高自学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也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英国大学的文科教学,每两次课堂教学后,就会有一次讨论课。讨论课由助教主持(一般是在读的博士生),10多名学生参与,学校有专门上讨论课的小教室,学生在讨论课上的表现是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讨论课有助于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在课下阅读教师推荐的文献。在讨论课上,助教通过学生的发言质量也可以判断学生是否读懂了推荐文献。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既可向同学提出,也可向老师提出。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质疑,可能激起学生思想火花,是帮助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当然,学生的讨论可能偏离研究主题,助教要精心组织和引导学生讨论。

另外,引导学生思考,进行初步的写作和研究训练也十分重要。笔者在英国卡迪夫大学访学期间,旁听大一学生的课程。大一的新生就要接受学术规范教育,学生交一篇1000字的小论文也要遵守学术规范。这所大学的本科生学习每门课程要提交23篇小论文,字数从1000开始。本科生接受写作和研究训练,不在乎学生有多少内容创新,而在于学生能否学习到研究方法,建立研究意识,学会逻辑表达,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奠定基础。

我国大学的本科文科教学要实现从老师教为主向学生学为主的转变,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学生要转变学习理念,学校要转变管理理念。在相当多的大学,没有专门的讨论课教室,实际上忽略了学生讨论这一重要教学环节。学生评价考核、教师评价方式等诸多环节也需要进行改革。

尽管我国文科教学模式改革存在一些困难,但是只要我们从上到下,同心协力,高度重视本科生的培养,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质量便可以在不长的时间内,赶上国际一流水平。黄凯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北大文学博士帮老师开游戏课:让游戏更有人文关怀

 

        北大游戏课堂

北京大学当代文学博士生傅善超

  潜心创意的“游戏虫”

  在北大,有一门课程叫做“跨媒介创意写作实践”,外行人都称它为“游戏课”。这门课前五堂在教室内进行,由老师和游戏从业者讲授游戏开发、运营、营销、发行等环节。之后,同学们会走出教室,到游戏公司进行实践。期末成绩评定中,实践成绩占70%

  这门课源于2016年秋开设的“电子游戏与文化理论”,两门课同为一个体系。课程开设者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表示,“电子游戏作为第九艺术,涵盖了以前的艺术形式,在网络时代它将成为主流文艺。我们在这个意义上对它进行研究,同时也给同学们提供实践机会。”

  游戏是一种文艺形式

  北京大学的讨论教室内,课桌围在一起,老师坐在学生中间,边演示PPT边讲课。遇到有趣的问题会停下来,大家一起讨论。这是“跨媒介创意写作实践”的课堂部分。授课结束后,同学们会进入到与该课程合作的游戏公司——英雄互娱实习。

  邵燕君教授表示,这门课主要是为中文系“创意写作”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开设的,其他方向、院系的同学,选课的也很多。课程开设以来,学生们参与热情很高。有一次邵燕君去参加重要会议,学生们不愿意暂停一次课,主动要求自己组织讨论,据反映,那堂课的效果还挺好。事实上,在2016年,邵燕君教授还在犹豫何时开设游戏课,就有不少学生“怂恿”她马上开课。

  “怂恿者中间,带头的是傅善超同学。从写课程申请到编课程大纲,从课堂组织到作业批改,全是他主导的。” 邵燕君说。

  傅善超现在是北京大学当代文学的博士生。他在硕士期间学习的是“文学研究与创作”,师从曹文轩教授。在读博期间,游戏成为他主要的关注点。“善超是一个方向感非常强,而且愿意为此投入的同学。就算冒着很大的风险也愿意往前走。他本科学习物理学,因为喜欢写作放弃学物理,并且考上了写作专业,后来慢慢关注到游戏研究。我现在还没有完全进入游戏,但是我判断游戏未来会有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所以愿意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施展。”邵燕君告诉北京晚报记者。

  为什么会从写作转向游戏研究,并且“怂恿”老师开游戏课呢?北京晚报记者采访了傅善超,他表示自己原先并不是热忱的游戏玩家,做游戏研究,最大的契机是几年前阅读了游戏评论。

  “我之前也就是把游戏当成一个玩意儿。说真的没有想到它能有人文的向度。有一次看了游戏设计师写的评论,他明确地把游戏当作一个作品,甚至是一个艺术品。中间讲到一些设计技巧,就有点像写小说的技巧,我突然觉得游戏是一个挺正经、挺有深度的东西。2015年,上了邵老师的新媒体课程。有一次课堂自由报告,我选了游戏作为主题。刚好有几位感兴趣的同学结成了一个小组,这就成了游戏课最早的原型。”

  “让游戏更有人文关怀”

  采访傅善超时,他正和其他选课同学一起,在游戏公司完成这门课程的实践。课余时间,他还在创作游戏剧本。“电子游戏在欧美诞生的四十多年来,粗略地说,人文关怀在增加,但还不够。我想让人文性和故事体验在游戏中更重一点。现在在写的这个游戏剧本,背景是世纪之交,我们想把1999年和2000年的一些大事记融进去。游戏是互动性很强的媒介,可以直接扮演里面的主人公做各种事情,我们试图用这种形式去让大家体验一种历史记忆。”

  傅善超认为,游戏不仅可以像文学一样有人文关怀,本身也有比较强烈的技术属性,紧跟着当代社会的科技发展。

  “在欧洲,最早做游戏研究的一批人就是学欧美文学或比较文学的。他们最早也是把游戏当成某种新文学来研究。很多游戏是高度幻想的,和科幻文学很接近。但是,和文学研究不一样的是,游戏的技术属性更强。利用技术的手段,你就可以直接进入其中。这时候,故事就不光是一个风景了,而变成一个环境。”

  说到未来的规划,傅善超表示,“想成为一个游戏研究学者,同时具备游戏设计的技能点。”

除了傅善超之外,最早选修“电子游戏与文化理论”的学生,有一些选择了毕业工作。选修过游戏课的邓同学现在某一线游戏公司工作,她表示,“进入游戏行业的同学不少,好几个同学是在网易游戏、腾讯游戏的策划岗。之前游戏课对我们有理论指导的意义。” (北京晚报 2018/5/2

 

 

 

2018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在河北廊坊隆重召开

 

 

 

531日上午9时,2018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中国图书馆展览会在河北廊坊市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廊坊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和河北省文化厅协办,主题为“图书馆与社会:共享 效能 法治”,包括开闭幕活动、主题论坛、学术分会场、展览会、图书馆人之夜等重要内容。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建培,国际图联主席歌莉娅·佩雷兹·萨尔梅隆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年会。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工作者和有关专家学者等3000余人通过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管理与服务平台注册参会。

开幕式上,河北廊坊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春燕,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国际图联主席歌莉娅·佩雷兹·萨尔梅隆先后致辞,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致辞并宣布年会开幕。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主持嘉宾致辞。

韩永进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全民阅读和全民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要力量,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战略部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年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颁行以来,全国图书馆界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年会将主题确定为“图书馆与社会:共享 效能 法治”,紧扣新时代发展脉搏,符合我国图书馆学术理论与事业发展实际,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引领性。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不断强化依法办馆理念,加强资源建设,提升藏书质量,促进新理念、新技术与图书馆传统业务的深度融合,促进资源、技术、信息在行业内外的共享共知,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彰显图书馆作为社会发展引擎与助推器的价值所在。

本次年会呈现四个方面的亮点:

一是紧紧围绕主题,彰显图书馆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年会将举办“学习贯彻落实《公共图书馆法》论坛”“提升图书馆藏书质量论坛”“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论坛”“儿童阅读论坛”等4场主题论坛。设立“图书馆学教育和全民信息素养”“现代图书馆管理与事业发展”“图书馆技术应用与创新”“图书馆服务创新和实践”“图书馆和全民阅读”“图书馆工作与社会发展”等6大学术分会场,约200名专家学者重点围绕24项核心话题作主旨报告、交流发言、经验分享等。顺应“会展一体”的国际化办展理念举办展览会,充分整合各方信息与资源,展示内容和手段更加多样,全面提升观展感受,全方位展现了近年来全国图书馆行业的发展成就和未来前景。通过有关活动,进一步倡导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推动社会共享,提升服务效能,加强法治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彰显图书馆作为社会发展引擎与助推器的价值所在。

二是紧贴行业特点,展示图书馆和图书馆人的风采。在总结历届中国图书馆年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展现图书馆的风采、宣传图书馆人的职业精神与道德风范,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开展了“中国图书馆最美故事”风采展示活动。经推荐、资格审查、专家研议和公示,“促进军民融合 携手共建书香 谱写知识拥军新篇章——和龙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何淑梅事迹”等7件事迹进入“中国图书馆最美故事”系列风采展示活动之感人事迹名单,“文化志愿服务助推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完善——首都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展优秀风采”等18项服务进入“中国图书馆最美故事”系列风采展示活动之优秀服务名单,“‘童阅乌托邦’少儿公益阅读活动”等14个案例进入“中国图书馆最美故事”系列风采展示活动之创新案例名单。开幕活动现场,采访了黑龙江省图书馆王雪松、安徽省合肥市图书馆李永钢和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图书馆马雪梅,他们与参会代表共同分享了自己的感人事迹以及本馆的优秀服务和创新案例,引发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强烈共鸣。

