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依托马工程重点教材,系统构建政治学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实践框架。本课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现实应用,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扎实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的思政专业人才。
一、课程内容
本课程围绕“政治本质—政治制度—政治实践—政治文化”的逻辑主线展开,主要包括四大模块:
1. 政治学基础理论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阐释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及其历史类型,重点分析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
阶级与政治权力:解析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的科学性,探讨政治权力的运行逻辑与合法性基础。
政党与民主政治:对比中西政党制度,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越性,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内涵。
2.政治制度与实践
中国政治制度:系统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结合案例剖析制度优势。
国际政治与全球治理: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格局,探讨中国外交战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价值。
3.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建设:阐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批判历史虚无主义、西方宪政民主等错误思潮。
政治社会化与价值观培育: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讨政治认同的形成机制与青年使命担当。
4. 政治学研究方法
重点讲授阶级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现实政治问题。
二、教学方法
为提升教学实效,课程采用多元教学方法,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
1. 理论讲授与经典研读结合
通过课堂精讲梳理政治学核心概念,辅以《共产党宣言》等经典文献选读,夯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基础。
2. 案例教学与比较分析
引入中外政治制度对比案例(如选举制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跨文化政治分析能力。
三、学习收获
1. 构建系统的政治学知识体系
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形成对政治现象的科学认知框架。
2. 提升政治分析与实践能力
熟练运用阶级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解读国内外政治问题,能够结合中国实际批判西方政治理论的局限性,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坚定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
深化对“四个自信”的理解,强化意识形态辨别力与政治定力,明确新时代青年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责任与使命。
(撰稿:李鸿含 刘淑元 责任审核:陈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