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制约创业热情 大学生创业之路如何越走越宽
日期:2016-04-06  发布人:电子科学与工程系  浏览量:385

文章摘要: 

  如今在校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了创业的行列。新的时代环境下,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已不再局限于摆地摊、开门面、当个体户,而是为创业注入了更多科技因素和知识内涵。

  “创业可以培养吗?”“创业失败后的退路在哪里?”“怎样才算成功的创业?”……这一系列的疑问,也是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和创业者困惑的问题。对此,近日记者走访了部分高校和创业大学生。  

  电子屏幕上闪动着股市大盘信息,四周是环形布置的电脑交易台,“A股”、“股指”、“股票期货”等词汇频现耳边……这不是某个股票交易所,而是上海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实训中心的证券模拟交易实验室。

  中心主任陶田介绍说,这里是一个缩小版的香港交易所,除了货币是虚拟的,证券信息完全真实。为了给学生提供逼真的金融实训环境,中心还有企业财务运行沙盘、物流仓储模拟室等,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课程。“我们不是要教学生这些系统怎么用,而是让他们体会企业运作、证券交易的流程为什么是这样的,破除他们对创业的畏惧情绪。”陶田说。

  近年来,不少高校着手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针对“站在岸上没办法学游泳,创业是可以培养的吗”的疑问,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陈敬良认为:“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很重要的一步是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这需要努力营造一种浓郁的创业氛围。”

  殷海玮在复旦大学读博士时,偶然听了一次创业辅导课,大受触动,毅然决定放弃出国的机会创业。现在,他创办的复想光电科技公司已初具规模,2010年实现营收250多万元,今年预计可增为3倍。在殷海玮看来,正是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让他走进了自主创业的广阔天地。

上海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牛翔宇说,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潜能固然重要,外在的环境激发也必不可少。“打个比方说,温州人经商的特别多,这未必源于他们更聪明,而是因为当地有这样一种鼓励你去闯去拼的环境。”牛翔宇说。

  很多人不看好大学生创业,不光因为大学生创业付出太多、收获太少,而且担心在创业遇挫之后“一败涂地”:几年时间白费了,钱没攒下多少,耽误了买房成家。创业失败的结局真有这么惨?

  对此,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表示,新创业的企业存活率普遍不高,不光中国这样,美国也这样。创业失败是正常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

  上海交通大学2004届毕业生薛嵩创业之初,选择做汽车防雾剂项目,“我们为此申请了发明专利,也调研了市场需求,感觉还不错,就放手去做。”虽然防雾剂生产了上万瓶,但市场销路却怎么也打不开。薛嵩先前自信满满,后来却眼睁睁看着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投入打了水漂。

  但薛嵩没有因此“趴下”,而是从中吸取教训,慎重选择,开始转做生物医药项目,他带领团队自主开发了上百个有机硅品种,多个品种实现产业化,远销海外。薛嵩说:“大学生创业失败并不可怕,但要在试错证伪过程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

  陈敬良曾跟踪上海理工大学的学生创业情况,他发现,有过创业经历的大学生再到社会上找工作,岗位层次、收入水平等普遍比其他学生更高。他认为,年轻不言败,创业受挫的大学生绝非输家。社会也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宽容失败。哪怕企业没能存活,创业的过程不管对就业还是再创业,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百度的李彦宏、阿里巴巴的马云都创办了规模庞大的企业,成为不少大学生心目中的创业“偶像”。不少人也由此产生了一种印象:大学生要创业,个人成为巨富才算成功。这样的观点遭到了诸多创业者和业内专家的反驳。

  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桑大伟说,财富的积累绝非大学生创业的唯一目标和最终标准,“成功”没有恒定不变的标准,但对社会的责任是不可或缺的方面。“一个公司有了稳定的营业收入,可以给员工发工资、给国家纳税,对社会作出了贡献,这就是成功的创业。如果把一夜暴富作为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标志,无疑是一种庸俗的看法。”

  曹洪涛从上海交大毕业,创办了应届生求职网。这个网站和社会招聘网站不同的地方,是以大学生求职者为服务对象,只向企业收费,不收学生一分钱。在每年全国大约600万毕业生中,有300万人登录浏览,不少人由此步入职场。“创业带动就业,而且服务于就业。网站能为大学生找工作架起一座桥梁,对社会产生益处,我们心里很欣慰。”曹洪涛说。

  由复旦大学生创立的复展电子科技公司,2005年底创业之初曾获得母校30万元的资助。母校在关键时候“出手相助”,让创业大学生们非常感动。如今公司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和经济效益,创业大学生们提出,愿把公司1%的净资产或股份捐给母校。

复旦相关领导表示,大学生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应当作为衡量一个企业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 中国教育报》2011年5月17日第2版

收藏本页