三是体现文化惠民,配套活动丰富多彩。年会不仅是行业的盛会,还突出文化惠民,打造“群众的文化盛宴”。年会期间,组织“图书馆人之夜”活动、“首届京津冀图书展览会暨全民阅读文化节”和“阅读在身边”工程等一系列配套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以廊坊本土企业原创出品的《红楼梦》及河北民歌钢琴协奏曲为主要内容的“图书馆人之夜”音乐会受到参会嘉宾的一致赞赏。“首届京津冀图书展览会暨全民阅读文化节”,集中展销京津冀三地出版的图书读物,同时举办经典诵读、读书分享、作家签赠等活动,烘托年会阅读氛围,鼓励广大市民多读书、读好书,深化京津冀区域文化协同发展和交流。此外,组织开展的“阅读在身边”工程,是在充分整合24小时自助图书馆、流动图书车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扩容升级,以设施网点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平台,以扫码推广为载体,以阅读活动为纽带,打造“十分钟阅读圈”,实现阅读资源在应用端的整合,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营造全民阅读氛围,让广大市民随手就能读、移步就能看。

四是坚持开放办会的理念,注重吸引国内外各界人士参与年会。本次年会邀请了国际图联主席和秘书长及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名代表参会,美国图书馆协会在展览会专门设置展位,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围绕“图书馆创新服务与新兴技术教学”的话题组织专门的学术研讨。此外,开闭幕活动中均设置嘉宾演讲环节,分别邀请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联席CEO余建军和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关仁山以《有声阅读与新出版》 和《谈阅读的魅力》为题,为参会代表作了十分精彩的演讲。与此同时,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各类中央媒体及河北廊坊本地媒体的新闻记者全程参与年会报道,年会开闭幕活动通过央视网、中国图书馆年会官方网站和中国图书馆学会官方微信等平台同步直播,向国内外图书馆界及社会各界展示了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成就和图书馆工作者的文化自信,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国图书馆学会 2018/6/1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

成人纸书阅读量平均4.66

 

   阅读调查

 

20184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和纸质图书阅读率均有所增长。其中,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较2016年的4.65本略有增长。同时,我国城乡居民阅读现状差异明显。

数字化带来综合阅读率攀升

图书阅读率增长放缓 报告显示,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其中49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数字化阅读行为的主要人群;国民对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也带来了图书阅读率增长放缓的新趋势。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的68.2%上升了4.8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59.1%,较2016年的58.8%上升了0.3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37.6%,较2016年的39.7%下降了2.1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25.3%,较2016年的26.3%下降了1.0个百分点。同时,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12本,略低于2016年的3.21本。

城镇居民阅读率高于农村 应大力培育农村阅读推广人

我国城乡居民不同介质阅读率和阅读量均存在明显差异。报告显示,我国城镇成年国民不同介质阅读率和阅读量均高于农村居民,城镇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和阅读量均高于农村未成年人,城乡居民阅读现状差异明显。

数据显示,我国城镇成年居民2017年的图书阅读率为67.5%,较2016年的66.1%1.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2017年的图书阅读率为49.3%,略低于2016年的49.7%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听书率为27.4%,较农村居民的17.5%9.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2017年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81.1%,较农村居民的63.5%17.6个百分点。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7.2%,较农村居民的72.2%15.0个百分点。

“全民阅读,要加大培养培育农村阅读推广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如是表示。

1999年起,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已持续开展了15次。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从20177月开始全面启动,20177月至8月开展样本城市抽样工作,20179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入户问卷调查执行工作,20181月至2月开展问卷复核、数据录入和数据处理工作。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执行样本城市为50个,覆盖了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有效样本量为18666个,其中成年人样本为14245个,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样本为4421个,未成年样本占到总样本量的23.7%;有效采集城镇样本14012个,农村样本4654个,城乡样本比例为3:1王坤宁/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我们为什么要做阅读推广

 

         阅读推广

我们为什么要做阅读推广活动? ”乍一看,这个问题提得太浅白。阅读推广活动已经成为当下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内容,大家都在做,而且做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不只是备受瞩目,还打造出诸多品牌,让草根百姓连连称道,专家学者赞誉有加。照理说,阅读推广活动做得好,一定会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这深厚的群众基础一定出自群众对读书的喜爱。真的如此吗?

阅读推广的更高阶段

不久前,看到《图书馆报》微信公众号推文中有关《2016-2017年度北京市全民阅读综合评估报告》的内容,提及北京市居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为10.97本,高于全国人均纸质书加电子书的7.86本。同时也看到了留言栏里的读者留言:“这个数字是有很大水分的,起码我周边的同事没有几个看书的,更不用说10本了。10本估计难吧!年轻的几乎不看。再者,怎样算看完一本书? 孩子看一本绘本估计半小时就翻完,有的小说一天就能看10万字(一本小说至少有好几个10万字吧)。” 有人更干脆直言,作为一个爱看书的北京人,给平均数拉了后腿云云。几位读者的留言值得商榷,但也意味着阅读的群众基础考量,还需要详尽和客观些。

围绕全民阅读,各界一直在努力,图书馆人更是责无旁贷地在积极践行。要实现全民阅读的目标,最显著的标志应该是绝大多数国民有着良好的力。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审美能力,必须是以浓厚的持续不断的阅读行为叠加交集复合而成的。当然阅读兴趣的诱发、阅读积累的感悟以及日常阅读行为的养成,是作为单个的人学会阅读的基本功。

此间,笔者所说的阅读不是浏览, 而是那种能让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的共鸣, 它是一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对阅读,理应保持足够的敬重, “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该是这个理。如此这般倒推“全民阅读”,窃以为,阅读推广的最高阶段,应是以培养人的良好阅读习惯和较高审美能力为主题的。

而当下的诸多阅读推广活动的水平, 还处于初始阶段的丰盛期,在学科理论上还未构建出相对应的规范体系框架,不是吗? 有关阅读推广的背景、学科基础、理念、目标、具体内容与形式、实施步骤等等,简易的普及性教材上都会有,可学术领域内公认的可供教学使用的专著有没有,不得而知,但笔者绝对期待着。

笔者20年前做阅读推广的时候,第一次参与的阅读推广活动就是小学生演讲比赛。因为本人不是学图书馆专业的,加上刚刚入行, 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走,没想着去求解、去质疑——他人都是行家里手,能有错吗? 征文、朗诵、故事大赛、书法绘画作品展示,甚至专题知识竞赛、辩论赛也都策划组织过。

热闹过了,笔者也问自己:费力劳神地做这些,是想要什么结果?都是面向少年儿童的,同样的活动学校也在做,图书馆和学校有什么区别吗?想得多了,看得多了,悟得多了,慢慢就懂了:图书馆的活动叫图书馆利用教育,是让人们通过参与活动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有个图书馆,进了图书馆可以做什么事, 做的这些事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书面上的话就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用图书馆的习惯语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换个角度看阅读推广

很多时候,策划组织阅读推广活动,是凭借个人的摸索来评析归纳的, 一己之力不止是势单力薄,更因少了理论依据,创新活动也费时费力,甚至遭遇了停滞不前的“瓶颈期”。以往那种项目多元、参与者众、普及面广的大型地域性阅读推广活动,已经被无门槛、多主题、来去自由的小众式阅读推广活动所取代。图书馆人组织阅读推广活动在意的是活动的数量和参与人数的多少,忽略了本该重视的对参与读者获得感的考量,也没有对活动效果进行规范评估。

更让人惊诧的是,以往在科技馆才有的活动项目,竟然堂而皇之地成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内容,“以书为本、丰富多彩” 的阅读推广活动特质正在慢慢地、悄悄地流失。

纵是如此,也没理由悲观,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阅读推广活动,你会有新的发现,恰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想想吧,互联网的日新月异,iPad、智能手机终端app爆发式的增加,使得数字资源如海潮般涌来,虽让人目不暇接,可稍作适应,便会便捷从容地为自己所用。以往需要台式电脑搜寻浏览下载的, iPad、智能手机即可轻松搞定。

曾经幻想过的“不出家门, 坐拥书城”,现今只凭巴掌大的屏幕,便可以看得自在、看得惬意。就是上下班乘车的二三十分钟里,也有眼福可享。数字阅读,早已过了有没有、多与少的发展阶段,正处于接受选择的被动期,人们用不用、怎样用,正决定着数据商的发展前途。

再说一个从某个阅读报告会上听到的故事: 一位妈妈想给孩子讲好绘本故事,通过微信公众号认识了一位专讲绘本推广人,找到并学会利用一个包括讲绘本故事在内的“让妈妈成为更好的妈妈” 的网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的一次次线上线下活动,认识了致力于“让每一个妈妈都成为一座流动图书馆” 的自己所在城市的阅读推广人。

这位想着给自己孩子讲好绘本故事的妈妈,在参与一次次阅读推广活动后,成长为给更多孩子讲绘本故事的“故事妈妈”。正是这样的“寻找、遇见、交流、认知、感悟,抱团成长,影响更多的人” 的嬗变路径,使得当下的阅读推广活动,已经变成图书馆与读者乃至居民百姓的一种联系方式,使读者对图书馆有一种亲切感。

加强公众审美共识教育

此间抄录上海图书馆前馆长吴建中先生博客里的一段话,该是更有说服力了:“2007年我在《解放日报》文化讲坛上有一个发言, 题目是‘每个人都是一座图书馆’,强调每个人都有其知识组织的方式、能力和习惯,与图书馆一样。如果图书馆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读者就会到馆外寻求帮助。

