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 | 登录
招生信息 >> 正文
铸魂育人显担当,马院学子立杏坛
日期:2025-02-14 22:14:54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量:152

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舞台上,黄淮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们正以扎实的理论素养和创新的教学实践,书写着“立德树人”的生动篇章。他们从学院出发,走向全国各地的教学岗位,用青春与智慧诠释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力量,成为培养时代新人的中坚力量。

张新爱,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第十中学正高级教师,初中道德与法治张新爱中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994年毕业于驻马店师专(现黄淮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她从事道德与法治学课教学三十年,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参与完成省市级课题十五项,交流发表论文十多篇,获省级优质课一等奖2次、数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次,全国思政课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次。教学主张以“生长思政”为核心,倡导“平实简约、和谐共生”的教学风格,追求师生自主生长。曾先后荣获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中小学名师、河南省教学标兵、中原名师、全国模教师等荣誉称号。

王文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9届毕业生。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第二中学、温宿县第二中学任教高中政治,目前在阿克苏地区教育局教学研究中心担任专职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参与教育部南疆三科统编教材巡讲活动高中政治巡讲,参与或主持地区、自治区小课题3项,多次担任自治区精品课、论文、教学设计、基本功大赛、现场课大赛等研赛活动评委,获得阿克苏地区、自治区学科研赛二等奖以上奖项10余项,连续两年主编《阿克苏地区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册》,获得阿克苏地区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

刘俊霞,中共党员,黄淮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4届毕业生,后获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2017年起执教于郑州中学。数学中,所带班级成绩优异,屡获佳绩,被评为2018年郑州中学优秀青年教师、2019年青年教师新秀。数学技能卓越,多次获郑州市高新区优质课一、二等奖。荣誉方面,2020年起连续获郑州市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称号,2022及2023年蝉联郑州市高新区管委会优秀教师。科研方面,主持及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包括2018年区级一等奖、2019年市级一等奖课题,2020年参与教育部课题并成功开题。

李玉杰,中学一级教师,2015年6月本科毕业于黄淮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后考入江苏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任教。现任高二政治教师并兼任文科班班主任工作。自参加高中教学工作以来,李玉杰严格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热爱工作,所教学科和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荣获郸城一高优秀班主任以及郸城县优秀青年教师称号,深受学校和家长认可与赞誉。

邓远萍,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本科毕业于黄淮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后获河南大学及东南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她主要承担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及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课程。教学科研获奖丰富,包括河南大学毕业生实习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教师党员、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一等奖、开封市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及河南大学与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等。科研成果丰硕,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及参与多项省级、校级科研项目,包括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

王朝庆,中共党员,2014年毕业于黄淮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后取得华东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21年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任副教授,专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及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兼任江苏省多项数学指导、考试专家及理论宣讲团成员等职务。他指导学生成绩显著,所带本科生学分领先,学生获奖多项。承担本科及研究生多门政治理论课程,发表多篇教学改革文章,多件教学微课获奖。学术成果丰硕,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3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思政课专项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及《马藏》编纂。

董英栋,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武汉市光谷第二中学教师,曾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2014年本科毕业于黄淮学院,2017年硕士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她曾获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基础教育精品课二等奖、市及县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多次公开课获好评,并在国家及省级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教育教改论文,她专注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追求卓越,所带高三班级成绩优异,培养出多名名校学生。

郭咔咔,中共党员,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硕士生导师。2009年本科毕业于黄淮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后相继获得河南大学及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博士学位。他教学勤勉,已指导多届本科生及研究生毕业。荣获河南大学教学质量二等奖及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二等奖等荣誉。科研成就显著,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级研究项目:主持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及教育厅项目;出版专著《从拉克劳、詹姆逊到齐泽克: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参与撰写多部学术著作;发表论文25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多篇被重要期刊转载或收录。

我们培养的不仅是教师,更是能够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灵魂工程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深化“大思政课”建设,为党和国家输送更多“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

(撰稿:金雅萱 赵孟霖 责任审核:陈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