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学是我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 状况,健全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加强学风建设和教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为 使此项工作有序地开展,进一步提高我院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原则
(一)科学分析原则。教师根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正确分析学 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解决办法。
(二)因材施教原则。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个性,肯定学生的发展优 势,鼓励学生发挥长处,克服弱势,消除障碍,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各项 能力。
(三)客观公正原则。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正确分析是建立在了解 学生客观学习状况基础之上的。为此,教师在平时要加强过程评价,做到 真正了解学生。
二、评价主体、对象及形式
(一)评价主体:承担本、专科课程教学任务的全体教师。
(二)评价对象:我院所有教学班级。
(三)评价方式:使用院教学秘书提供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评学 表》评价,教师根据所带班级学生日常表现对评测指标每一项进行打分。
三、教师评学的内容
任课教师从学生学习态度、课堂行为、纪律状况、学习效果、课后作 业等方面对其任课的每个行政班级的学风给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四、教师评学的程序
(一)我院每学期开展学生学风评价活动,具体时间及安排见通知。
(二)院教学秘书组织每位任课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填写《马克思主义 学院教师评学表》。
(三)评议结束后,院教学秘书负责整理数据,将教师评学结果反馈 各专业班级。
(四)各班级根据反馈的数据,各班辅导员应及时进行总结,撰写分 析报告。
(五)教学秘书应建立教师评学档案。
五、组织与实施
(一)评学工作由院教学秘书全面负责,指导并监督教师完成好评学 工作。
(二)评学前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评学表的各项指标,统一认识, 明确目的,严肃认真地做好评学工作,使评价结果真实可信,确保每个任 课班级评学工作的实施和落实。
(三)每学期至少组织召开一次教师评学工作会议,提出教与学的改 进意见和办法。
(四)每学期评学工作结束后,各班级应及时召开评学班会, 向学生 反馈评学情况和意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消除学习障碍,提高学习 质量。
六、等级设置
评价结果分为优秀、 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
(一)优秀:评价分数为 85(含 85)分以上。
(二) 良好:评价分数为 75(含 75)分以上,85 分以下。
(三)一般:评价分数为 60(含 60)分以上,75 分以下。
(四)较差:评价分数在 60 分以下。
七、评学结果的使用
(一)评学结果可供学校评先进班集体(团支部)、优秀辅导员时参考。
(二)评学结果与辅导员考核结果挂钩。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 年 9 月 5 日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评学表
20 -20 学年第 学期 填写时间
课程名称 | 授课班级 | 教师所在学院 | |||||||
任课教师 | 教师职称 | 课程性质 | |||||||
评价 项目 |
评价指标 | 分 值 | 评价等级 | 得 分 | |||||
A | B | C | D | ||||||
学习 态度 | 1. 尊敬师长,虚心好学, 听课认真,课堂情绪饱满。 | 10 | |||||||
2. 遵守教学管理制度, 出勤率高,课堂秩序好。 | 10 | ||||||||
知识水平 与能力 | 3. 自学能力较好, 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 10 | |||||||
4. 跟随教师思路,理解授课内容并能认真做好笔记。 | 10 | ||||||||
5.课后常和老师交流,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辅导答疑。 | 10 | ||||||||
6.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接受新知识速度快。 | 10 | ||||||||
7.学生知识整体水平,提高幅度比较大,知识拓展广。 | 10 | ||||||||
学习 效果 | 8.学生对该门课很感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活跃,思维 活跃,踊跃发言,学习积极性高。 |
10 | |||||||
9. 能较好地掌握本门课程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 技能。 |
10 | ||||||||
10.活学活用 , 学生能运用本课程知识提出、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 |
10 | ||||||||
合计 | |||||||||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和今后教学工作改革建议: |
注:1、承担 2 门或 2 门以上课程的教师,须按课程分别填写评学表。
2、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每项指标按 A、B、C、D 四个等级打分,其中 A=分值;B=0.8A;C=0.6A; D=0.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