比如以前寻找信息,读者常常使用图书馆的目录体系,现在读者觉得谷歌更方便,所以他们上谷歌寻找信息。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信息组织方式,图书馆能无视他们的经验和技能吗?”(新浪博客“建中读书”)是啊,人们利用图书馆尚且如此,对阅读推广活动的接受态度和利用,何尝不是如此?图书馆人的阅读推广模式如果具体阅读方法的指导等初级模式上,终会让读者远离的。

“文字与典籍,镌刻着中国之精神、民族之灵魂,是破解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发展的精神密码,蕴含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不仅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我们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文化自信的动力和源泉。”这是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在他的《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演讲中的一段话,若由此审视当下的阅读推广活动,笔者认为,提高公众的审美观,将成为阅读推广活动新的主题。

阅读推广活动持续多年,对读者乃至民众已经实现了普及教育的目标,阅读资源的海量增长和获取方式的便捷,又使得喜欢阅读的读者乃至民众,已经由宽泛式大众化阅读转化成指向式个性化阅读。“我的阅读我做主”早已风行,读者乃至民众阅读中真正缺少的是大众审美共识的养成,而对公众的审美教育又偏偏太少。

此间公众审美共识教育的提出,是针对文艺作品所特有的娱乐、社会教育和美育的三大功能而言,这也是人的阅读发展规律的多层结构需求使然。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人文社科类文献,本身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载体,要读懂弄通,需要一个手眼并用,相传、承袭的接受过程。而这个接受过程,又是由一定量的阅读积累,实现潜移默化式的浸润心田、滋养心智的过程。

有鉴于此,“通过文化的引领、文化的渗透、文化的传承,包括文化的教化,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审美水平”(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语),公众审美共识教育也就有了推而广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应该是当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新的主题,也是我们恒久做好阅读推广活动的最基本理由。图书馆报 2018/2/23

 

 

 

 

 

美国怎么做阅读推广?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各国阅读推广怎么做”栏目就是希望引介他国的阅读推广方式,使我们自己得到启发,从而为基于我国国情和当前发展现状的阅读推广事业,找到创新的方式和模式。今天我们首先介绍美国是如何开展阅读推广的。

全民阅读可以提升国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国重要途径。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经济地位在国际不言而喻,而其文化软实力也不容小觑。美国在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上拥有很大的能量和影响力,是一个文化输出大国,这与美国人民热爱阅读、重视阅读是分不开的。

从总统到作家,从出版社到书店、从行业协会到NGO组织,纵观美国的阅读推广活动,可以说是一场全民总动员,其形式之多、内容之丰富,令人叹服。对于美国人来说,阅读推广不是枯燥的读书或写作,而是一场欢乐的阅读盛宴。

美国政府对于阅读的推广主要表现在相关政策、法案、规定和项目等方面。1987年,前总统里根签署了一份文件,把该年确定为美国“读书年”,向中学生推荐了若干种优秀读物。而从1995年以来,美国先后推出了诸如“美国阅读挑战”(America Reads Challenge)、“美国阅读项目”、“卓越阅读方案”(Reading Excellence Program)等项目,以期提高民众的阅读率,帮助其掌握阅读技巧,唤起阅读意识。美国政府通过这些由他们支持的推广活动,不断提高民众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增强全美文化氛围。1998年,一份名为《预防青少年阅读困难》的报告发布,推动了“阅读高峰会”的成立,后来美国教育部将每年的9月定为“峰会”举办月,广泛邀请专家学者研究青少年的阅读问题,共同讨论解决之道。

据美国相关报道显示,如果孩童在三年级结束前还未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那么他们会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根据全美阅读评量结果显示,美国内陆大约70%的四年级学生基本阅读能力较弱。因此,20021月,美国政府制定了一项名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的教育改革法案。以“阅读优先”政策为主导,划拨50亿美元助资教育改革,希望能够提高学童们在三年级以前的基本阅读能力,此法案旨在赋予学校和地方更多权利,保证其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及阅读能力,该法案对促进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6年,前总统克林顿发起了“美国读书运动”,目的是必须使每名8岁的美国儿童学会阅读,而这也成为了此后美国教育发展的三大目标之一。20092月,奥巴马总统继续推行全民阅读方案,在《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ARRA)中强调要重视在初级教育阶段开展阅读提高计划,并加强对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培训。根据2011年美国政府财政预算,美国教育部将资助“阅读是根本”非营利组织和“写作工程”在提高全美读写能力方面所开展的各种活动。

图书馆

图书馆一直是阅读推广活动的主体。美国的图书馆历来是阅读活动的重要践行者,他们根据国家的阅读推进项目,结合馆藏特色,开展阅读活动。

美国国会图书馆是美国文化和民主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服务于国会和政府,也积极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同时利用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位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是推动全民阅读运动的核心和原动力。1978年国会图书馆与CBS电视台合作推出30秒的宣传短片“多读一读关于它的书!(Read More about it),这个短片打破了当时文化节认为电视与读书格格不入的传统想法,是以电视推广阅读活动的先锋。1980年以后,国会图书馆的图书中心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比如1981年“读书使我们不同”(Books Make Us Different)1987年的“全国阅读年”(the Year of the Reader)1992年“探索新世界——阅读!(Explore New Worlds——Read!)2001年至2004年推出的“大家来说说美国故事”(Telling Americas Stories),获得了当时美国第一夫人萝拉的支持,她亲自担任活动荣誉主席。

各公共图书馆同时积极面向本地区人民举行阅读推广活动。例如1998年位于西雅图公共图书馆的华盛顿州图书馆中心主任南希•波尔(Nancy Pearl),推动了“假如西雅图民众共读一本书”(If All of Seattle Read the Same Book)活动,后来衍生成为全美的“一城一书”(One City,One Book)阅读活动,随后包括新加坡、台北等全世界200多个城市也都陆续举办此类活动。2007年夏天,芝加哥公共图书馆推出了“夏季成人阅读”项目,这个项目是针对成人设计的,目的是使整个芝加哥的人都参与到阅读中去。

专业学会、民间社团、机构等学术团体

学会、协会等均由一些行业内的专家学者组成。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后发现,他们也是推广阅读的重要力量。因为学会、协会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可以与政府、民众进行十分有效的沟通。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协会、团体以及组织在美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在政府和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承担起了管理、监督的重任,有效弥补了政府和市场机制的不足。

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简称ALA)一直积极推动丰富多彩的读书项目,较知名的如“让我们来谈论它”(Lets Talk About It),目标是激发中学生的阅读兴趣。1998年,ALA的分支青少年成人图书馆服务协会(Young Adult Library Service Association,简称YALSA)主办的“青少年阅读周”(Teen Read Week),主要向1218岁的青少年推广阅读活动,宣传图书馆重要性等。2006年,由美国国家人文艺术基金会、美国中西部艺术基金会、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学会等机构联合发起的全国范围的“大阅读计划”(The Big Read),旨在激发民众对于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成为美国阅读社会建设的开端。

全美最大的教师工会组织 —— 美国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简称NEA)也是积极进行阅读推广的机构之一。NEA1998年正式开展了“读遍美国”(Read Across America)活动,目标就是让阅读成为孩子们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使他们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阅读者,因此而受用终生。经过几年的发展,“读遍美国”成为全美影响力最大的阅读推广活动,活动的标志——戴红白相间的帽子的猫,深入人心。

美国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简称AAP)1999年创立“直击阅读”(Get Caught Reading)活动,通过让人们发现自己身边正在阅读的身影,使人们注意到阅读活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阅读是生活的必然组成部分,旨在使更多美国民众认识到阅读的乐趣,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每方都是赢家”(Everybody Wins!)是美国的一个非营利组织,该组织致力于通过让孩子与一个有责任心的志愿者分享阅读经历来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和阅读兴趣。“每方都是赢家”开展的主要项目有“力量午餐”、“故事时间 ”、读书俱乐部等,其中“力量午餐”是它的旗舰项目,就是志愿者利用午餐时间到附近的小学,给一个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小学生进行一个小时的志愿阅读。

教育机构

早在1983年,美国教育部就发布了一项调查报告,突出强调了“阅读、写作、计算”三种能力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美国学校非常重视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很多学校参加阅读推广项目或者自己举办活动。“卓越阅读方案”是一项国家支持、各学校参与的阅读项目,该方案一方面着重帮助提高学校教师的阅读技巧进而带动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重点给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指导计划,为其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一些美国学校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制定相应的“阅读书目”来督促其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美国学校十分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学校会安排专门的教师在阅读课堂上给予技巧和方法指导,当然也会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让孩子通过阅读来完成。学校也积极配合政府和当地图书馆开展各种阅读推广活动,上文所提到针对学生的活动,几乎都活跃着学校、教师的身影。

出版、媒体等文化机构

美国出版、传媒界历来是阅读推广活动积极的赞助方、参与者甚至组织者,为阅读推广活动顺利进行提供助力。美国传媒出版业同时也积极探索阅读新模式,例如根据热点事件、热点电影等推出系列访谈节目、或改编成小说等书籍进行发行,比较知名的如“奥普拉图书俱乐部”(Oprahs Book Club)栏目和“阅读火箭”(Reading Rocket)

1.“奥普拉图书俱乐部”

