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序列——建筑的“叙事”方式_设计感悟_乡村设计发展研究院

空间序列——建筑的“叙事”方式

 

建筑师用空间讲述故事,优秀的建筑师注意细节描写,能抓住人心灵深处的情愫,所表达的故事美丽动人。

如果说单组空间是建筑“单词”的话,那多种空间的有机组合,就是建筑叙事的方式。

《桃花源记》的开篇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动人的空间故事: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如果渔人没有经过山的小口,没有经过狭窄的通道,直接到了桃花源,也不会有豁然开朗的一幕。小口和狭窄的空间是为后来的豁然开朗做铺垫的,没有小空间,哪有豁然开朗的大空间意境出现?

后来中国人造私家园林,就模仿这种空间的叙事方式。苏州有园林名曰艺圃,初入其中,素墙窄道,平淡无奇,几经辗转,有园门透景,过园门则豁然开朗,小桥流水,繁华绿树满园,景色嫣然怡情。园中院落大小各异,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在画中游,移步换景,趣味横生。

来到南京,有一个地方你不能不去——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纪念馆。进入纪念馆,是一片砾石铺就的广场,寸草不生,一种萧杀之气迎面扑来。随后进入地下通道,灰暗潮湿的空间弥散着遇难者尸骨的腐朽之气,墙上展示悲惨历史事件,把人带入战争的痛苦回忆……日本战败之后,随着战犯受到审判的展示,纪念馆的空间渐渐转向地面以上,建筑层高增大,光线充足,让人们感觉到公道自在人心。含泪目睹那些遇难者的尸骨,为那些逝去的同胞献上鲜花,然后来到“冥思堂”,建筑没有开窗,空间灰暗安静,有滴水叮咚,水上蜡烛漂流,让人冥思逝者的苦难、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意义……通过幽暗的冥思堂,有钢琴声响起,展现在你面前的是和平广场,广场开阔且富有生机,到处绿草如茵,流水潺潺,你终于感受到和平对人类是多么珍贵——为了让白骨得以入殓,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为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悲泣,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就是建筑空间组合变化配合纪念馆,给我们讲述的故事。

建筑师运用不同空间的组合变化讲述故事,表达情感。设计者确定了表达主题之后,组织空间序列,逐渐烘托呈现主题内容。

故宫博物院运用大开大合的空间变化讲述了一部皇权史诗。北京四合院则通过影壁墙、倒座小院、主庭院、抄手游廊等空间的逐层递进,讲述了一个含蓄私密的家庭故事。江南私家园林如同一幅中国山水画,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左顾右盼皆是景点,俯仰之间景色转承变化,妙趣横生。游走于园林之中,你能感受到造园者希望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诉求。

建筑学专业的初学者,应体会不同空间所带来的精神感受,学习如何通过空间组合表达思想。

再简单的建筑,也少不了这样的空间组合形式。首先是连接建筑与规划道路的“过度空间”,我们俗称“建筑广场”,然后是雨棚下的转承空间(室内外过度空间),进入建筑之内,还有一个门厅或大厅,这是建筑内部的集散空间,然后经过交通空间,进入建筑的功能空间这几种建筑的基本空间元素,在任何建筑中都会有所体现,如果你的设计缺了某项,那就不能称为完整的建筑。

随着建筑功能越来越复杂,各空间元素所担负的角色内涵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大型建筑广场,少不了要担负停车、集会、展示……等功能,建筑大厅,也承担了建筑形象展示、临时休息、等候、展览等任务。细心的建筑师在交通空间添加绿化景观、休息等功能。有追求的建筑师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对空间的把握能力也越来越强,所讲述的故事也更加细腻动人。

 

 

 

 






Copyright © 2022 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