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 | 登录
教务动态 >> 正文
黄淮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习热议党的二十大精神
日期:2022-11-01 12:00:00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量:174

 

 

 

 

编者按:2022年10月16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大会召开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百年大党再启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是历史上一座伟大丰碑。党的二十大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黄淮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很多教师撰写了初步学习心得体会。现将部分教师的初步学习心得摘要报道、分享如下: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孙随根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工作的指导性。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首先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要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要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要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要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准确把握二十大的精神实质。其次,我们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在全面落实上下功夫”,立德树人培根铸魂。通过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和课上课下教学资源和手段、利用专题报告和座谈研讨等方式,用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课,做好二十大精神的“三进”工作,使青年学生全面准确掌握二十大精神,在学深悟透中坚定“两个确立”,增强“四个自信”,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谱写马院发展崭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丁如剑

日前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通过的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大会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并就未来5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作出了全面部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教师,要把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和重点工作。

第一,尽快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进行原原本本的学习研读和整理,有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和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第二,认真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深刻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好研究阐释工作,努力拿出更多有思想分量和价值含量的研究成果。

第三,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更加昂扬的奋斗精神,跑出黄淮马院的加速度,展现黄淮马院的新气象,为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  陈继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真实、广泛是人民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人民民主是否管用,关键在于能否落到实处。

人民民主不能停留在宪法与制度层面,更不能期盼“明君”与“清官”为民当家做主,如若不然,民主就会沦为空中楼阁或者昙花一现。民主必须制度化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体现在、落实在国家治理的全过程,才能成为“管用”的民主,这是全过程民主的基本逻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过程民主要“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唯有如此才能“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能使民主成为真正“管用”的民主。

由此可见,全过程民主体现在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等国家治理的全过程,使民主不仅保证了国家治理的起点良好,还能够保证国家治理的终点成功,克服了资产阶级民主单纯强调“多党”加“选票”的致命弱点——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全过程民主正在成为人类社会最新的民主实践、最卓越的民主形态和最先进的民主文化。

 

学习二十大精神   提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水平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马卫国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教育工作作了重要论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思政工作者,我对此深有感触,并对教育工作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

第一、以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解决教育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二是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四是提高教师素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二、把握正确方向,培养德才兼备人才。高等院校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立足中国大地办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坚决杜绝人才培养目标方向走错、走偏、走歪,坚决纠正重才轻德、才高德薄等弊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放眼世界各国,谁能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谁就掌握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能。该论述不仅指明了我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也对我国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坚定不移跟党走 踔厉奋发新征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办主任  毛戈

金秋十月,喜逢盛世。10月16日上午10时,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党的二十大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大会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科学规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擎画了教育事业的蓝图,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为新时代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新的指南与启示。

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实现入脑入心。我将始终永葆事业热情,攻坚克难,埋头苦干,实现自我价值,切实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个人的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焕发绚丽光彩!

 

学深悟透为党育人  牢记使命创优争先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 原理教研室主任 朱大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党新的中心任务,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方向。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先学、学深、悟透,深刻把握“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及时准确地把大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内容,继续改进课堂教学,坚持上好每节思政课,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支部书记和教研室主任,坚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 “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研究的首要内容,进一步组织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教研室理论研讨,创新学习形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二位一体,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思想和行动自觉,忠于职守、奋勇争先,埋头苦干实干,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科研和宣讲工作中,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黄淮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培根铸魂守初心 立德树人担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概论课教研室主任 魏永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所作的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报告,令人心潮澎湃、斗志昂扬。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宣言书、动员令和行动指南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时刻谨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理念、新提法、新论断全方位融入到思政课中,让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带着热气进教案、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主任 高联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植根的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她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她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许多重要思想都与马克思主义相通相融,这是两者能够相结合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在百年奋斗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继承者和践行者,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养分。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推动中国进步发展的强劲动力。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要深刻认识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意义,激发中华民族自立自强更加蓬勃的生机。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共同开创中国人民的美好未来。

 

讲好思政课 做好青年学生的引路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 任军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和使命,落实好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及时将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用党的科学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学生,做好青年学生的引路人教师首先要准确领会和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懂弄通、学深悟透其次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要结合青年学生成才成长实际,用党的理想信念引领青年勇担使命,用党的伟大精神激励青年爱国奋斗,引导青年学生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