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许多人不知道如何选择,那么就由家喻户晓的奥普拉•温弗瑞给你推荐图书吧!“奥普拉图书俱乐部”于19969月首次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每月向电视观众介绍一本书,并且请作家到节目中与现场观众进行交流,每本图书都是由奥普拉自己挑选,不受商业因素的左右。“奥普拉图书俱乐部”自节目开播以来,已经连续促成了几十本畅销书,小说销售量达几千万册。美国有将近1300万人定期观看她的图书俱乐部节目,有些出版商感叹说:“奥普拉可以捧红一本小说,救活一个出版社,它是美国书业界最成功的广告人。”奥普拉不仅创下了图书销售的壮举,也在美国掀起了一股图书俱乐部热潮。1999年全美拥有50万个图书俱乐部,是1994年的两倍,其中大多数俱乐部是以“奥普拉图书俱乐部”为蓝本;同时电视节目也更加积极地追捧这些俱乐部,“早安美国”、“里吉斯与凯莉脱口秀”等节目都相继添加了以图书俱乐部为名的读书讨论内容。

2.“阅读火箭”(Reading Rockets)

“阅读火箭”是一个利用多媒体进行文学素养教育的活动,由美国教育部特殊教育计划办公室(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Special Education Programs)主办。它通过电视台、网络向人们提供信息和阅读资源,教导孩子如何学习,教导父母如何帮助孩子阅读。“阅读火箭”的活动通过华盛顿公共电视台播出,也可以在网站上在线观看或购买DVD观看,资料面向所有的家长、老师、图书馆员还有各种专业人士。

“阅读火箭”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的力量来帮助家长、老师使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读者。“启动小读者”(Launching Young Readers)是“阅读火箭”在电视上播出的一个系列节目,面向年龄在712岁之间的儿童。其中一个节目是关于发生在两所学校之间的故事,由摩根•弗里曼主持,通过真实记录几个孩子学习阅读的过程为家长、老师提供辅导孩子的建议。

作为一个多媒体阅读推广工程,“阅读火箭”还充分利用网站和手机进行宣传,读者可以在网站上阅读到头条新闻、研究性的文章、教育专家给父母及老师的建议,还有各种关于阅读的在线视频,读者也可以订阅电子月刊,及时获取最新消息:“阅读火箭”也出现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Itune等一些公共社交网站上,基于读者更多互动的空间。2011年官方还推出了“阅读火箭”的手机版本,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访问官方网站,查找有关信息。

几乎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接触医疗机构,因此医疗机构结合自身的特点推出了各种阅读推广项目,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是美国医疗领域的“触手可读”(Reach Out and Read),孩子到医院进行体检时,医生向父母介绍如何促进孩子阅读,并送给孩子一本书,并且在候诊室设立阅读区供儿童候诊室阅读图书。

“触手可读”项目主要面向6个月到5岁的儿童,尤其是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儿童进行体检和治疗的时候进行阅读推广活动。目的是为美国年幼儿儿童群体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阅读能力、识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能够迅速地融入学校生活,为今后的成功人生做好准备。该项目计划让每个儿童在入学前读到10本图书,让每一位孩子们的家长理解到大声朗读的重要意义。(搜狐网2018/5/8

 

 

德国:不拘形式 全民阅读

 

           

【特别关注·世界读书日】

作为酷爱读书的民族,德国人全民阅读的习惯与其足球、哲学、汽车一样为世人所知。特别是近现代时期,德意志民族的思想家、文豪、艺术家、科学家层出不穷,离不开全民阅读的力量。

阅读渠道多样化

德国有将近7700家的书店,随处可见,方便市民选购图书。作为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家,平均每1.7万人就有一家书店。此外,为了方便民众读书,德国政府、社会和民间都提供了许多便利措施,营造优雅安静的读书环境,方便民众体验阅读的乐趣。

如果你留意观察,会在德国很多社区和街角附近发现不同造型的小亭子,有的像电话亭,有的像一个树桩,里面放满了二手图书,这就是最具德国特色的公益免费借书亭。人们可以免费在这里借到自己想要阅读的图书,也可以把家里看过的图书放进来供他人阅读。人们在举手之间做到了知识的交换,与他人分享读书的乐趣。

在互联网层面,在德国政府支持下建立的促进阅读基金会门户网站为人们提供阅读线上指导和线下联络渠道,旨在为不同社会成员提供相应的阅读促进计划,做到人人可阅读,在全国普及读书。该基金会的“4·23世界读书日”“阅读扬帆”等项目都影响深远。促进阅读基金会网站资源丰富,人们可以便捷查询和参与图书推广志愿活动、线下书友会以及好书推荐。还有定期帮助有听力障碍的老人读书、到幼儿园和学校给小孩讲故事等日常活动。笔者登上该基金会网站,看到最新发布的春季和复活节阅读推荐,琳琅满目的儿童书籍介绍给了父母更佳选择。去年该网站还发布了给难民和移民小孩读书的线下活动。

对传统阅读情有独钟

德国阅读专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到了13岁或最晚15岁,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和对书的感情,那么他今后的一生中很难再从阅读中找到乐趣,阅读的窗户会对他永远关闭。因此德国人格外注意对阅读习惯的培养,尤其喜欢“深阅读”。记者发现,尽管也受智能手机等新科技的影响,但德国人似乎更偏爱阅读纸质书。德国人认为,网络订阅可以获得大量新闻资讯,但其内容往往零散而肤浅,只能属于“浅阅读”范畴,替代不了花一个礼拜啃一本厚书所带来的知识洗礼。另外,德国人很重视随时随地地阅读。因此,在医院候诊,在车站候车,德国人会从包里拿出一本书来静静阅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许这也是德国人守秩序的原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电子书市场未能撼动德国人对纸质书的偏爱,但是无论是电子书巨头亚马逊,还是德国本土的Tolino电子阅读器,都认为德国是电子书市场最赚钱的国家之一。

据德媒报道,整体来看全球三分之二的图书市场集中在6个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德国、日本、英国和法国。其中,德国是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全球第三大图书市场。根据德国书商与出版商协会公布的统计,去年德国图书市场销售额约为92.8亿欧元,比前年增长了1%2016年德国出版了8.55万本新书。在电子书领域,电子书与网络销售给传统的图书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德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子图书市场。德国的电子书市场正处于上升趋势,但还是难以撼动传统图书的地位。据统计,2016年电子书的销售市场份额为4.6%,而2015年与2014年分别是4.5%4.3%

除电子书外,网络销售的方式也给实体书店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少消费者转向通过网络等购书渠道。但是在德国,实体店依然是图书市场最主要的销售渠道。面对图书电子化的挑战,传统出版商也思考如何丰富纸质书籍,使其能够与电子书相抗衡。虽然电子书是图书市场未来发展的新形势,但德国人普遍认为传统图书并不会很快被电子书替代。很多实体书店加强与读者的联系、提供咨询服务、开辟网上购书等,给读者更愉悦的购书体验。

“价格立法”保护纸质书

在全球化的电子书市场,有时候涉及专业领域的电子书甚至比相同内容的纸质版贵。最近,在亚马逊的美国网站上,哈佛大学教授丹尼·罗德里克在Kindle阅读器上发表的一篇关于“直接谈论贸易”的教科书定价为22.84美元,而精装版纸质版则不到17.5美元。特别是在科学出版物中,数字版本通常比纸质版本更受欢迎。为了保护传统小书店,应对网络销售和电子图书市场的冲击,德国用“价格立法”来约束竞争的边界,让小书店在资本横行的情况下依旧可以活泼地存在于大都市的中心。主要是通过行政的力量,对电子书实行了严格的限价策略。德国对电子书的政策则是不能打超过定价20%~25%的折扣。德国最爱阅读电子书的是年轻人,在14~29岁间有36%的人阅读电子书,相比之下,在超过65岁的人群中,阅读电子书的比例低到7%。大部分德国人一如既往地喜欢阅读纸质书籍。根据这份调查,四分之三的德国人会时不时地读书。

因此不难得出结论,尽管移动阅读器产量和销量扩增,电子书的使用情况却遇到瓶颈,问题主要在于电子书的价格。总体而言,德国消费者更偏好5欧元以下的电子书,这部分电子书的销售量占到了总量的57%。而且基本是价格越便宜,销量越大。由于德国出版商的限价策略,所有电子书打折后的价格最多是纸质书的8折到7.5折,这也是电子书在德国市场并没有多少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德国电子书通常没比纸质书便宜多少,另一原因在于不同的增值税收费标准。相比于纸质书收取7%的税,电子书需要支付19%的增值税。

除了电子书籍本身的价格因素外,对阅读体验有着较高要求的德国人面对电子书和传统阅读市场也分为两派。电子书籍的拥趸们喜欢读电子书是因为电子书随时可用并且占据很少的空间。因此电子书大多都是小说类的,指导类的和教科书也属于阅读率高的电子书,而漫画和纪实文学只占很小的部分。至少六分之一的电子书阅读者曾读过一次没有出版,只是由作者独自发行的文章。在德国不读电子书的人是因为出于对纸质书籍的感官上的感受,他们不喜欢在屏幕上阅读。接近40%不阅读电子书的人反感阅读器的高昂价格,四分之一的人认为电子阅读器操作过于复杂。德国人认为,面对着冷冰冰的机器,远不如散发着墨香的传统印刷书籍更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田园/光明日报 2018/4/24

 

美国公共图书馆2018年图采调查结果出炉,哪类图书更受欢迎?

 

二十多年前,美国《图书馆杂志》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公共图书馆馆藏采购调查,主要涉及的问题是哪些主题的图书比较热门、图书馆的采购经费是多少等。起初,调查关注的对象是纸质图书和购书经费,如今调查更加关注图书流通数据。

馆藏经费

根据2018年的调查,美国公共图书馆的馆藏经费比前一年增加了大约0.1%。不过回复调查的图书馆中,仅有26%的图书馆表示馆藏经费上涨,2017年时,这一比例为31%59%的图书馆表示,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购书经费并没有增加。十多年前,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平均购书经费为76.3万美元。加上通货膨胀的因素,那么如今平均购书经费应当是91.5万美元。不过2018年的数据显示,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平均购书经费为84.3万美元,并未达到预期的数值。

图书馆购买纸质图书的经费占比为54%,各种多媒体资源(有声读物、DVD1/蓝光和流媒体)的购买经费占比达到了30%,比201727%的比例有所增加。电子书的购买经费占比稳定,保持在9%2009年,这一占比为1%。三分之一的图书馆表示用于购买电子书的经费增加了,增长的比例平均是12.7%(三者占比相加不到100%,因为还有其他种类未列出)。

多媒体购买经费的构成发生了最大的变化。有声读物的经费平均增长了16%,其中实体有声读物占馆藏经费的比例为8.6%,可下载有声读物占比则为5%DVD1/蓝光等媒体占馆藏经费的比例下滑至11.5%。流媒体占馆藏经费的比例首次达到2%,而音乐CD1、可下载音乐的占比为3.3%,高于2017年的2.3%

图书流通趋势

2018年的调查显示,46%的图书馆表示流通量有所增长。纸质图书的流通量占到总量的55%,在五年间这一数字已经减少了8个百分点。电子书的流通量增加了3个百分点,占到总量的7%,多媒体的流通量占比则从31%增加到了35%(三者占比相加不到100%,因为还有其他种类未列出)。

和馆藏经费结构变化一样,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流通量占比变化也是最大的。实体有声读物的流通量略有增加,而可下载有声读物的流通量则猛增了20.7%。五分之四的图书馆表示提供有声读物等音频的下载服务,《图书馆杂志》将之称作是“有声读物大爆炸”。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下载和收听的过程变得极为简单。不超过一分钟,读者就可以从图书馆借阅并在自己的手机上收听有声读物。其他的一些推动因素包括播客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等。

流媒体是公共图书馆流通量增长的另一个重要领域。鉴于NetflixHulu等流媒体服务在消费市场的流行度日益提高,不可避免地,读者也希望可以在公共图书馆访问到流媒体内容。

纸质图书流通情况

纸质图书的流通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非小说类的作品。传记/回忆录是占据流通量第一位的非小说类读物。自2010年开始,美食类的图书一直是流通量最大的非小说类读物,而如今,将近五分之四的图书馆表示传记/回忆录类图书进入了非小说读物流通量排行榜的前5位,在2010年的时候,这一比例为39%。美食类的图书在纸质书领域的没落,其原因可能是越来越多的美食类图书采用了电子书的形式。

图书馆杂志》的编辑人员森达乌拉表示,传记/回忆录类图书的流行有其他因素的支撑。几乎所有社会和历史学界的图书评论人都对各自领域的传记/回忆录感兴趣,他们会推荐很多这方面的图书,而且出版社目前也正在出版越来越多这一领域的图书。在军事、宗教、体育和音乐等领域,图书的作者更加关注个人故事,也推动了传记/回忆录类图书的流行。美食类的图书的没落,一方面是因为该类图书价格比较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类图书有的时候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在非小说类读物中,流通量迅速增加的还有医药/健康类的图书。回复这一类图书流通量增加的公共图书馆比例提高了12个百分点,如今这一类图书占据流通量排行榜第三的位置,2017年则为第五名。回复旅行类图书流通量增加的图书馆比例提高了12个百分点。回复政治/时事类图书流通量增加的图书馆比例增加了10个百分点,与2013年的数据相比,则增加了18个百分点。最有趣的变化发生在艺术图书领域,艺术/手工艺品/收藏品类的图书,流通量增加的公共图书馆比例比2017年多了6个百分点,达到了42%,美术/摄影类图书流通量增加的公共图书馆比例为10%,比2017年高了1个百分点。

艺术类图书的流通量增加,很重要的推动因素可能是人们逃避现实的需求。不过也有相反的情况,比如在摄影类图书方面,很多畅销书都是纪实性质的,根本没有逃避现实的倾向。此外,人们认为很多艺术书籍必须采用纸质图书的样式,PDF和网站并没有削减图书的流通量。由于大多数人负担不起原创艺术,因此纸质图书是艺术欣赏的主要手段。

非小说类的纸质图书中,历史类图书的流通量出现了惊人的下降,原因可能是传记类图书流通量的增加。此外自助/心理类的图书流通量也有明显的下降,如今大约仅有四分之一的图书馆表示自助/心理类图书位居流通量前10位之列。这一领域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有太多同类型的图书,不够多元化,新出版的图书往往将以前名家的著作都埋没掉了。

纸质图书中,小说类作品的流通量依旧保持稳定,不过其内部也发生了不少变化。神秘小说、通俗小说分别占据流通榜的第一和第二名,不过神秘小说的认可度出现了下降,而通俗小说的认可度则有所增加。以往排名第三的浪漫小说,退居第四名,第三名由惊悚小说所取代。基督教小说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随着一些作家开始写更多的女性小说和其他类型的作品,浪漫小说已经开始黯然失色,但是这其中也有营销和观念的问题,因为很多浪漫小说并未被出版社标记为浪漫小说,同时很多浪漫小说可能也没有被图书馆采购。基督教小说遭受重创,主要是因为零售商Family Christian Stores的倒闭。

相比之下,惊悚类和历史类小说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70%的图书馆表示,惊悚小说是流通量最大的读物之一,而2017年这一比例为56%2013年的时候仅为42%。历史类小说取得了类似的飞跃,201848%的图书馆表示历史类小说是流通量最大的读物之一,2017年这一比例为36%。很多美国人都对历史感兴趣,因为类似《唐顿庄园》的电视剧和类似《隐藏人物》以及百老汇音乐剧《汉密尔顿》的电影带动了这一潮流。同时,美国社会最近一年发生的各种事情使得人们觉得历史类小说与生活直接相关。

电子书流通情况

电子书如今已经融入了美国公共图书馆。58%的图书馆表示电子书的流通量平均增加了18%2017年的比例则为11%。在流通量增长方面,小说类电子书已经超过了小说类纸质书。不过神秘小说、通俗小说、惊悚小说、基督教小说、历史类小说等电子书的流通量均呈现了不同比例的下降。这些主题之外的小说类电子书,比如浪漫小说依旧排在第三位,而科幻小说则从第十位跃进到了第七位。

非小说类电子书,其流通量与同类型纸质书有不小的差异。传记/回忆录同样位居非小说类电子书流通量的首位。美食类电子书前两年一直位居第二,不过2018年排在第四位;2017年排名第三的医药/健康类电子书,2018年下降到了第五名;2017年排名第四的艺术/手工艺品/收藏品类电子书2018年则下降到了第十名;历史类电子书的流通量跃居第三位。此外,政治/时事类电子书流通量不断增长,比同类型纸质图书的位次还要靠前很多,在电子书流通量排行榜中排名第二。

2018年的馆藏预算和流通量数据表明,图书馆馆藏持续多元化,不同主题的图书流通量变化显示读者阅读偏好发生了快速的转变,纸质图书和电子书的热门类型也有较大的差异。(图书馆报2018/5/2

 

 

阅读推荐要“对症下药”

 

胡适在《容忍与自由》里谈到读书,其中有一点是“为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这话虽很在理,但表达得似乎不清爽,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或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社会公众而言。

提高全民素质,必须推广全民阅读,眼下对这一理念社会各界人士已达成共识。可是,有学识的人不用你督促、倡议,他已养成了读书的习惯。需要你倡议、督促的是学识不足或很差的普通人,那么向他们进行阅读推广,就要“辨症施治”“对症下药”。

首先,推广语就应该简洁浅显易懂,比如上边胡适的话,受众面似乎窄了些,普通人读了虽然每个字都认识,可是所表达的意思却让人云里雾里,甚至曲解。如此,胡适的这句话倘用来作为推广语,应该略作修正或修饰——“为能读懂内容深奥的书而读入门级的书,读了入门级的书便可以读更多深奥的书”。

读书是为了去疑解惑明理,但是对普通人来说,并不是每本书都是读得懂的,那么先读什么后读什么就得讲究了。

时下,国学热已有些时日了,经典诵读是很受推崇的一个环节,可是参加的人却有相当数量一知半解、懵懂无觉。为什么呢? 一个很浅显的道理竟被忽略了,那就是入门阅读没有跟上,仿佛100以内的加减乘除法没学,竟跳到解方程式了。

人们记住了古代塾师教学的方法:念背打。于是依法炮制,并把“打”理解且实施得很到位,就是罚,罚站、面壁、抄写。照猫画虎、生搬硬套虽然像模像样,但忽略了诵读经典的入门读物的辅垫。

古代塾师尚能先易后难地安排读书顺序,比如先是《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 然后才是《大学》《中庸》《论语》之类,而今无论是国学还是某类讲堂,一开课便《老子》《庄子》《左传》之类, 受众面又都是普通人,一堂课下来没有如饮甘露,也没有如醍醐灌顶,反而被搅得一脑袋浆糊。因此,读书必须注重入门级的阅读。

如果留意一下学者老先生们单独开给后生们的书单,不难发现书目排列顺序是先打基础后攻学术高地的。书是前人知识探索的总结和成果,也是各学科发展或社会经验的标杆,我们读它就省去了从头研究和揣摩的弯路,或者说站在前人知识积累的肩膀上进一步攀登。

然而前人的知识是横向、纵向知识的汇合, 拿过来读并不一定读得懂,那么就需要“旁征博引”一下,比如读《论语》《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总是疑问重重,笨办法是多读几遍,结果仍有许多典故模糊不清。

这时,是不是该补一下简单易懂的历史知识?我觉得浏览一下历史知识类书籍十分必要,比如春秋战国的演义, 对普通人来说先读《东周列国志》,更快捷而益于“扫盲”。

虽然讲推广全民阅读,但并不是每本书都适合普通大众阅读,有相当一部分书针对的是具备一定文化修养的人。这类书让普通大众读,他们恐怕连两页都读不下来便厌烦地丢开了,而这类书的确应该让普通大众读一读。

那么,好书怎么能让普通大众读下去呢?有人做了简易读本,也有人做了白话读本,可是收效并不理想,普通大众的阅读障碍并没有完全消除。因此,我们就应该考虑“读入门级的书”。

有不少图书馆开出了推荐书目,除了借阅率高或大众化的书,里程碑式的文史哲类书目并不多,即使推出也少人问津。比如陈寅恪的《柳如是传》,即便是大学生耐着性子读,也会索然无味的,那么就得开出参考书目或给出读前链接。

无论从哪方面讲,国人的确都应该读书、多读书、多读好书,可是在阅读推广时也应该重视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荐读,毕竟阅读推广的服务对象是普通大众,理应考虑历史遗留下来的阅读障碍。

分阶段、分层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地规划阅读推广行为,应该是科学、理性、接地气的。阅读推广的最终目的是全民阅读、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人为营造哄动效应的“政绩”,其实是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全民阅读是需要时间检验的,其规律是费时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乃至几代人。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阅读推广或举办讲座都要降低门槛,一些高端的阅读推广活动也非常必要,“阳春白雪” 不能因照顾“下里巴人”而销声匿迹。只是,“下里巴人”的数量问题更重要,我们不得不重视“读入门级的书”。这仿佛建金字塔,没有下半部分的稳固,上半部分便不可能风光无限。基础之所以为基础,面积广大才是根本。

(高连奎/图书馆报)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升级改造展新颜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是美国乃至世界最富盛名且最顶尖的公立大学之一,属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分校。它是美国大学协会创始会员之一,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一起被誉为美国工程科技界的学术领袖。

曾在伯克利分校工作和深造的诺贝尔奖得主有69位,目前仍有7位在校进行教学研究工作。

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是加利福尼亚州的第一所大学图书馆,致力于识别、获取、组织和传播与现有研究和教学方案有关的一切形式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广泛的研究材料,以支持图书馆新的战略,目前已成为一个信息传播的中心。

它主要由纪念图书馆、莫菲特图书馆、加德纳密集书库、班克罗夫特图书馆、24座学科图书馆及十余座附属图书馆组成,藏书超过1000万册,是北美地区第四大图书馆,排名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和耶鲁大学图书馆。

全球十大绿色建筑之一:

西区分馆

 

新建的伯克利分校图书馆西区分馆占地9500平方英尺(大约合883平方米),是加利福尼亚州第一个获得生态建筑挑战认证的零能耗公共图书馆。

作为可持续性设计的示范项目,该馆被评为“2016全球十大绿色建筑”之一。它超越了2025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较2005年整体下降26%~28%的标准,符合伯克利新近出台的气候行动计划。

 

 

建筑师采用合理利用日照的能源策略,确保馆舍97%的建筑面积利用日光。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和用来制冷制热的太阳能热板辐射系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外墙具有高隔音性能,可以防止街上的噪音传入。

建筑师开发的包括创新通风烟囱在内的室内空气对流系统别具一格,“烟囱效应”使整个建筑物实现了自然通风。

“烟囱效应”指的是室内空气沿着有垂直坡度的空间向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气对流加强的一种现象,在从底部到顶部具有通畅的流通空间的建筑物中,空气靠密度低的作用沿着通道很快进行扩散或排出建筑物,都能产生这种效应。

在伯克利分校公共图书馆西区的设计中,建筑师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在建筑物上部设置的烟囱排风口可以将污浊的热空气从室内排出,而室外新鲜的冷空气则从建筑物底部被吸入。热压作用与进出风口的高差以及室内外的温差有关,高差和温差越大,则热压作用越明显。

通风烟囱顶部设置有可以控制的开口,将建筑各层的热空气排出,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与风压式自然通风不同,热压式自然通风更能适应常变或不良的外部风环境。伯克利分校图书馆西区分馆不但用“烟囱效应”实现自然通风,而且它在双层玻璃幕墙中的应用还可以有效阻挡热量的传递,降低建筑墙体的传热系数,达到了节约建筑能耗的作用。

 

 

全校学习环境最好的场所:

莫菲特图书馆

作为大学的基础硬件,图书馆必不可少。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师生对图书馆的需求也逐渐发生变化。对于21世纪的大学图书馆来说,重新改造的核心就是更少的图书、更多的空间,离线存储已经成为拆除书架释放空间的一种流行的方式。

伯克利分校最新改造的本科生图书馆莫菲特图书馆便遵循了这一“法则”,在投资1500万美元(大约合人民币9501万元),经过一年的翻新后,一改过去陈旧、落伍的形象,成为秩序井然的现代化馆舍,是全校学习环境最好的场所。

为了给学生腾出更多学习、充电和小组项目合作的空间,图书馆的预算正从纸质书转向数字材料。一排排书架被拆除,把馆藏的13.5万册图书存放到其他校区。虽然这种巨大的变革遭遇了一些阻力,但是恰好满足了许多学生的需求。莫菲特图书馆甚至取消了不允许带入食品饮料的规定,因为馆里没有任何书,也就不怕书本被损坏或弄脏。

整修一新的馆舍给师生们增加了1.2万平方英尺(大约合1115平方米)的学习空间,摆满了“协作桌”、舒适的扶手椅、可移动白板,甚至还有两辆运动自行车。

据负责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改造的根斯勒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亚伦·豪- 科尼利森介绍,莫菲特图书馆是一栋五层楼的混凝土建筑,它野兽派的建筑风格在20世纪60年代很受欢迎。但在学生看来,混凝土建筑粗糙原始且冰冷无情, 很“不友好”。

野兽主义建筑风格的特点是展示未经装饰的巨大构件,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柯布西耶和马塞尔·布鲁尔为代表的设计大师们开启了这种新的建筑风格,随后在政府的基础设施建筑和学校建筑中非常流行,因为它在力量上和功能上有着很好的表达和实用性。

伯克利分校图书馆馆员杰弗里·梅森-麦凯透露,伯克利分校图书馆仍然是全美馆藏最多的大学图书馆之一,图书流通量达到1200万册。在纸质藏书中,有珍贵的莎士比亚作品集原版和北美最大的古埃及纸莎草碎片收藏,还有约翰·威克里夫14世纪圣经译本的复印本。

“事实上,从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新近制定完成的五年战略计划中,我们认识到即使在数字化时代纸质材料仍有其重要性。世界上大多数的信息仍然存在于书本中,可普遍获取到的网络资源只是英语和少数其他语言的内容。而在伯克利分校图书馆里,收藏了200种语言的材料。”

他指出,“未来发展是一件棘手的事情,我们需要革新图书馆,而且需要积极行动,大刀阔斧地做,但我们不能毁坏我们所依赖的东西。”

学习空间

在改造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将该图书馆顶层设计成一个时尚仓库式空间,安装了更大的窗户、透明的墙壁和更高的天花板,另外还有外露的通风管道。新馆舍第4层被命名为“Buzz”(含“喧闹”“兴奋”“东奔西忙”之意),配备的低矮沙发舒适宜人,玻璃幕墙可以书写文字,会议空间的彩色沙发能根据需要移动。学生可以在这个协作空间里自由地聊天,进行头脑风暴和演示练习,并在随处可见的白板上记录信息。而被称作“Hush”(含“安静”“肃静”“缄默”之意)的第5层却与之相反,是一个更安静的学习空间。这里设有宽大的桌子和独立的学习隔间,配备台灯和插座,更有弱化噪音的三维几何墙艺术。在“头等自习舱位”,有可以放书包的小暗格。

休息场所

考虑到现在的大学生每天学习时间长,白天也没有机会休息,校方与加利福尼亚大学学生会和学生健康协会合作,在莫菲特图书馆5层开辟了一个安静的休息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减压的场所。里面光线昏暗,摆放着供小憩的“休息舱”和躺椅,还有冥想、祈祷或默想的空间。学生在使用未来派的“小憩舱”时只需翻转其顶部,就可以创造出黑暗和私密的空间。

 

演讲工作室和会议室

为了能使学生通过练习克服演讲时的恐惧,演讲工作室安装了方便他们单独或分组录音的设备。会议室有一套用于网络会议的摄像头和显示器,旨在让学生与世界各地的专家联系。由于使用伯克利分校学生科技基金,莫菲特图书馆4层全部实现了科技现代化。

创客空间

2016 年秋季,图书馆与伯克利分校教育科技服务部和学生事务信息技术中心联手,在1层打造了一个入门级的创客空间。这里各种设备一应俱全,其中3D打印机最受欢迎。学生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动手设计和制作无人机和机器人等现代科技产品。

“言论自由运动”咖啡馆

在校友斯蒂芬·西尔伯斯坦捐赠的基础上,校方在莫菲特图书馆3层创建立了“言论自由运动”咖啡馆,旨在纪念上世纪60年代的校园抗议游行活动。1962 年秋天,一群穿着制服的学生高举“言论自由”横幅通过学校南大门。一张当年拍下的游行照片清晰可辨,作为标志性物品挂在咖啡馆的入口处。

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泰德·肖对焕然一新的莫菲特图书馆赞不绝口,十分喜欢。“过去的莫菲特图书馆过时了,我只去过一次。”泰德高兴地说,“现在我经常来,门口的Tech-Desk 派送‘金熊牌’ 特制铅笔,还可以借用苹果平板电脑、手提电脑和充电器等。”(图书馆报2018/2/26

 

兰州大学现巨幅3D墙绘:由多名学生历时一个月完成

      3D墙

527日,兰州大学本部后勤集团楼其中一面墙上出现了名为时代的碰撞3D彩绘,是由该校曹航、李春燕、王宗伟、赵小伟、刘张琦等同学精心绘制,历时一个月的时间绘画完成。墙绘通过隧道两旁老火车与动车的对比,突出了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恰逢毕业季来临,作品一经完成就凭借巧妙的视觉效果引来大批同学拍照留念,得到了大家广泛的认可。
   
创作者表示,作品叫“时代的碰撞”,两个不同的火车代表着两个时代,寓意碰撞发展。同时,学校是社会、科技发展的载体,也是希望学校能作为时代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越来越好!

(李华锡 兰妮 刘晓琴/“中青网教育微信公众号/2018-06-02

 

 

首例3D打印人眼角膜问世:干细胞、藻酸盐和胶原制成墨水

英国科学家首次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人眼角膜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英国科学家以供体干细胞、藻酸盐和胶原蛋白为原料,创造出一种特制的生物墨水,并首次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人眼角膜。这意味着,人类未来可获得无限供应的眼角膜。当然,这种眼角膜用于移植可能还需假以时日。
   
纽卡斯尔大学组织工程学教授车康恩(音译)领导的团队在近日出版的《实验性眼研究》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将健康人士捐赠的眼角膜干细胞(眼角膜基质细胞)与藻酸盐、胶原蛋白混合,制造出一种能用于3D打印的“生物墨水”,随后使用一台廉价3D打印机,将生物墨水成功挤压成同心圆,最终形成人眼角膜的形状,整个打印过程不足10分钟。而且,研究表明,干细胞可以继续发育。

车康恩表示:“全球很多团队都在努力研制理想的生物墨水,希望使这一过程切实可行。我们的‘秘密武器’是藻酸盐和胶原蛋白混合而成的凝胶,其可以保持干细胞的活力,同时产生足够坚硬(可以保持其形状)又足够柔软(可从3D打印机的喷嘴挤出)的材料。”
   
研究人员也证明,他们可以通过扫描病人的眼睛获得数据,快速打印出大小和形状合适的眼角膜。
   
当然,车康恩也指出:“这种3D打印出来的眼角膜还需接受进一步测试,用于实际移植可能还需几年时间。但我们已经证明,使用从人眼获得的材料来打印眼角膜完全可行,这一方法有望解决全球眼角膜紧缺这一难题。”
   
作为人眼的最外层组织,眼角膜的主要作用是聚焦视线——如果把眼睛比喻为相机,眼角膜就是相机的镜头。目前可供移植的眼角膜极其短缺,全球约有1000万人需要手术来防治由于沙眼等疾病而导致的角膜盲;此外,由于烧伤、事故或疾病引起的角膜功能障碍,导致约500万人完全失明。(刘霞/科技日报/2018-06-04

 

 

俄研究用这种“密封船”运送少量遗传物质,

改善基因疗法效果

       基因

如何使具有治疗作用的遗传物质顺利穿过靶细胞的内外膜,并且躲避细胞器的分解,是基因疗法成功与否的关键。俄罗斯科研人员发现,用一种蛋白质制作密封船运送少量遗传物质,有望获得更佳疗效。
   
将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等外源性遗传物质植入细胞的过程名为“转染”。此前研究发现,用特定的“小干扰RNA”转染靶细胞可抑制其细胞核内的“问题基因”,使这类基因无法指导生成有害物质。为使小干扰RNA顺利穿透靶细胞的内外膜并发挥功效,研究人员尝试制成多种能包裹这种遗传物质并可生物降解的“密封船”——阳离子脂质体,但转染效果并不稳定。
   
俄联邦医学生物局下属莫斯科免疫研究所的专家日前在荷兰期刊《胶体与表面B辑:生物界面》上发表论文说,为探究上述转染效果的优劣,他们用氨基酸分子数不同且含有荧光物的胶原蛋白二胜肽、三胜肽、四胜肽,分别制成“密封船”,并向其内部填充不同数量的小干扰RNA,然后用这种复合体转染由人胚胎肾细胞衍生出的一种细胞。
   
结果显示,三胜肽是最高效的材料,其转染效率是四胜肽脂质体的20倍。研究人员说,上述脂质体“密封船”内的小干扰RNA需保持较少填充量。如果填充量过多,就会有大量小干扰RNA难以及时脱离脂质体内壁,因而影响了穿透力,且更容易被细胞器分解。
   
参与研究的科洛斯科娃说,了解到影响小干扰RNA转染靶细胞的因素后,研究小组将开展更多实验,探究这些因素在相关基因疗法动物实验中会否发挥此类作用,并据此用转染效果更佳的方法输送药物。栾海/新华社/2018-06-02

 

 

中国学者的新发现颠覆成年哺乳类中枢神经损伤

不能再生的结论

 

长期困扰世界医学界的重大难题脊髓损伤修复获突破性进展。我国科研人员首次证明,应用自主研发的活性生物材料改善损伤局部微环境,促进非人灵长类恒河猴的皮质脊髓束长距离再生,穿过损伤区且与宿主脊髓建立起功能性神经网络从而导致截瘫肢体功能恢复。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该研究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双聘教授李晓光、上海同济医院孙毅教授及首都医科大学杨朝阳教授领衔完成。研究颠覆了100多年前神经科学大师Cajal提出的“成年哺乳类中枢神经损伤不能再生”的结论,阐明了生物活性材料诱导中枢神经系统再生的机制,为成年哺乳类脊髓损伤治疗奠定了基础。
   
在“成年内源性干细胞孵化学说”中,研究人员将内源性干细胞的孵化看作育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脑或脊髓的病损部位充满各种炎性因子和抑制因子,就像盐碱地,而存在于成年哺乳类脑和脊髓内的神经干细胞大多处于静息状态,就像蛰伏的种子。
   
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活性生物材料可长期释放神经营养因子,改善被认为是“盐碱地”的损伤局部微环境,激活“蛰伏的种子”,让其迁移至病损部位分化为成熟神经元。新生的神经元可与宿主细胞形成功能性神经环路最终促进功能恢复。
   
据介绍,该项成果的创新性在于采用单纯的生物材料移植,避免了免疫排斥、伦理纠纷和肿瘤发生的风险,由于恒河猴与人类的神经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极为相近,为临床治愈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更大希望。同时,研究人员建立了一系列非侵入性技术手段,如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步态分析等方法进行疗效评估,为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奠定了基础。操秀英/科技日报/2018-05-31 

 

“晒太阳”为何能增强学习记忆能力?

我国学者发现背后原因

适度“晒太阳”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比如合成维生素、改善情绪等。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熊伟、黄光明等人合作研究,通过单细胞质谱、光遗传、分子生物学、电生理及动物行为学等技术方法,发现日光照射后可增强动物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机制。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日前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适度的阳光照射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治疗多种皮肤疾病,还能改善人们的情绪和认知。但之前由于研究手段的局限,对日光照射引起与神经系统相关的行为变化的深层机制并不清楚,日光照射皮肤如何影响脑内神经细胞的代谢以及神经环路的功能,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近期,熊伟、黄光明教授研究团队利用自主开发的单细胞质谱技术,结合神经科学多种研究手段,发现日光照射动物皮肤后,会使血液中一种叫作UCA的化学物质含量大幅度增加。他们进一步发现,增加的UCA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神经细胞,在细胞内UCA通过一系列的生物代谢酶最终转化成谷氨酸。细胞内的谷氨酸在运动皮层以及海马的神经末梢释放,进而激活运动学习以及记忆相关的脑内神经环路,从而增强动物的运动学习能力以及物体识别记忆能力。
   
据介绍,谷氨酸在大脑内具有参与细胞内蛋白合成、能量代谢以及兴奋性神经信号传递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这个研究发现,对了解大脑工作机理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徐海涛/新华社/2018-05-22

 

 

依图科技CEO:全中国差不多12个人跟你长得一模一样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在中国的13亿人口中,究竟有多少人会跟你长得一模一样?

依图科技联合创始人、CEO朱珑在分享会上演讲。

 

519日,在上海举办的人工智能界重量级学术会议“ACM中国图灵大会上,依图科技联合创始人、CEO朱珑在会上分享了公司团队做的实验,结果发现:每1亿人当中有一个人跟你长得一样,所以全中国差不多12个人跟你长得是一模一样。
   
这个意味着什么?人眼的辨别能力为什么不是1万,为什么不是10万,为什么不是千万,正好是1亿这个量级?
   
朱珑在演讲中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人是一个非常社会化群居的,人与人交互有非常多的社会形态,人脸对于身份的确认非常重要,所以人类如果不具备辨别能力,你可能在出门回来之后,就认不出你的小孩,认不出你的老婆,就会出现社会的骚乱,所以人脸识别对基因的进化是非常大的影响。”
   
朱珑还进一步解释了出现上述现象,原因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视觉识别能力在各大感官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人类通过嗅觉识别家庭成员的能力,在哺乳动物中能力比较低下,甚至主要就是看人脸来辨别同类。这就导致了,人类将驱使各个社会成员的脸部区分度需要尽量的大,这样保证家庭成员的稳定性才能得到保障。
   
作为社群动物,人需要和大量同类打交道,一旦脸部识别错误,代价就是失去继承整个基因组的遗传。在生物学领域里,人类需要数量庞大的对应编码人脸形状的基因数量,目前已知的是基因中有一条染色体的一大块用于编码脸部特征。
   
一亿分之一的识别度是一个具有巨大社会学意义的统计数值,背后更多的生物学意义需要更近一步探讨。与之对应的一个未经实验证实的观察是,动物的脸部特征区分度不像人类这么大。比如,猫和狗,光看脸,人类很不难区分出来。
   
也就是说,在出现人脸识别技术前,人类并不知道如何区分人的规模和精度。直到机器学习来到了大规模时代,当它能轻易地识别1亿人、10亿人,甚至更多的时候,这种就给人类提供了一把尺子:按照机器能识别的相似度比例筛选出来的,就可以得出了一个人在有效的时间里面测出一个人类自己看这个世界的这种能力,这是第一次人类有一个非常稳定的机器,有识别能力看到人和机器智能的差别。
   
作为人脸识别领域的佼佼者之一,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依图”)成立于2012年,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统计学博士、麻省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朱珑,前阿里云技术总监林晨曦共同创立的上海“独角兽”企业。依图当下技术布局最全面的人工智能公司,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语音识别、人工智能芯片。
人工智能处于什么时代?
   
在成立依图之前,朱珑在美国待了10年。从履历上看,有两段经历对他影响深远。
   
第一段是2015年前,朱珑在UCLA的博士时期做统计建模和统计学计算。他的导师是艾伦.尤尔,尤尔的博士导师就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随后,朱珑在MITGeoffrey Hinton领导的AI Lab做计算机视觉建模。
   
第二段是在朱珑回国前,也就是在深度学习爆发之前,在UCLA的杨立昆(Yann Lecun)实验室工作学习。Geoffrey Hinton、杨立昆以及Yoshua Bengio三人被外界称为深度学习领域的三大巨头。
   
在国外顶尖的实验室工作学习过,回国创业又赶上人工智能浪潮大爆发。朱珑对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几年发展和变化感触颇深。
   
“从我的背景来讲,既是学术界又是工业界创业,又是在中国2012年到2018年这五、 六年非常特殊的一个阶段,过去中国没有非常成熟的科技创业的情景和市场机制。对于一个生态的形成,可能最重要的是工业界。但无论是行业巨头,还是Start-up构成的工业界(今天以技术为主的科技界),AlphaGo都不能算是广义上的技术。政府、投资者、媒体,这三者是比较成熟的,或者是比较频繁交流的。在2012年之前,学术界不像今天经常会被政府邀请来交流,也不会被一流的基金邀请交流,美国过去因为市场成熟,这些人经常会在一起交流,甚至都是朋友。中国这几年开始,各种背景的人在一起交流的越来越多,这是新的形态。”朱珑在演讲中说到。

在他看来,与过去相比,当下的人工智能发展太快了,特别在中国,技术还处于一个非常难辨别清楚是真是假、是好是坏,或者说如何区分。以深度学习为例,过去做的人或者实验室本身就不多,直到近这几年才开始热起来。

“这意味着,全球研究的积累或者说长时间的积累是不够的。因为热就使得各方都来参与到AI的这个讨论或者交流甚至宣传当中,AI就变得特别多,客观上使得很多专家的意见等等就很难区分开来,可能不仅是中国,美国也是这样子。”朱珑说。

另一个区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到了一个很可能没有权威的时代。在过去不管是从计算机视觉,还是整个人工智能研究,最好的实验室几乎能够垄断预测全球百分之七八十的进展,但是现在AI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大家的发展是比较跳跃性,或者是在一两个实验室非常难预测主流到底在关注什么。这是整个时代的特点。朱珑在演讲中说。
面部识别推动人类基因进化 
   
据朱珑介绍,2015年,机器识别人的水平正式超过人类。2018年机器的水平又比2015年提高了1万倍,这是一个在学界、工业界、文艺界都比较难想象的一件事情。
   
从最开始的11的比对,到后来的1N,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从可以告诉你是张三,谁是李四,发展到了不知道你是谁,但能从1亿张照片里辨别出来的程度。
   
目前,中国人口差不多有14亿人,要想从这14亿当中把你找出来,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在这种场景下,摄像头还需要布控了几十万量级的重点人员,人脸识别技术需要评估出现的人是不是重点人员。这个对识别性能的要求又再高了一个量级。

那么这些技术进化意味着什么呢?朱珑认为,这是人脸识别突破,打开了现实生活或者现实工业界中的产品突破。让更多的技术在生活中有了落地和应用。
   
至于技术的未来突破,又会有怎样的发展?人工智能、人脸识别除了帮助我们在工业界、生活中实现应用突破外,还有什么样的作用?

朱珑认为,它还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智慧到底是什么样子,人类智慧的边界在哪里。
   
第一个例子便是人类怎么区分人的规模和精度。在人脸识别技术出现前,人类没法做这个科学实验。直到机器学习来到一个非常大规模时代,人类才很轻易地识别1亿人、10亿人,甚至更多。
   
“机器识别今天相当于提供了一把尺子,我们从学术上来讲就是变成这种,根据这种相似度能够筛选出来,按照他的这个比例筛选出来给人去测,就可以测出一个人在有效的时间里面测出一个人类自己看这个世界的这种能力。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一个非常稳定的机器,有识别能力看到人和机器智能差别到什么程度。”朱珑说。

除了做了文章开头的实验外,朱珑的团队还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供大家思考机器对人类发展究竟做出了什么样的影响。在几千万量级的身份证数据库上,一个客户把他女朋友生活照输入进去,结果输出的前十张照片中,这位客户非常难辨别哪张是他的女朋友。
   
“过去机器认识生人会比人强,这个证明一件事情,一个是熟人你天天生活或者是接触非常频繁的人,但是现在识别熟人脸的话,机器也比你厉害。”朱珑说。栾海/新华社/2018-06-02

 

 

 

我校集邮协会成立仪式在图书馆举行

 

我馆集邮协会成立

 

511日上午9点,《当代美术作品选(二)》特种邮票首发暨黄淮学院集邮协会成立仪式在图书馆举行。在仪式上 ,学校工会曹忠义主席宣布了我校集邮协会的正式成立。

黄淮学院工会主席曹忠义、副主席李纪周,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驻马店市邮政分公司副总经理梁满, 驻马店市集邮协会秘书长赵建设,图书馆馆长弯红地,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李信生、副院长陈向阳等,以及我校集邮爱好者、师生代表三百余人参加仪式。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驻马店市邮政分公司经研究,特此将《当代美术作品选(二)》特种邮票首发仪式放在图书馆,与集邮协会成立仪式同时举行。

按照协会章程,图书馆馆长弯红地当选为黄淮学院集邮协会首任会长,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陈向阳为常务副会长。

学校集邮协会成立以后,将切实为广大会员和集邮爱好者服务,传播集邮文化知识,丰富和活跃我校师生的课余文化,推动校风和书香校园建设;同时,通过集邮协会打造的新平台,开拓新的领域与模式,促进学校与社会、企业的互动与合作,更全面、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与文化建设,以助于加快黄淮学院转型发展提升的进度,加大驻马店文化事业发展与建设的力度。

 

 

皖西学院、六安市客人到我校图书馆考察交流

 

皖西学院来访

529日上午,皖西学院图书馆馆长曹大宏、六安市裕安区文广新局局长臧启炳等一行五人到我校图书馆考察交流。副校长耿红琴接见了来访的客人,并对他们的到访表示热情欢迎。图书馆馆长弯红地、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吴东升、副馆长汪利锋等领导陪同考察参观。

来访客人详细参观了北二楼大厅、读者沙龙、未成年人电子阅览室、数字阅读空间、文化长廊、未成年人阅览室、流通书库等各功能区域。所到之处,弯馆长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讲解。

在座谈会上,就校地共建图书馆的情况,弯馆长向客人介绍了我馆基本情况及回顾了共建图书馆的历程与做法,谈了以后的发展思路。吴副局长介绍了市校共建图书馆中取得的经验,并谈了亲身感受。之后双方就图书馆共建方案、共建内容、资金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

会后来访客人兴致勃勃地考察了艺术设计学院的“梦工场”、参观了创新创业园及校园,对我校转型发展和市校共建图书馆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

 

 

 

我校在全国首届大学生中华经典美文诵读

大赛中荣获佳绩

 

近日,在2018年全国首届大学生中华经典美文诵读大赛中,由我校图书馆选送的作品《雨霖铃》荣获二等奖。获奖者赵晶、刘帅是文化传媒学院的学生,作品指导老师董海颖、杨华源、安东。

该诵读大赛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大学生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承办,朗诵作品统一采用视频录制方式。在来自300余个高校的近900个参赛作品中,题材丰富多样,既有思索修身治国的诸子散文、表现家国情怀与浪漫爱情的古典诗词,又有令人无限感怀的现代诗歌、散文,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风采,再现了诸多中华经典美文的精彩,演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本次大赛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了高等院校精神文明建设和书香校园建设。

 

 

 

核发:0 点击数:3666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